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础》项目三 教案

《电工基础》项目三 教案

教案7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电阻与电阻率
电阻用字母R 表示。

电阻的单位名称是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1MΩ= 1000KΩ=10000000 Ω
注:导体的电阻是客观存在的,它不随导体两端电压大小变化
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用公式表示是: S
L
R .ρ=
ρ是与导体材料性质有关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或电阻系数,单位是欧•
米( Ω•m )。

二.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
1.电阻的电流、电压关系特性:将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阻电流的关系用图形表示。

在电阻为恒定值时,电流、电压关系特性如图1. 3所示。

图1.3 电阻的电流、电压特性
注意:电阻越小,这条直线越陡。

2.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1.线性电阻:电压、电流特性如图1.4(a )所示,电阻是常数。

2.非线性电阻:电压、电流特性如图1.4(b )所示,电阻不是常数。

图1.4 电阻的电流、电压特性
三.常用线性电阻标注
1.线性性电阻
(1)电阻参数标注:①直接标注在电阻上;②色环标注。

色环表示的意义如表1.2所示。

表1.2色标符号规定
(2)二位有效数字色环标记:如图1.5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2 700Ω,允许偏差±5%;
(3)三位有效数字色环标记:如图1.6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33 200Ω,允许偏差±1%。

图1.5 两位有效数字色标示例
图1.6 三位有效数字色标示例·板书设计
·作业
电阻定律
·总结扩展
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教案8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电容器
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两个极。

2.平行板电容器:两块靠近而且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的电容器称为平行板电容器。

3.在电容器两个极施加电压U 时,在介质中建立起电场,能量被存储在介质中。

4.充电和放电
(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的两个极相连,两个极板就会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一过程称为充电。

(2)放电:用导线将电容器的两板接通,两板上的正、负电荷中和,电容器不再带电,这一过程称为放电。

二、电容
1.电容量:电容器所带电量Q 与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U 之比,称为电容器的电容量,简称电容,用C 表示。

U
Q
C
2.电容的单位:国际单位是法[拉](用F 表示),其他较小的单位是mF (毫法)、μF (微法)、nF (纳法)和pF (皮法)
六、平行板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C :
上式中,A 为极板的相对面积;d 为极板的距离;ε为介电常数。

·板书设计
·作业
常用线性电阻标注
·总结扩展
电阻定律
知识目录
主要定义
相关拓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