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14章15章

动物学14章15章

第14章半索动物门一、问答题1、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代表动物是什么?第15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一)、名词解释1.脊索2、寒武纪大爆发3、逆行变态4、可逆式血液循环(二)、判断与改错1、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2、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3、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4、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5、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6、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位于头部。

()7、从胚胎发生和幼体变态的过程看,柄海鞘出水孔与进水孔两孔之间是柄海鞘的腹部,对应的一侧为背部。

()(三)、填空题1、脊索动物门的特征是具有,,,,。

另外,还有一些形状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

如具有胚层,后口,存在体腔,的体制,身体和器官的分节现象等。

说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成。

2、脊索动物门分为亚门,亚门和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包括纲、纲、纲、纲、和纲。

3、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之间,来源于胚胎期的,由富含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

4、脊椎动物(除圆口纲)的脊索只存在于时期,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所取代。

5、脊椎动物的脊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部分,是由胚层加厚下陷卷曲形成。

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和;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在脊髓中成为,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心的,位于的腹面。

6、尾索动物多数幼体,具有脊索动物的特征但是脊索;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加。

7、柄海鞘具有外套膜,构成柄海鞘的,外套膜由外胚层的细胞和胚层的和构成。

外套膜可向外分泌物质形成,所以又被称为。

动物也具有外套膜,与柄海鞘的形成和结构类似,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可以向外分泌形成保护动物的。

8、头索动物在原索动物中较为。

其脊索纵贯全身并,故称为头索动物,代表动物为。

9、文昌鱼的背神经管几乎无和的分化。

神经管的前端内腔略为膨大,称为。

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为。

(四)、选择1、下列属于尾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A、文昌鱼B、海鞘C、鲫鱼D、柱头虫2、下列属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A、文昌鱼B、海鞘C、黄鳝D、大鲵3、终生存在脊索的动物是()A、圆口动物和有变态的尾索动物B、低等两栖动物和少数软骨鱼类C、头索动物和无变态的尾索动物D、少数硬骨鱼类和低等两栖动物4、文昌鱼胚胎发育所经历的阶段依次为()A、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B、受精卵――――桑椹胚―――――囊胚―――神经胚――原肠胚C、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肠胚――神经胚(五)、完成下列表纲名颌的有无附肢特点羊膜有无体温是否恒定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六)、问答题,1、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第16章圆口纲(Cyclostomata)(二)、填空1、圆口动物体呈型,可分为,,三部分,营生活。

2、圆口动物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的及一条纵行的,增加了吸收养料的面积。

3、圆口动物开始出现心脏,心脏由,,和组成。

4、圆口动物幼鱼口呈圆形长成圆口类;由于其无上下颌又称类;具有独特的呼吸结构——鳃囊,又称类;由于头骨中央仅有一段冠状的单鼻孔;故又称类。

(三)、问答题1、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17章鱼纲(一)、名词解释1鳞式2、鳍式3、洄游4、鳔5、侧线6、韦伯氏器7、动脉圆锥8、罗伦翁(二)、判断与改错。

1、鱼类和两栖类的皮肤都富有腺体。

()2、一般硬骨鱼类都具有喷水孔。

()3、绝大多数的鱼类鼻孔与口腔相通。

()4、动脉球是硬骨类所特有的,是心脏的组成部分。

()5、鱼类的椎体呈双凹型,其内仍留有残存的脊索。

()6、淡水鱼类肾脏的肾小球数量小于海洋鱼类。

()7、鱼类成对的附肢骨胳并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

()8、软骨质的骨骼系统是圆口纲动物和软骨鱼类的基本特征。

()9、鱼类的肩带与脊柱相连,而腰带不与脊柱相连。

()10、鱼类眼球内的晶体呈球形,曲度不能调节,所以是近视眼。

()11、硬骨鱼类的输精管由精巢外膜往后延续而成,与肾脏紧密相关。

()(三)、填空1、鱼类的有四种基本类型,,,和。

2、鱼类的鳞片可分为三大类,即,和。

其中,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由真皮和肯皮联合形成。

3、按照功能和着生部位,鱼类的骨骼可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前者又分和,后者又分为和鳍骨。

4、硬骨鱼类的口腔齿包括、、犁齿、舌齿、腭齿五类。

5、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和,两者产生作用。

6、鱼类的眼球又三层膜构成,即、和视网膜。

7、依据形态,鱼类的尾鳍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

8、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有带状骨、舟状骨、和四块骨组成,它的一端与鳔相连,另一端与相连,有传导的作用。

9、鱼类无真正的肠腺,进行肠内消化的主要消化腺是和,鲤科鱼类的肝脏因混杂有胰细胞而称。

10、鱼类的心脏具有个心房和个心室。

11、大多数硬骨鱼有鳔,根据鳔与食道之间有无鳔管相同分为两类,有鳔管的称为类,无鳔管的称为。

12、骨鳞在体表呈排列;盾鳞平铺于体表呈排列,而硬麟呈排列。

(四)、选择题1、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的类群是()。

A、鱼纲B、爬行纲C、鸟纲D、哺乳纲2、鱼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A、头、躯干、附肢B、头、胸、腹、尾C、头、躯干、尾D、头、躯干、尾、四肢3、硬骨鱼脊椎的分区是()。

