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模拟试卷一、论述文本阅读(9分)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
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
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
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
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
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
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
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
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
又说:“修,饰也。
”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
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简单的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
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魅力,而且是从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
《楚辞·远游》上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解说“要眇”是“精微貌”。
把两处“要眇”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这样一种美。
(摘编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在初起时,并不承担言志功能,它仅仅只是一种诗人文士写给歌女的歌词,其主要为歌女的歌唱服务。
B.写词的诗人文士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教养个性等背景在写词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于其创作的歌词中。
C.人们平常所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其实是端架子,装腔作势的假象,缺乏挖掘个体身上最深隐本质的可能性。
D.最初的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文士身上最深隐的本质往往不是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
2、下列关于“要眇宜修”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国维认为词具有“要眇宜修”的特点,所以其境界就无法与诗的境界媲美,王国维指出“诗之境阔”而“词之言长”。
B.“要眇宜修”出自于《楚辞·九歌·湘君》中的一句“美要眇兮宜修”,是对湘水上的神灵所具有的美态的形容。
C.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注解“要眇”为“好貌”,“修”有“修饰”的意思,“要眇宜修”指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D.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和娥皇有关,这点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洪兴祖把“要眇宜修”与女性联系分析的理解有一定价值。
3、根据原文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微妙处在于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但客观上却无法避免地将其本质流露出来。
B.人在游戏中往往是不设防的,因此诗人文士用游戏笔墨为歌女写歌词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将自己性格思想表现出来。
C.王国维认为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和词各有特色,各有长短,各具特色。
D.娥皇女英的典故的可靠性不会影响人们对词的美感的诠释,词具有一种女性的美,具有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美。
二(一)文言文阅读六国论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千里之,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也,而在、之郊;诸侯之所与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也,而在、之野。
之有、,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塞之冲.,而蔽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也。
昔者雎用于而收.,商鞅用于而收。
昭王未得、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雎以为忧,然则之所忌者可见矣。
之用兵于.燕、,之危事也。
越过而攻人之国都,燕、拒之于前,而、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之攻燕、,未尝有、之忧,则、之附故.也。
夫、,诸侯之障,而使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以当强虎狼之,彼安得不折而入于哉?、折.而入于,然后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不能独当,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亲以摈.。
人不敢逾、以窥齐、楚、燕、之国,而齐、楚、燕、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使、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彼..于,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以当兵。
以二国委,而四国休息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中的“”,一般指崤山以东。
崤山位于省西部,是岭山脉东段的支脉。
古代将崤山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B郊与下文的野均指国土。
周代制度规定,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C昭王,也称昭襄王,谥号为“昭襄”两字。
昭王是一个简称。
一般来说,古代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
D诸侯源自分封制,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战国时期以后,剩下的大的诸侯国为、楚、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
6下列对原文中辙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之亡,罪在六国的谋士考虑忧患粗略,图谋利益肤浅,,不了解天下的情势。
B六国与的对抗中,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们倾向哪边,哪边就能最终获胜。
C六国逾期亲近国,不如合力支持,保住了,六国也就各自保全了。
D各国诸侯贪图小利,背弃盟约,相互残杀,国军队还没出动,六国就把自己困住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人视之,亦不甚惜。
(4分)(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分)(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分)(二)古诗鉴赏(10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诸城)城北。
当时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分)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表现了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却视如敝履的状态。
(2)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3)轼《念如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
(4)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的词句是:“”(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汽车等待的时候【美】欧•亨利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
她坐在长椅上看书,一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
昨天同一时间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
翻页时,姑娘的书从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足足滚落一码远。
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彬彬有礼地献殷勤,把书还给它的主人,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
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
“你高兴的话不妨坐下,”她说,声音低沉爽朗,“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
我宁愿聊聊天。
”“你可知道,”他说道,“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昨天我就注意到了你。
美丽的小妞?”“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
我可以原谅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小妞’,那就算我没请过。
”“我衷心请你原谅。
”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
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为什么匆忙?他们幸福吗?”“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他顺着她的话说,“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
有的去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方。
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
”姑娘说:“我不那样好奇。
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共同、搏动的心脏。
我生活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
你猜得出我为什么跟你聊天吗——贵姓?”“帕肯斯塔格。
”年轻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