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活动记录2010-10-14学习目标:了解排球的发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撑握一定的发球技能。
学习内容:排球:发球学习步骤: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发球。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
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1)班辅导教师宋义民辅导时间10月8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张顺学生存在问题经常称作业忘记带,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错误多帮教措施1、举事实,讲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2、针对个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单独辅导。
帮教内容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实想法。
摸清楚学生思想动态。
2、师讲例子,用事实说明现在学习紧要关头,不应有这种思想,要及时改正。
3、学生说一说今后自已应该怎么做。
4、给学生树立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去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5、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进行单独讲解帮教效果多数学生表示能改进,个别学生有待于继续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1)班辅导教师王华辅导时间10月23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张安镇学生存在问题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
帮教措施把卷子上面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帮教内容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帮教效果完成预期要求。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四年级辅导教师任义社辅导时间11月6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王志成学生存在问题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
帮教措施把卷子上面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帮教内容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帮教效果完成预期要求。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二年级辅导教师丁丽辅导时间12月7日辅导地点教室辅导学生张焕学生存在问题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
帮教措施把卷子上面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帮教内容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帮教效果完成预期要求。
真情关注“留守儿童”这片蓝天“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这是由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直接引起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问题。
目前,我校留守儿童的人数呈日趋上升的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校园群体。
他们“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儿童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让他们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证“留守儿童”“一个不能少”的接受义务教育,遵循“优先照顾、优先教育”的原则,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适宜的成长环境,做到在学习上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疏导,保障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就出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亲朋监护或单亲监护,受制于现实困难或自身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给足零花钱、买来新玩具、苛求高分数……而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却往往不够重视,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这些监护人一般很少关注,甚至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一切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有消息表明,在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曾为“留守儿童”!活动目的1、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那些在外工作的家长们感到:把孩子交给城关中学,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在外工作安心。
以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
2、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城关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让城关中学对留守儿童教育更切合实际,更能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教训和前瞻性指导。
3、构建适合于城关中学留守儿童当前情况的教育体系,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利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与资源,增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和对教育信心。
活动过程一、成立课题组,调查摸清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帐本”1、学校组织了专人对“留守儿童” 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确保对“留守儿童”现状做到五个清楚:一是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二是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三是清楚“留守儿童”的病史状况;四是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联系方式;五是清楚“留守儿童”第二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通过仔细调查,学校对调查信息进行整理、备案,做到心中有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学校的常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学校要求以各班主任为基础及时了解学生父母的相关情况,与监护人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更新档案。
①亲友代管,亲情缺失,思想道德引导较少,教育管理方式简单。
②隔代照管,要么溺爱,要么精力不足,容易失控、失教。
③临时监护人缺少关爱,与被监护人交流、沟通少,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自控力差,厌学现象明显。
④缺乏家庭教育、亲情教育和养成教育,造成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自卑等缺陷较多。
⑤大部分能服从临时监护人的管理,少部分缺失监控,放任自流。
⑥说话,做事不会把握尺度,缺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学校层面工作原则:营造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环境1、营造家的港湾学校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宣传“留守儿童”问题的紧迫性,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专业化、家庭化、社会化,呼吁全校师生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存问题。
让留守儿童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2、创造成长乐园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以及因离开父母容易遭受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问题,在学校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自尊,并逐步自立、自强、自律、自护。
譬如针对少年儿童特有的争强心理,组织开展“我留守,我当家”教育活动,引导孩子学会持家,以帮助年迈的祖父母打理内外、操持家务,培养了孩子的自立能力。
2、实行优先照顾①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在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做到“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②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
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老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订立学习帮助计划,还由教师牵头给每一名同学确立一名“手拉手”结对互助帮手,使他们共同进步。
③管好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
三、目前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情况1、在心理教育和咨询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比科学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因为知识上的残缺可以通过学习再补充,而学习兴趣与优良心理素质是补不回来的,因此,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异常令人担忧,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是摧残留守儿童的“重磅炸弹”。
不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闭锁,或者内向、孤独,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逆反心理严重。
这些“心病还需心来医”,学校结合心理健康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还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安排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打开“心结”,排解留守儿童心中的疑虑、自卑、愤恨、焦躁,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诉说氛围,让濒临残缺的心灵进入“爱的港湾”,迎接另一个灿烂的早晨。
2、学校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与“留守儿童”本人、父母以及第二监护人进行沟通,建立亲情纽带。
①建立家长学校。
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师9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
“家长学校”对家长或第二监护人进行指导、沟通,提高他们教育孩子水平,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②开展家访活动。
班主任、定点联系的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家访,每次家访必有记录报告。
向家长或第二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和取得的进步情况,及时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共同做好孩子的生活管理、学业支持和品行塑造的工作。
③在校老师、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责任分配到人,对“留守儿童” 开展谈心活动。
班主任做到每天必谈、遇事必谈制度;各任课老师也结合孩子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
学校教师用爱心呵护他们,疏导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就是父母、学校就是家。
3、切实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学校为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每周末为他们开通有线电视;再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侧重对“留守儿童”一些切实有效的集体活动。
学校搭建设置了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还在校园网站还专门建立了平台,涵盖了留守儿童的个人成长或学习生活的感言,使“留守少年儿童”的生活不再单调、枯燥。
5、班主任的情感工作,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
①每学期班主任要求留守学生向家长、帮扶教师各写一封汇报信,以此增进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②借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各班召开留守学生家长和留守学生交流会,科任教师及相关帮扶人员参加,让教师、家长、学生直接对话,多沟通,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而健康的环境。
③学校采取的“代管家长制”收效显著。
各班主任或监护人要尽力管好学生的钱袋子,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
留守儿童真情关注探索中的体会与思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小事,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不可小视之。
相关课题组认为,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