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风电发展形势和对策的战略思考XX电力(集团)XX公司总经理 X福生一、XX电网概况XX电网由XX自治区直属的XX电力(集团)XX公司(以下简称XX电力公司)经营管理,供电区域为XX自治区中西部六市二盟,面积72.56万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
㈠电网规模XX电网现已形成覆盖供电区域内八个盟市的500千伏主网架,并通过两个通道共四回500千伏线路向华北电网送电。
截至2009年11月底,XX电网已投运500千伏变电站14座,变电容量157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055公里。
截至2009年12月10日,全网统调发电装机3332万千瓦,其中:火电2878万千瓦,风电398万千瓦,水电及生物质发电装机56万千瓦。
电网最高发电负荷1781万千瓦,最高供电负荷1572万千瓦,低谷期供电负荷1180万千瓦,风电最大发电负荷241万千瓦。
全网统调发电量1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风电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电网新增发电装机446万千瓦,其中风电249万千瓦。
尽管XX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最高供电负荷的25%以上,但XX电网通过优化调度,白天风电都能够满负荷运行,但到后夜低谷期,为保证城市居民供热,风电不得已采取全部“弃风”的措施。
㈡外送电情况XX电网通过两个通道共四回500千伏线路向华北电网送电。
通道潮流控制曲线为:每日7个小时高峰时段,送电潮流390万千瓦;8个小时平段时段,送电潮流293万千瓦; 9个小时低谷时段,送电潮流195万千瓦。
1至11月XX 电网东送电量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
二、XX电网风电发展状况XX风能资源丰富。
全区风能技术可开发容量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50%以上,居全国首位。
XX自治区邻近华北、东北和西北电网的负荷中心,是国家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开发建设百万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地区,被国家确定为“风电三峡”基地。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在国家鼓励风电发展政策的指导下,XX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8年底,全区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21万千瓦(含东部四盟市)。
全区风电发电量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8%,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2678小时,达到了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09年12月10日,XX 电网(不含东部四盟市)内已接入风电装机容量398万千瓦,占电网最高发电负荷的22%、占最高供电负荷的25%,占最低供电负荷的33.7%,风电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预计到2010年底,XX电网投运的风电容量可达650万千瓦。
XX电网风电发电量比例已超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求的2010、2020年目标。
以上数据说明:XX电网风电接入容量的各项比例已经达到全世界的领先水平,XX电网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全国X围内消纳风电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为国家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大量决策依据。
可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电网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已经见到实效,对我国节能减排方面跨入世界前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风电场和电网的安全运营,近年来XX电力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㈠全力开展风电汇集和送出的前期工作。
为满足风电并网和送出要求,XX电力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陆续建成投产灰腾梁、库布齐等多项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
今后几年,XX电力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投入,竭力为新建风电场并网提供方便。
规划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建设临XX等9座500千伏风电汇集站、多条输送风电的500千伏线路及多个汇集风电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超过百亿元。
在全力建设汇集输送风电内部网架的同时,积极向国家争取自治区风电绿色能源外送通道的建设。
1、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吉庆至华北(华东)±660千伏直流通道。
2、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宁格尔至XX南部和桑根达莱至XX超高压通道。
3、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锡林郭勒至XX、鄂尔多斯至XX特高压通道和XX至南网±800千伏直流通道。
根据XX电网目前接纳风电比例超过20%的现实情况,按照全国最高供电负荷的15%保守的测算,2015年全国电网可接纳风电容量为1.5亿千瓦(可节省原煤约28亿吨,相当于7.8万列火车运煤专列的运力)。
只要解决了风电汇集和外送问题,在全国X围内消纳风电,XX发展风电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投资优势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完全可以实现“十二五”末风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或更大规模的目标,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作出更大的贡献。
㈡加强风电并网技术研究工作。