A、颈椎、躯干椎、尾椎B、胸椎、腰椎、尾椎C、躯干椎、尾椎D、颈椎、躯干椎4、鱼类内耳起平衡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椭圆囊和球囊B、球囊和半规管C、椭圆囊和半规管D、球囊5、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A、鲤、鲫、鳊、鲂B、青、草、鲢、鳙C、黄鳝、泥鳅、团头鲂、乌鳢D、草鱼、鲢鱼、鲫鱼、罗非鱼6、罗非鱼原不产于我国,主要以欧洲和非洲及西南亚分布多,后来引进我国,其分类地位是()。

A、蛙形鱼B、鲤形鱼C、鲈形鱼D、鲱形鱼7、鱼类皮肤腺分泌的粘液具有()作用A、减少摩擦B、保护鱼体免招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C、凝结,沉淀水中悬浮物D、A+B+C、8、鱼类有脑神经()对A、2对B、8对C、10对D、 12对(五)、简答题1、简述鳔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2、简述侧线的的结构及其功能。

3、简述海产硬骨鱼、软骨鱼,淡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4、比较硬骨鱼和软骨鱼的主要区别。

第18章两栖纲 (Arnphilia)(一)、名词解释1、吞咽式呼吸2、原脑皮3、脂肪体4、休眠(二)、判断与改错1、两栖动物的肩带附着于头骨,腰带荐椎与脊柱连接,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之一。

()2、两栖动物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肋骨互不连接。

()3、中耳是两栖类的听觉器官。

()4、鱼类的眼无活动性的眼睑,而大多数陆水两栖动物的眼大而突出,具有活动性眼睑()5、两栖动物外鼻孔一对,内具瓣膜,而且外鼻孔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

()6、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并有腺体,鳞大多已退化,这是两栖动物区别别于其他动物各纲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7、两栖动物的膀胱产出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重吸收功能()(三)、填空1、现存两栖动物的体型大致可分为,,。

其中鱼螈是的代表,各类蝾螈和鲵是的代表,而各类蛙类和蟾蜍是的代表。

2、两栖动物身体分为、、和尾。

3、两栖动物的脊柱可分为,,,,颈锥枚。

4、两栖类的循环系统已有单循环的血液循环方式发展为包括和的双循环,包括系统和系统。

5、两栖类左右肺皮动脉分为两支,一支是,另一只为。

6、两栖纲分为三个目,最低等的是,产于,还有目和目,种类中最高等的是目。

7、蛙的脊椎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四)、选择题1、两栖类是()。

A、典型的水生动物B、真正的陆生动物C、有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2、两栖类是()。

A、恒温动物B、异温动物C、羊膜动物D、变温动物,无羊膜动物3、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A、肠,肺B、书鳃,肺C、肠,皮肤,肺D、肺,皮肤,口腔液粘膜4、青蛙成体的心脏组成是()。

A、静脉窦,1心房,1心室B、静脉窦,2心房,1心室,动脉球C、静脉窦,2心房,2心室,动脉球椎D、静脉窦,2心房,1心室,动脉圆锥5、青蛙听觉器官的组成是()。

A、内耳B、内耳,外耳C、内耳,中耳D、内耳,中耳,外耳6、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

A、原脑皮B、古脑皮C、上皮组织D、大脑皮层7、关于脂肪体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生殖腺的前方B、供给生殖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C、脂肪体的大小在不同季节不发生变化D、雌雄个体都具有8、两栖动物的排泄器官是()。

A、肾脏B、皮肤C、肺D、肾脏,皮肤,肺(五)、问答题1、简述两栖钢的主要特征。

2、简要说明为什么两栖类还不能摆脱水的束缚。

3、现存两栖类分几个目?如阿区分?并说出代表种的主要特征。

4、结合水陆环境的差异总结动物有机体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5、简述五趾型附肢的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第19章爬行纲(Reptilia)(一)、名词解释1、胸腹式呼吸2、犁鼻器3、羊膜卵(二)、判断与改错1、羊膜动物冬天都没有冬眠习性。

()2、变温动物因白天吸收太阳能,因而白天的体温比晚上高。

()3、大多数爬行动物所排尿液中的含氮废物为溶于水的尿素。

()4、避蜴类的表皮里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其体色可快速变化,有变色龙之称。

()5、爬行动物表皮高度角质化,皮肤干燥,皮肤腺很发达。

()6、从爬行动物开始,呼吸道开始出现支气管。

()7、蛇类适应穴居生活,中耳、鼓膜和耳咽管已退化,因此不能感受空气传来的声波,只能感知从地面传来的声波。

()(三)、填空1、现存爬行动物按体型可分为,,。

2、爬行类脊椎分区明显,并首次出现胸部,脊柱分化为、、、、椎五部分,第一二枚颈椎分别为、。

3、现代爬行动物可分为五个目,即、、、、,其中最古老的类群是,产于,结构最高等的爬行动物是类,没有四肢,身体呈蛇形的蜥蜴叫,我国最大的蛇是。

4、爬行动物盛行时代是。

5、爬行动物起源于。

6、爬行动物出蛇型种类以外,身体可明显分为、、、四部分。

7、羊膜卵由、、、、等组成8、根据颅骨上腭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

(四)、选择题1、爬行类从体型上显著区别于两栖类的特征()。

A、具有五趾型附肢B、有尾C、皮肤富有腺体D、皮肤干燥,有角质鳞片或盾片,指趾端有腺体2、胸廓的结构式()。

A、胸椎、腰椎――肋骨B、胸椎―――肋骨C、颈椎、胸椎――肋骨――胸骨D、胸椎――肋骨――胸骨3、次生骨质腭出现的作用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