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下的有效教学(一)有效教学案例:一堂数学课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加上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一般低着头。
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关于二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有点难度。
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计算我也不不列外,数学老师则在教室里巡视。
过了一会,数学老师说:“有哪位同学做出来了,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我抬头看了一下老师又低下了头,看到班里有几个同学举手了,虽然我写出来了可是我害怕不一定是对的。
突然数学老师喊了我的名字并说:“某某,我看你在下面演算得很认真可以把你的思路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吗?”一听老师叫我,我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并且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方面我是第一次当着全班人的面讲解自己的题目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我害怕自己说错了被同学笑。
这时,数学老师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并说:“没事的,某某,老师相信你,大胆的把你的思路说出来就算是错误的也是你的一种想法啊,可以给同学们参考。
”并对我微笑。
我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了,说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眼睛一直看着我并且不是的对我点头。
说完后老师说:“嗯,很不错,解题思路独特简便,某某,你以后上课要多举手多发言啊,老师观察你很长时间,你的解题思路一直很新颖,在勇敢与自信点就更好了。
”说完老师继续上课。
突然间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心想:“我才来这个班几天啊,平时也不太爱说话,老师既然会关注我。
”在剩下的半节课里面,我听的异常认真而且也敢抬起头正视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发现每当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做完题或者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时,老师都会用那种看我的眼神看着他们并且脸上带着微笑。
在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记得这堂课,老师的那种眼神和微笑一直伴随着我,并且让我更自信和勇敢。
(二)现象学提问及反思如下,1、为什么“我转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加上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一般低着头”?这说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对新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老师知道“我”这种体验吗?对于“我”的这种行为老师是什么体验?他会采取一些措施吗?2、为什么“数学老师在教室里巡视”?老师的目的是干什么?是观察我们的学习还是督促我们学习呢?是发现我们的问题吗?是在了解我们吗?老师在教室里面巡视学生的体验是什么?老师的这种行为对学生有什么作用?是课堂上有效教学所必需的吗?为什么它是必须的呢?3、为什么“数学老师说:‘有哪位同学做出来了,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而不是直接自己把题目讲解?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影响?使“我”是什么感受?4、为什么“我抬头看了一下老师又低下了头”?说明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体验?是胆小不敢说还是不自信?对“我”的这种行为老师又有何种体验?“我”这种行为是不是对课堂所做出的积极反应?5、突然数学老师喊了我的名字并说:“某某,我看你在下面演算得很认真可以把你的思路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吗?”为什么老师会突然喊我的名字?是对课堂的观察所做的整体把握吗?“我”是什么体验?有效的课堂是该师生双方都应参与的还是仅仅是老师自己的讲解?6、“我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并且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明“我”是什么样的性格?我的这种体验老师知道吗?老师会做出何种反应?他是否该引导我?7、“数学老师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说:‘没事的,某某,老师相信你,大胆的把你的思路说出来就算是错误的也是你的一种想法啊,可以给同学们参考。
’并对我微笑。
”老师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还对我微笑?是对“我”的鼓励吗?是在叫“我”参与到课堂吗?老师相信“我”,是相信“我”的什么?是“我”的自信还是“我”有能力解答这个题?8、“我发现老师的眼睛一直看着我并且不是的对我点头。
”老师为什么在我回答问题是看着我并点头?是对“我’的尊重”鼓励还是对”我”的答案的赞成?”我”是什么体验?”我”的体验对学习有效吗?10、“说完后老师说:‘嗯,很不错,解题思路独特简便,某某,你以后上课要多举手多发言啊,老师观察你很长时间,你的解题思路一直比较新颖,要是再勇敢与自信点就更好了。
’”老师的这种评价来自哪里?是对”我”一个人还是针对全班人?老师为什么说“我”要是再勇敢点和自信点就更好了?听到这种评价“我”是什么体验?老师的这种评价合理吗?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吗?11、“突然间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心想:“我才来这个班几天啊,平时也不太爱说话,老师既然会关注我。
”在剩下的半节课里面,我听的异常认真而且也敢抬起头正视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为什么感动?为什么敢正视老师?老师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吗?12、“并且发现每当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做完题或者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时,老师都会用那种看我的眼神看着他们并且脸上带着微笑。
”“我”的发现说明了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他的课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在这个班上其他的同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13、“在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记得这堂课,老师的那种眼神和微笑一直伴随着“我”,并且让“我”更自信和勇敢。
”为什么“我”一直记得这堂课?这堂课对“我”有什么影响?在这堂课上“我”仅仅是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什么?(三)初步体验有效教学的主题“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加上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一般低着头。
