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心肌纤维发生脂肪变性:
眼观:呈灰黄色、质地脆软、心室扩张、心外膜 和心室内膜出现灰黄色条纹或斑点,与正常心肌掺 杂呈现红黄相间的虎皮样斑纹,称为虎斑心(图片3 -16)。
镜检:见心肌纤维之间脂肪滴呈串珠状排列。
17
精选ppt课件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眼观:体积肿大、轻者颜色变黄、重者呈黄褐色 或土黄色。质地松软易碎,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 感,如果是由于慢性淤血造成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就会出现槟榔肝的现象。(图片3-17)
23
精选ppt课件
(3)细胞内透明变性 又称细胞内透明滴状变。常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光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 的胞浆内出现均质红染无结构的圆球状物,称为透 明蛋白小滴。(图片3-23) 。
24
精选ppt课件
2.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轻度的透明变性可以吸收,组织恢复正常。但透 明变性的组织容易发生钙盐沉着,引起组织硬化。 小动脉发生透明变性,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 塞,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纤维组织透明变 性,可使组织变硬,失去弹性,引起不同程度的机 能障碍。
14
精选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理:
引起脂肪变性的原因有感染、中毒、缺氧、饥 饿和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
15
精选ppt课件
病理变化:
眼观: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颜色 变黄、切面隆起、质地脆软。
镜检:脂肪变性的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 空泡。脂肪变性初期空泡较小,以后可互相融合变 大,严重时形成一大空泡,将胞核挤向一侧。
11
精选ppt课件
随着病变的发展,变性细胞的体积进一步肿大, 胞浆基质内水分增多,变的淡染,稍显透明,微细颗 粒逐渐消失,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核也肿大、淡 染。稍后小水泡可相互融合成大水泡。胞浆内出现水 泡为特征的细胞肿胀又称为水泡变性(图片3- 14 ) 。
12
精选ppt课件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变性包括颗粒变性、脂肪变性、水泡变性、透明 变性、淀粉样变性等。
8
精选ppt课件
1、颗粒变性
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 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 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 等的水泡。多发生于肝细 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 肌纤维,也可发生于皮肤 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 (动画)
9
精选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理:
细胞肿胀是一个可复性过程,当病因消除后一 般均可恢复正常;但如病因持续作用,则可使细胞 损伤加剧,甚至导致细胞坏死。细胞肿胀是一种细 胞轻度或中等程度损伤的表现,发生细胞肿胀器官 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13
精选ppt课件
2、脂肪变性
是指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脂肪变性常见于肝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 纤维,尤其是肝细胞。
脂肪变性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脂肪变性是个可复性过程,其损伤使细胞肿胀, 但病因消除后,细胞功能和结构通常仍可以恢复正常。
严重的脂肪变性可发展为坏死。发生脂肪变性的 细胞生理功能降低。
20
精选ppt课件
4、透明变性
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是指在组织间质内 (如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或细胞内(如肾小管上 皮细胞和肝细胞)出现一种半透明、无结构的蛋白 质样物质,可被伊红或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
4
精选ppt课件
家畜发生全身性萎缩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衰 竭症状,精神委顿、被毛蓬乱而无光泽、严重消瘦、 贫血和全身性水肿等。
显微镜下,细胞体积缩小,但以胞浆缩小为主、 细胞核的变化不明显。图3-3、 3-4
5
精选ppt课件
2、局部性萎缩
局部性萎缩是由局部原因引起的局部组织器官的萎缩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废用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缺血性萎缩
神经性萎缩
激素性萎缩
6
精选ppt课件
病理变化:局部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同时 与它相邻的没有受到病因作用的组织发生代偿性 肥大,发生局部性萎缩的组织器官的机能减退。 显微镜下,细胞的数量减少体积缩小,细胞排列 变的密集。
(图片3-1)
7
精选ppt课件
(二)变性
变性是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细胞或间质内 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变性一般是可 复性过程。
21
精选ppt课件
1.类型
(1)血管壁透明变性 通常只见于小动脉管壁。光 镜下见小动脉内皮细胞下出现均质红染、无结构的 透明蛋白。是由于小动脉持续痉挛使内膜通透性升 高,血浆蛋白渗入内皮下并凝固成均匀结构的玻璃 样物质(图片3-20、3-21)。
22
精选ppt课件
(2)纤维组织透明变性 常见于纤维化的肾小球、 疤痕组织和硬性纤维瘤等。眼观见颜色灰白,半透 明状,质地坚韧致密,缺乏弹性,均匀一致,无结 构。光镜下见结缔组织中纤维细胞和血管均减少, 胶原纤维肿胀增粗,并互相融合成均质红染的梁状 或片状的半透明状结构。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图 片3-22) 。
感染、中毒和缺氧等致病因素均可引起细胞肿胀, 故多出现于急性病理过程。
10
精选ppt课件
病理变化:
眼观实质器官体积肿大、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色 泽变淡、质地脆软。(图片3-11、3-12)
显微镜下,细胞肿大、细胞内出现多量微细颗粒, 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一般无明显变化,或稍微淡染 具有这种病变特征的早期细胞肿胀又称为颗粒变性。 ( 图片3-13 )。
第二节 基本病理过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变化 二、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 三、炎症反应
1
精选ppt课件
二、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
【学习目标】
本章重点掌握萎缩、变性、坏死、坏疽的概念, 掌握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的原因、类型 和病理变化,了解黏液样变性,透明变性、淀 粉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的原因和基本病理变 化特点。
2
精选ppt课件
(一)萎缩
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体积缩 小的过程。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又可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
3
精选ppt课件
1、全身性萎缩
全身物质代谢障碍,主要是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萎缩。
原因: (1)长期的饲料不足。 (2)慢性消化道疾病。 (3)严重消耗性疾病。
镜检:肝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滴。
18
精选ppt课件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眼观:肾脏体积稍微肿大、表面呈不均匀的土黄 色或淡黄色、切面皮质增宽、并有灰黄色条纹或斑 点。
镜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脂滴存在于肾小管 上皮细胞基底部、细胞的刷状缘和基纹消失。(图 片3-19)
19
精选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