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用到高考作文里,一定会加分)
前言
中国的汉语文化历经数千年沉淀,博大精深,蕴含丰富。
在平常的阅读里,我们常常在字里行间会遇到一些词形优美、意蕴万千的词语。
但是,对于它们的确切含义、读法等却不一定掌握到位。
因此,本文搜集整理了一些这样的词,以飨好者。
本文也特别送给马上要进入今年高考考场的学子们,如果能在高考作文班里,恰如其分地适用这样的词汇,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01.缱绻【qin qun】
解释为牢结;不离散,或形容感情深厚、缠绵。
例句:缱绻相依,欢娱乐颂。
《说文新附》缱绻不相离也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大雅》
缱绻从公,无通内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02.踯躅,[zh zh]
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同踟躇。
(1) 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
——《文选》
(2) 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
——宋玉《神女赋》
虫踯躅不受制。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03.伶俜[lng png]
指孤单,孤独。
见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组词:伶俜独居,伶俜无依。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宿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04旖旎[y n]
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
也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旖旎从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
——成公绥《木兰赋》
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
——《梼杌闲评——明珠缘》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
——王实甫《西厢记》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05.迤逦[y l]
【释义】
1、曲折连绵。
举例:队伍沿着山道迤逦而行。
南朝齐谢朓《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逦西山足。
‘’
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逦相偎傍。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
3、斜延貌;延伸貌。
4、缓行貌。
5、渐次;逐渐。
06.笑靥[xio y]
【释义】
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装饰,现泛指美女的笑脸。
笑靥语出萧
统《拟古诗》眼语笑靥迎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
也指笑脸:微
笑时露出两个笑靥如:她面带笑靥;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还指古
时妇女贴在脸上的装饰品: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后
笑靥泛指美女的笑脸。
有词笑靥如花。
相视开笑靥。
--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07.搦管[nu gun]
【释义】
有握笔,执笔为文;谓吹奏管乐器的意思。
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縟;清谈
论辩,方参差玉照。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吹笙搦管之时,声则可听,而容不耐看。
08.乖戾[gui l]
【释义】
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
今称急躁,易怒为性情乖戾
脾气乖戾
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史记.天官书》
09.韶华[sho hu]
【释义】
指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一般在文章中多用作形容时光。
1、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清·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第九回:看看又是残冬过,满眼
韶华一片春。
2.美好的年华。
指青年时期。
唐李贺《嘲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10.涟漪[lin y]
【释义】
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11.呢喃[n nn]
【释义】
一作形容燕子的叫声(例:呢喃燕子语梁间。
)
又作形容小声说话,泛指女孩子的撒娇时的声音。
(例:诵声呢喃。
)
呢呢有絮絮叨叨不休之意;
喃喃指小声说话或低语;
喃呢应该会出现在某些需要押韵的文章的句子的最后,用来当作一个
韵脚节点,亦即押韵处,比如诗、歌的结尾。
12.氤氲[yn yn]
【释义】
也作烟煴絪缊,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
《白虎通·嫁娶》引《易》说: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意思是说
天地由湿热的混沌之气演化而成;然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
相交,则有万物的化生。
朱自清《冬天》:﹝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
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
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清李愚《闲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
氤氲透骨。
13.徜徉[chng yng]
【释义】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徜徉花市,美不胜收或在海边徜徉。
明张羽《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14.茕茕孑立[qing qing ji l]
【释义】
茕茕孑立,茕(qing)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形容无依无靠,
非常孤单。
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5.魑魅魍魉[ch mi wng ling]
【释义】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比喻形形色
色的坏人。
是古代汉族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
《文选·张衡》:
魑魅魍魉,莫能逢旃。
电视剧《西游记续集》主题曲《通天大
道宽又阔》中有:魑魅魍魉,怎么它就这么多!
16.上善若水
【释义】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
名利。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
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故几于道。
17.戎马倥偬[rng m kng zng]
【释义】
形容军务繁忙。
【出处】明·卢象升《与豫抚某书》:戎马倥偬之场,屡荷足下训诲指提。
18.栉风沐雨[zh fng m y]
【释义】
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形容人经常
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19.沐猴而冠[m hu r gun]
【释义】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汉书·伍被传》。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
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
权位的人。
原为韩生讥讽项羽。
相关故事: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
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
羽见秦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
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
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
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20.拾人牙慧[sh rn y hu]
【释义】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
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
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编后语
语文里优美的词不胜枚举,本文所例举词汇仅是管中窥豹,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读者朋友在日常的学习、阅读里养成善于积累、吸收优美文字的习惯,形成一种好的文学素养。
——草根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