”从这句话中,可以推测出“我”的性格和处境。
一个性格内向的新生应该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应该使他快点融入到新的班级生活中。
“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计算我也不不列外,数学老师则在教室里巡视。
过了一会,数学老师说:‘有哪位同学做出来了,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我抬头看了一下老师又低下了头,看到班里有几个同学举手了,虽然我写出来了可是我害怕不一定是对的。
”这句话中老师的巡视应该是在观察学生,他的提问要引起学生的参与与反应,是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而我的体验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关心。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进入。
“突然数学老师喊了我的名字并说:‘某某,我看你在下面演算得很认真可以把你的思路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吗?’”这句话中得出,老师应该是在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并与学生积极互动。
“一听老师叫我,我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并且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方面我是第一次当着全班人的面讲解自己的题目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我害怕自己说错了被同学取笑。
这时,数学老师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并说:‘没事的,某某,老师相信你,大胆的把你的思路说出来就算是错误的也是你的一种想法啊,可以给同学们参考’。
并对我微笑。
我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了,说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眼睛一直看着我并且不是的对我点头。
”从这话中,老师应该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不适应采取有效措施,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做出针对性而有效的评价措施。
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老师应该尊重爱护学生,有效的引导学生。
“在剩下的半节课里面,我听的异常认真而且也敢抬起头正视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发现每当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做完题或者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时,老师都会用那种看我的眼神看着他们并且脸上带着微笑。
”老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我”的反应正说明了这一点,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关注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四)探寻有效教学的意义根据初步的的主题分析以及对有效教学的体验,有效教学对学生和老师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甚至有时能够影响他的一生,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注重。
(一)观察的隐喻观察了解对于课堂,对于老师,对于学生有什么意义呢?观察首先意味着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注意,对学生的了解,关心学生。
了解观察学生是与学生友好相处,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有力保证。
案例中,老师基于对我的细心观察和了解,知道我是一个内向胆小的新生,知道我对于学习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课堂上他利用这一点鼓励我,让我逐步克服自身的弱点,成功的进入到课堂中,然我慢慢感受到课堂的乐趣。
观察了解学生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教育学生,有利于教师采取更恰当、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学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情境开展的有效工作;是针对学生个性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个性倾向的“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了解学生的需求。
(二)师生情感交流的隐喻师生情感交流意味着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去感染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案例中老师对“我”的微笑,对我的鼓励与期待的眼神都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而“我”的感动感动这是对老师的回应,是内在的师生情感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
”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愿意和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
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
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激励、鼓励、肯定手段的作用。
激励性评价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实施激励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三)有效的评价的价值有效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还有学生内在品行的评价。
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是带学生身心的成长。
同时有效的评价还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
如案例中老师对“我”的评价“嗯,很不错,解题思路独特简便,某某,你以后上课要多举手多发言啊,老师观察你很长时间,你的解题思路一直很新颖,在勇敢与自信点就更好了。
”这是一种基于老师对“我”平时解题时观察评价,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引起“我”在情感上的认同,激励“我”的学习。
同时按列中老师的评价不仅仅是针对于学习更多的是针对我的身心成长。
他针对“我”自身的性格鼓励我要更加勇敢与自信,他更多看到的是我的未来的成长。
有效的评价是检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一节课上的好不好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课应该是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都有巨大影响,有利于其成长的课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