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设计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72122成员姓名张心心学号姓名郑章勋学号指导老师曾小慧目录一、设计题目及目的.......................................................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1.2、设计要求.........................................................二、设计题目分析.........................................................2.1、总功能分解........................................................2.2、运动方案的确定....................................................2.3、方案简图..........................................................2.4、方案评价及选择....................................................2.5、机构简图..........................................................2.6、运动循环图........................................................2.7、尺度计算..........................................................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2.7.2上冲头凸轮设计...................................................2.7.3下冲头凸轮设计...................................................2.8 压片机整体设计图...................................................三、干粉压片机动作说明...................................................四、参考书目.............................................................五、总结.................................................................5.1设计的感受.........................................................5.2具体分工...........................................................附录一:上冲头凸轮设计程序...............................................附录二:下冲头凸轮设计程序...............................................一、设计题目及目的干粉压片机机械设计是一个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随着设计过程的发展,产品结构和参数将逐渐清晰和不断完善。
设计方案是多解的,能够满足一定功能和要求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机械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制造依据。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进一步掌握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解和加深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一定基础,我们积极参加了这次机械创新设计。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φ× 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图1—1图1—1 工艺动作分解( 1 )料斗在模具型腔上方直线运动,将干粉料送入直径为26mm、深度为30mm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45 mm。
( 2 )下冲头下沉 4mm ,以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
( 3 )上冲头进入型腔 4mm 。
( 4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各移动 12mm ,将产生压力,要求保压一定时间,保压时约占整个循环时间的 1/10 。
( 5 )上冲头退回,下冲头随后以稍慢速度向上运动,顶出压好的片坯。
( 6 )为避免干涉,待上冲头向上移动 90mm 后,料筛向右运动推走片坯,接着料斗往复振动,继续下一个运动循环。
1.2、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3000字左右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设计题目分析2.1、总功能分解该干粉压片机通过一定的机械能把原料(干粉)压制成成品,其功能分解如图2—1图2—1 总功能分解设计干粉料压片机,其总功能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运动:(1) 送料机构:为间歇直线运动,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在凸轮上升段完成,运动完成后送入原料。
(2)上冲头:间歇直线运动,下降冲压干粉料。
(3) 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向上冲压干粉料。
例如下表所示的树状功能图:图2—2树状功能分解2.2、运动方案的确定方案确定示意图如下:图2—4 运动方案从上表中各种组合方案中剔除明显不合理的,在进行综合评价:是否满足运动要求;是否满足载要求;运动精度;制造工艺;安全性;是否满足动力源、生产条件等限制。
根据题目要求,功能元减速A而言,带传动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小,能缓和冲击,有过载保护作用,安装维修要求不高成本底。
齿轮传动工作可靠,效率高,易制造和精确加工。
故可选用带传动或蜗杆传动。
减速B :齿轮或蜗杆传动能满足定速比传动要求,且精度较高。
应用范围广,承载能力大的优点,故选齿轮或蜗杆传动。
对于上冲头运动C ,要实现往复直线移动且能实现间歇要求。
因此选凸轮机构。
送料机构D主要作用是将胚料送到加工位置,且能实现间歇要求,对承载能力要求低,故采用凸轮或齿轮系及不完全齿轮机构。
下冲头运动E虽然需要较高的承载能力,但下冲头中可以加两个挡板来增加其承载能力,且要实现间歇要求,可靠性好,故采用凸轮机构完成下冲头的动作。
综上所述,可初步确定两个方案,如表中粗线、细线所示的方案方案1 : A1+B3+C1+D4+E2方案2 : A1+B4+C1+D2+E22.3、方案简图图2—5 方案一简图图2—6 方案二简图2.4、方案评价及选择该方案1实现了上下冲头的完整的配合,使得机构的完整性,同步性都有很大的改善,首先,带传动使得两个链接不同机构的轴实现了同步,使得各个机构的运动不会出现干涉的现象,同时工作中如遇到过载,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造价低廉、不需要润滑以及缓冲、吸震、易维护等特点。
方案中使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等优点。
凸轮运动能够提供所需要的间歇运动,而且传动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可实现从动件任意预期运动,最适用于要求从动件作间歇运动的场合。
因此在机床、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印刷机械、机电一体化装配中大量应用。
相比于方案一而言,方案二中的蜗杆传动能得到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音较小及可以自锁等。
但是它的传动效率较低,不宜在大功率下长期连续工作;为了减磨耐磨,蜗轮齿圈需用贵重的青铜制造,成本较高。
送料机构中的移动凸轮与齿轮机构相互比较而言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而移动凸轮的运动是产生很大的摩擦,效率较低,而且,移动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需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方案一的可靠性较高,成本也比方案二低,所以建议选用方案一来完成机构。
2.5、机构简图齿轮部分如图2—7图2—7 齿轮部分凸轮部分如图2—8图2—8 凸轮简图2.6、运动循环图从上述工艺过程可以看出,由主动件到执行件有三支机构系统顺序动作,画出运动传递框图如下图2—9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340 320 300 280 260240 220 200180图2—9循环图从整个机器的角度上看,它是一种时序式组合机构系统,所以要拟订运动循环图。
以该主动件的转角为横坐标( 0~360 ),以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位移曲线。
运动循环图上的位移曲线主要着眼于运动的起迄位置,而不是其精确的运动规律。
料筛从推出片坯的位置经加料位置加料后退回最左边(起始位置)停歇。
下冲头即下沉 4mm (如下图中②)。
下冲头下沉完毕,上冲头可下移到型腔入口处(如图中③),待上冲头到达台面下 4mm 处时,下冲头开始上升,对粉料两面加压,这时,上、下冲头各移动 12mm (如图中④),然后两冲头停歇保压(如图中⑤),保压时间约 0.2s ,即相当于主动件转 36 度左右。
以后,上冲头先开始退出,下冲头稍后并稍慢地身上移动到和台面平齐,顶出成形片坯(如图中⑥)。
下冲头停歇待卸片坯时,料筛已推进到形腔上方推卸片坯(如图中⑦)。
然后,下冲头下移 24cm 的同时,料筛振动使筛中粉料筛入形腔(如图中⑧)而进入下一循环。
2.7、尺度计算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减速阶段在图中未画出,料筛间歇运动部分如图2—10。
图2-10 齿轮部分根据选定的驱动电机(在图中没画出)的转速n=1440r/min和生产率为24件/分钟,它传动系统的总速比为:I=1440/24=60以下压力角和模数均取标准值α=20 m=2第一级皮带减速I=6 z01=10 z02=60第二级齿轮系减速I=10 z11=17 z12=68 z12’=18 z1=45以上两级减速机构在图中未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