委托中国电科院开展了百万风电基地接入对电网影响分析及措施研究;委托中国水规总院开展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配合运行研究论证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研究风电场并网后对系统短路电流的影响;与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建立一套含有大规模风电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方法;全面开展风电有功负荷预测和可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㈢规X风电场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结合XX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XX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暂行)》和《XX电网并网风电场报送资料要求(试行)》。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针对并网风电场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现已完成22座风电场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三、XX电网风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㈠供热期电力平衡困难。
经自治区经委核查,2009年底XX电网供热机组达到1200万千瓦。
后夜期间电网最低负荷(包括东送)约118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占33.7%),200多万千瓦自备电厂不参与调峰,还有东送两个通道主力机组240万千瓦必须安排大开机以保证东送潮流稳定。
为了满足供热需求,留给风电的负荷裕度已经很小,电网无法满足风电全额上网的要求。
我公司调度部门测算,2009年冬季电网后夜没有接纳风电的能力。
因此,今冬明春XX电网风电限发情况将十分严重。
到2009年底,XX电网已投运和要求并网运行的风电容量可达400万千瓦,容量将达XX电网开机容量的22.9%、占电网最高供电负荷的25%,将远远超过XX电网的承受能力(中国电科院论证XX电网风电承受能力为8%至10%)。
㈡目前电网接纳能力无法满足风电大规模开发要求。
XX电网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比例接近40 %。
受电源结构制约,XX电网调峰、调压能力不足、手段单一。
特别是冬季供热期,供热机组必须满发运行,不能参与调峰,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网无法保证安全运行。
2008年冬季XX电网已多次出现为保电网安全、保城市供热而控制风电出力的情况。
预计到2010年XX电网并网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650万千瓦,若地区负荷没有明显的增长,将大大超过电网可接纳风电容量,如不解决电力送出通道、增加调峰措施,XX电网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将会出现大X围控制风电出力的情况。
㈢电网投资能力无法满足大规模开发风电送出要求。
XX自治区规划多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接入电网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一、二百公里以上,风电接入单位投资达到火电接入的30倍以上,电网投资能力不能满足风电发展的需要。
为风电接入,电网不但需加大500千伏主网架的投资,而且需进一步加强电网结构和电网改造,从而加大电网投资压力。
由于XX电力公司购售电差价低、资本金匮乏、负债率过高,电网建设投资能力不足,由此出现风电接入电网方面的卡脖子问题。
四、破解XX风电发展“瓶颈”的相关建议㈠按照国家级“风电三峡”基地规划送出通道。
XX的风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XX的“风电三峡”是全国人民的“风电三峡”。
风电开发不仅仅只是风电富集省区的责任,必须实现跨省、跨地区、在国家电网包括南方电网层面的电力市场接受风电的统筹规划。
风资源丰富的地区科学合理开发建设风电基地,全国各省区在电力市场中必须留出接纳风电的空间,这两方面是保证我国风电事业科学发展、早日实现国家节能减排以及XX“风电三峡”建设目标的根本前提。
十多年前,国家在规划建设三峡水电站的同时,提前向各省区分配电力指标、提前规划设计送出通道,保证了三峡水电站投产的同时电力的可靠送出。
如果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实现节能减排及环保调控目标,就必须在同步解决风电送出通道的前提下发展风电。
如果不建立全国电力市场消纳风电的机制,不解决边远地区风电送出通道问题,无疑是把风电这个刚出生的孩子遗弃,或者说是在刚刚“出土”的风电幼苗上压一块大石头。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需求、成本等因素,深入研究风电送出通道以及国家电网大X围消纳风电的总体规划。
XX电力公司将在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努力保证风电接入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及时足额收购风电机组上网电量。
㈡用足现有两个通道的能力,向华北电网输送风电。
根据XX风能资源历年风电实际运行规律,风电具有电网反调峰特性,即后夜电网负荷低谷期间正是风电大发时间,由于XX电网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得不要求大部分风机在后夜低谷期弃风停运。
建议逐步加大XX电网现有两个通道后夜低谷外送电力,最大限度不让风电弃风。
具体建议措施为:1、近期,将XX电网外送电21时至次日7时低谷段送电容量从195万千瓦提高至390万千瓦,基本可以满足2009年底前并网的400万千瓦风电正常运行。
每日可增加风电送出电量2700万千瓦时,每月可增加风电送出电量8亿千瓦时。
2、2010年上半年,最大限度发挥XX电网现有外送通道的送电能力,全天将外送电容量均提高到430万千瓦(通道送出极限容量),基本可以满足2010年上半年蒙西新投产的100万千瓦风电正常运行。
每日可再增加风电送出电量2400万千瓦时,每月可再增加风电送出电量7亿千瓦时左右。
3、2010年下半年,在XX电网第二通道加装串补工程投产后,将外送电容量均提高到490万千瓦(通道送出极限容量),基本可以满足2010年下半年蒙西新投产的150万千瓦风电正常运行。
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后,XX电网2010年650万千瓦风电发电量将超过160亿千瓦时(可节省原煤约1200万吨,相当于3400列火车运煤专列的运力),建议向华北电网输送120亿千瓦时,自用40亿千瓦时。
㈢充分利用托克托、岱海、上都电厂现有外送通道,增加XX电网风电送出容量。
按照风电火电1:2的比例,给托克托、岱海、上都三个点对网送电通道配置风电,形成风火打捆送出的模式。
武川、四子王地区240万千瓦风电与托克托电厂480万千瓦火电装机打捆,通过托克托电厂至浑源至安定(霸州)的四回的500千伏线路送出。
察右中旗、卓资地区120万千瓦风电装机与岱海电厂240万千瓦火电装机打捆,通过岱海电厂至万全双回500千伏线路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