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专科)一、单项选择题:1.磁盘存储器的等待时间通常是指 [ ]A.磁盘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B.磁盘转2/3周所需时间C.磁盘转1/3周所需时间D.磁盘转一周所需时间2.CPU 包含 [ ]A.运算器B.控制器C.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储器D.运算器、控制器和cache3.CPU 的控制总线提供 [ ]A.数据信号流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D.B和C两项4.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 [ ]A.通用寄存器B.堆栈C.存储器D.外存5.下述I/O控制方式中,( )主要由程序实现。
[ ]A.PPU(外围处理机)B.中断方式C.DMA 方式D.通道方式6.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 [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7.下列数中最大的是 [ ]A.(10010101)2B.(227)8C.(96)16D.(143)108.设寄存器位数为8位,机器数采用补码形式(一位符号位),对应于十进制数-27,寄存器内为 [ ]A.(27)16 B.(9B)16 C.(E5)16 D.(5A)169.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 ]A.RAM 存储器B.ROM 存储器C.主存储器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0.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通常用( )来规定。
[ ]A.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B.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C.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D.主存中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11.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 )来实现。
[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1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13.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 [ ]A.主存地址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指令寄存器D.状态条件寄存器14.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用一个 [ ]A.指令周期B.数据周期C.存储周期D.总线周期15.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 ]A.节约元件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D.信息处理方便16.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进行主存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17.某机字长32位。
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整数表示,则最大正整数为 [ ]A. +(231-1)B. +(230-1)C. +(231+1)D. +(230+1)18.假设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位校验,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 [ ]A.11001011B.11010110C.11000001D.1100100119.同步控制是 [ ]A.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B.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C.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D.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20.邮局把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 [ ]A.机器翻译B.自然语言理解C.机器证明D.模式识别21.下列数中最大数为 [ ]A.(101001)2B.(52)8C.(13)16D.(101001)BCD二、填空题:1.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
它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
2.形成指令寻址的方式,称为指令寻址方式,有顺序寻址和________寻址两种,使用________来跟踪。
3.字节多路通道可允许多个设备进行______型操作,数据传送单位是______。
4.通道是一个特殊功能的________,它有自己的________ 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的传输控制。
5.在机器码________和__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唯一。
6.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___________方法设计_____________的一门技术。
7.对存储器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三个方面的矛盾。
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
8.RISC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CISC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9.中断处理过程可以嵌套进行,_______________的设备可以中断_______________的中断服务程序。
10.移码常用于表示浮点数的_________部分,移码和补码比较,它们除_________外,其他各位_________。
11.赋以逻辑属性值True或False的变量称为_________,描述逻辑变量关系的函数称为_________;实现逻辑函数的电路称为_________。
12.一个定点数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定点数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表示方法。
三、名词解释:1.计算机指令2.CPU周期3.存储速度4.相容性微操作5.外围设备6.同步通信7.指令的编码格式8.存取时间9.微程序10.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率11.指令的执行方式12.接口四、解答下列问题:1.试述指令周期、CPU周期和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2.用补码运算方法求x+y=?x-y=?(1)x=0.1001 y=0.1100(2)x=-0.0100 y=0.10013.比较水平微指令与垂直微指令的优缺点。
4.设机器字长为16位,定点表示时,尾数15位,阶符1位。
(1)定点原码整数表示时,最大正数为多少?最小负数为多少?(2)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时,最大正数为多少?最小负数为多少?5.外围设备的I/O控制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6.分析集中式总线控制的三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7.通道具有哪些功能?8.某计算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地址码是6位,指令有无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设有N条二地址指令,无地址指令M条,试问1地址指令最多有多少条?9.磁记录设备的写电流波形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记录特点分别是什么?10.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代码存放在内存中,CPU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11.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1)x=+0.11011 y=-0.11111 (2)x=+0.10111 y=+0.1101112.已知x=-0.01111,y=+0.11001,求x+y=? x-y=?五、计算题:1.某双面磁盘,每面有220道,内层磁道周长为70cm,内层位密度400位/cm,转速3000转/分,问:(1)磁盘存储容量是多少?(2)数据传输率是多少?2.用16k×8位的SRAM芯片构成64K×16位的存储器,要求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3.已知X=-0.1101,Y=0.1011,利用补码一位乘法计算Z=X*Y 。
4.已知X=+1011,Y=+1101,用补码加减交替除法求X÷Y。
5.已知两个浮点数A=210(-0.110100),B=2100(+0.101011),求A+B=?6.现有如下存储器芯片是:4K×4的芯片4片,8K×8的芯片3片,要求扩展为一个32K×8位的存储器,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7.设X=-1101,Y=-0101,用补码的两位乘法求Z=X*Y。
8.设X=00101011,Y=0110,用原码加减交替法求Z=X÷Y。
9.A、B、C是采用中断方式交换信息的与主机连接的三台设备,它们的中断响应的先后次序为A→B→C→CPU,若使中断处理的次序为B→C→A→CPU,则它们的中断屏蔽码应如何设置?若CPU在运行主程序时,A、B、C三台设备同时发出中断请求,请画出CPU执行程序的轨迹。
(屏蔽码中,“0”表示允许中断,“1”表示屏蔽中断)。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DDBB,6~10:CBCDA11~15:DBBCC,16~21:DADADB二、填空题:1.微程序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2.跳跃,程序计数器3.传输,数据块4.处理器,指令和程序5.补码,移码6.软件,操作控制器7.速度,容量,价格8.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9.优先级别高,优先级别低10.阶码,符号位,相同11.逻辑变量,逻辑函数,逻辑电路12.符号位、数值域、纯小数、纯整数(顺序可变)三、名词解释:1.计算机指令:是指挥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它通常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即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类型,即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地址码规定了要操作的数据以及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2.CPU周期:CPU周期也叫机器周期。
是指CPU访问一次主存或输入输出端口所需要的时间。
一个CPU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3.存储速度:存储速度表示每秒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其单位用字/秒或字节/秒表示。
从数值上来说它是存储周期的倒数。
4.相容性微操作:相容性微操作是指在同一个CPU周期内可以并行执行的一组微操作。
5.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俗称外部设备,外围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主机来说的,凡在计算机主机处理数据前后,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都称为外围设备,而不管它们是否受中央处理器的直接控制。
6.同步通信:总线上的部件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送时,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这种方式称为同步通信。
这个公共的时钟信号可以由总线控制部件发送到每一个部件或设备,也可以每个部件有自己的时钟发生器,但是,它们都必须由CPU发出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7.指令的编码格式:指令的编码格式是指指令中操作码的长度是否可以变化而形成指令的方式。
指令操作码通常有两种编码格式:固定格式和可变格式。
8.存取时间: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时间。
具体地说,存取时间从存储器收到有效地址开始,经过译码、驱动,直到将被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内容读出或写入为止。
9.微程序:微指令的有序集合称为微程序,一般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由对应的一段微程序来实现。
10.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率:存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向主机传送数据的二进制位数或字节数称为数据传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