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18——2018学年度9月份月考2018级历史试题(文科)刘洪江命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将第I卷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在第II卷的表格中,考试结束只交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亚里士多德:①喜欢独立思考②把真理视为高于一切③具有批判主义精神④创立了逻辑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提出“知识即力量” B.认为“感觉即知识”C.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蒙昧主义 D.实用主义4.文艺复兴时期“塑造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拉斐尔5.《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内容是:①赎罪券的作用微不足道②因信称义③因行称义④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实质是()A.否定教会权威 B.顺应宗教改革的潮流C.新教接近基督教思想 D.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7.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B. 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C. 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D. 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8.下列哪一观点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A、三权分立学说 B、社会契约学说C、人民主权学说D、天赋人权9.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A.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 B.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C.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D.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18.牛顿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领域主要是在()A.数学和物理学领域 B.天文学领域 C.生物学领域 D.化学领域18.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现实主义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悲惨世界》 C.《人间喜剧》 D.《娜娜》12.印象画派的得名源于下面哪一作品()A.《日出·印象》B.《向日葵》 C.《甘草堆》 D.《埃斯泰克的海湾》13.下列与影视发展有关的人物是英国人的是()A.卢米埃尔兄弟 B.格里菲斯 C.卓别林 D.贝尔德14.程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B.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 开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先河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1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16.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的不同之处是()A.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B.主张给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权的权利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反对保留君主,主张建立共和政体17.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D.“知难行易”学说18.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9.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20.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D、抗日战争时期2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批评——团结22.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主要是因为() A.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南京临时政府提出部分废除不平等条约C.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合流 D.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3.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传播马克思主义B.是一个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C.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D.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24.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和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2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A.“文革”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18——2018学年度8月份月考2018级历史试题第I 卷答案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共3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2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3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4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材料1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该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2)材料1与材料3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2分)其不同点是什么?(2分)材料3的主张有何进步性?(1分)(3)材料2和材料3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1分)(4)材料4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5)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材料3的思想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机关、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
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
人们称这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
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
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变成了压迫者。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2: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材料3: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全列入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4:不应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
因为人民在选举议员时可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
所以,应该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需选举议员或代表。
——摘自卢梭《社会契约论》姓名 班级 考号请回答:(1)根据材料1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2)依据材料2指出《人权宣言》体现了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主张和要求。
(2分)(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要求?(1分)(4)据材料3,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各提出什么主张?(3分)(5)材料4所表达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吗?为什么?(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8分,第29题12分,共20分。
28.观察下图:图1 图2 图3 图4请回答:⑴图1和图2所研究的共同的自然科学领域是什么?(1分)各取得了哪些成就?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⑵图3所代表的人物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分)⑶图4所代表的人物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29.2018年18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2分)(2)简述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并作简要评价。
(18分)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18——2018学年度3月份月考参考答案2018级历史试题第I卷答案第II卷26. (1)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3分)不正确。
看不到封建制度的落后。
(2分)(2)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分)学习的内容不同。
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后者侧重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
(2分)材料2触及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或者:因为维新派不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事实也证明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的,还必须有更深层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