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与幼儿园区角活动反思合集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与活动方式;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
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
如把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放人这些区域,并设有屏障构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
1、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
教师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作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交换。
2、把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其因指导思想的不同分为三类: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它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些必要的辅导;有些内容的教学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有时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
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1、围绕目标创设活动区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
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域的种类。
这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
活动区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转移应该随时调整。
记得玩娃娃家时,许多幼儿喜欢做饭,我们灵机一动,何不开家小饭店?于是在我们的提议下,幼儿从家里带来许多锅碗瓢盆和饮料瓶、奶瓶、蛋糕盒等物品,我们的小饭店和海陵早茶店开业了!许多幼儿争着当小厨师、服务员或小客人,这里每天人头攒动,生意兴隆活动区域的大目标明确后,可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拟定各区的具体目标。
其原则如下:活动区域的活动材料要紧扣目标。
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同一内容,各年龄班级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
幼儿园各年龄班级幼儿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午龄班的活动目标是不同的。
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探索愿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活动区域的目标尽可能与正规性活动目标相联系。
在制定各活动区域的具体目标时,最好能联系教学活动,使非正规性活动与正规性活动结合起来。
当然这种结合必须是自然而不是勉强的,本质而非形式的。
2、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提供材料;有关研究发现幼儿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性行为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的情况下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空间大、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
因此,在活动区域的材料提供上应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做到多层次多侧面,尽量要丰富多彩。
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
幼儿对新鲜、变化的事物较易产生兴趣。
因此,应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完成某一教育目标时所设计、提供的材料力求做到角度不同、充分多样,以满足幼儿反复操作的需要。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
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材料。
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应及时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根据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提供多层次、不同要求的材料,让幼儿量力而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能力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活动区域除了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外,要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教师则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
要了解幼儿,就要通过观察。
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
由此教师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二是教师如何帮助每个幼儿发展?了解幼儿以后的指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个别指导和共同参与。
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不断提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并收到更大的教育效果。
所谓参与即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一起活动。
这里,参与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因素,能在正确时机进入并参与幼儿的活动可以扩大及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但如果时机不对,可能会使幼儿中止她们的活动。
因此,教师应事先观察,再决定是否加入或何时加入。
区域游戏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谢谢阅读!幼儿园区角活动反思游戏活动里,虽然我也知道老师对于游戏的作用及在活动中的角色有很多,但我对孩子用得最多的还是进行垂直式的介入指导,这也是游戏最不建议的指导方法.第一次被孩子邀请进入游戏切身的体验,让我对游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游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玩.更重要的是游戏是要让儿童学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这种角色扮演不是看会的,教会的,必须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游戏则是最好的实践机会.在娃娃家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和热情,我明白了,孩子要的不是好或不好几个字,他们更需要的是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和喜悦.难怪优秀的老师说走不进孩子心灵的老师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在感触和体验了娃娃家后,对于齐齐的不遵守游戏的规则,我尝试采用了平行式介入法的指导的方法,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用这样的方法也达到了探索的目的.勇于剖析自己,我知道游戏活动还是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今后的游戏中我将更多地采用交叉式和平行式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更宽松更好的游戏环境中学习游戏.我不仅仅是一个观察着,也要做一个很好的参与者,孩子才是游戏的主人。
第二篇;早上孩子们在各自的活动区快乐的玩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我也被他们的兴奋所感染,穿梭于各区之间,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服务”。
当我走到图书区时,忽然发现图书区的地上散落着几个小玩偶。
显然这是孩子们玩的高兴时掉在地上的。
我看了一会儿,发现图书区的3个孩子并没有在意它们,没有一个人去把它们捡起来,好像根本就没看见,有的还从它们的“身上”迈过去。
我走过,去对正在那儿看书的小宇说:“小宇,你们的小玩偶掉了,你把它们捡起来吧!”小宇看了看地上的玩偶,又看了看我。
眼皮一垂,慢悠悠地说:“那个不是我弄的。
”说完之后极不情愿的离开位子,把地上的玩偶一个个的捡了起来。
在捡的时候还不时地用眼睛瞟瞟我。
又是新的一天。
各区的活动依然像以往一样令孩子兴奋。
在表演区前面两只小猪的玩偶静静的躺在地上。
不知道已经躺了多久。
我望了望图书区,刚才还是4个孩子有声有色的讲故事,而现在却只剩小宇一个人在认真的看书了。
我不想再次强求他捡起玩偶,就故意的大声说:“哎呀!这怎么有两只小猪躺在这呀!真是可怜!它们找不到妈妈了,不知道有哪个好心的小朋友愿意和我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呀?”说话的时候我试探地用询问似的眼神看了看小宇。
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身边的小宇就转过头来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地上的小猪,笑着对我说:“那我帮你把它们送回家吧?”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两个甜甜的小酒窝。
我高兴地用力地点了点头。
小宇一蹦一跳地跑过来,把小猪捡起来,送回家了。
嘴里还悄悄的说着:“别急,小猪,我带你找妈妈去。
”两次相同的情景,两句不同的话语,就能引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次,小宇在老师的提示下极不情愿的捡起了地上的玩偶,他心里是不情愿的,想的是这个玩偶并不是我掉的,老师为什么要让我捡?而恰在此时我又是以命令似的口吻要求他捡起来。
当小宇用生气的眼神瞟我,表示对我不满的时候,我的心里猛然一揪。
那种感觉我至今都记得。
我忽然发现我一句不经意的话伤到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虽然我只是想让孩子了解,玩具掉在地上不论是谁掉的,我们都应该把他捡起来。
但孩子似乎并没有理解我的用意。
他想的是老师在要求我,他们虽然小,但他们和成人是平等的,也需要成人的尊重。
当发生了第二次相同的事件后,我想到了前一次小宇那极不情愿的眼神,于是我试探着换了一种口吻。
一个征求似的的口吻,一个询问式的眼神,都让孩子看出了我对他的尊重。
这一次小宇高兴地把两个小猪送回了图书区。
看着他脸上笑得甜甜的小酒窝,听着他和两只小猪的悄悄话。
我知道这一次我的教育手段是恰当的。
建立在平等、尊重上的,适当的教育是多么容易让孩子理解啊!幼儿园有孩子喜欢的活动,有能够理解他们的心事的老师和朋友,他们就能生活的无拘无束,而且从中受益。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股暖流,悄然流过……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很多因素。
平等、尊重是首要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另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
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操作,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