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满分作文:会玩-才好

中考满分作文:会玩-才好

接下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
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中考生,判断标准有两个:
第一快速构思,给你一个题目,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能不能有行文思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平时的写作习惯于拖沓,那么在考场上就一定成不了文章。
第二个灵活转换,巧妙迁移,你准备的这些素材,怎么才能迁移到考场的作文上去。
我们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词,因为对初三的孩子来说,梦想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爱做梦的年纪拥有的特性。跟梦想相关的这个这个题也是每年经常出现的。
2.甘当绿叶
把这两个题目对照起来,甘之如饴是有解说的,甘当绿叶没有,这两个其实都有一点儿暗示团队的意思。
近两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从董卿的《朗读者》,到《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等,一下子变得很火热。
在这里特别提一个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还被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刊文,《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这也正是今年文化类的考察方向:怎么把传承和发展连带起来。
文化是什么?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
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光学习固然效率不高,可是如果光玩,结果也不会好。
玩太多了我想大家都知道许多,的确,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长期着了迷反而会休息不好、成绩下降,据报道称一个小孩在电脑上打了3天电子游戏,结果暴死在游戏机旁;有人玩暴力游戏输了被别人嘲笑,结果用刀刺死了对方……可见玩太多了也不行。
正如顾拜旦在《体育颂》中的一句话:“要看他是被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养,使二者和谐统一……”现在我们倡导的是和谐社会,更注重的是个方面的协调,各方面的结合,学与玩亦如此。
第二种,把生活和自己进行代入。可以把书里的人物代入到自己的生活,原来我看书看烦了,看什么都不高兴,后来,我看了简爱,才明白应该像他这样生活。
第三种,可以对诗词进行改写,比如说这篇《我以诗词为知己》,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在写第一部分的时候,就把蒹葭进行了改写,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描述。
不止中考,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命题。爱和热爱其实有一个分层:爱是细小的,热爱是博大的。
不期而遇的温暖
平淡中也有诗
这才是青春
我不后悔
大声说“不”
会玩,才好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慢下来,会精彩
(注意:游戏话题是个禁忌,大家务必避开)
青春不是年龄,而是一种心境,就看你能不能把这个关键解读好。
我们刚才提到你需要特别准备一下关于团队的素材,我在这儿放了两个题目,很值得练一练:
1.甘之如饴
成语“甘之如饴”出自《诗经·大雅·绵》,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比喻心甘情愿从事某种辛苦工作,甘愿承受艰难和痛苦。请以“甘之如饴”为题,写一篇文章。
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
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
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这些都是文化,生活里有文化的地方太多了。
有很多角度可以去写:
1.我和书的故事
2.阅读的价值、意义、收获
3.细化内容:书里的那些人和故事
4.叙述视角的转换:书的讲述
5.书的化用和改写
第一个可以描摹读书的情景,别以为阅读只能写你读书的内容。
青春应该怎么写?
写作角度:
1.真实的青春该有的样子:新鲜、奋斗、挫折……
2.青春不是年龄而是心境(写人的文章,陪伴、推开、跨越、推开等等)
3.青春的自然态(咏物抒情散文,树的青春、城市的青春等等)
4.跨越时空解读青春(祥子的青春、苏轼的青春)
真实的青春该有的样子,这也是2017年的中考原题,其实它正在不断地给我们暗示一种青春该有的样子: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雁声依旧在
年少时对白
耳边音犹在
如风暖心怀
这首歌是其实本身并不好听,让你感动的是歌曲背后的内容。
梁俊改编得特别好,苔花特别小,但它完全是以花的绽放的形式出来。谁说微小的生命不能有高贵的绽放,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梦想。
看了这个社会背景之后,这个话题引申出来的作文考题其实特别多,奋斗、拼搏、青春、梦想都可以。
破题方法
现在我就拿“梦想”来给大家讲一讲破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可以应用到后面所有的命题中,这个破解的方法就是把它写成一句话:
前添加,后补充。
怎么做?三个阶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梦想是什么:梦想的内容,梦想的改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梦想,不同时期的梦想。
小时候我的梦想,吃好的东西、长大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来慢慢长大一点儿了,想开始变得虚无缥缈,或者是怎样,那么现在梦想可以更高远。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和学与玩的关系一样的,只是看你怎样去合理地搭配他们,让他们更加协调。
2018年中考作文预测
一篇考场好作文的标准,就是让阅卷老师在1分钟乃至30秒的情况下达到下面四项中的一项:
眼前一亮
心中一动
鼻子一酸
嘴角一扬
四个你能满足其中一个,阅卷老师就能手中一松,给你高分。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应考中考的同学,你手里至少要有三到五个成篇,是可以在中考考场上变换使用的。
社会背景
《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贵州乡村教师梁俊带领他的学生们演唱古诗《苔》,平凡而卓越。
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
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
溪流汇成海
梦站成山脉
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
梦是指路牌
为你亮起来
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
未来已打开
勇敢的小孩
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
世界是纯白
涂满梦的未来
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但是你会发现梦想的变与不变,它正代表的岁月当中我们内心的改变,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有的一种呈现。
或者还有不同时期的同一个梦想,比如我从小最喜欢的东西,现在依然喜欢,虽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喜欢,但作为梦想,这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两个变与不变的方向都可以,这是第一个部分,梦想是什么。
第二个梦想为什么,梦想有什么作用?梦想点亮人生,梦想是一种力量。那是不是就可以写我们刚才准备的第二个素材积累,自己面对挫折时梦想的力量或者在团队中共同的梦想给大家的动力。
说到温情的梦想,那就是亲情和友情。说到美丽的梦想,你的写景散文就用出来了。
(注意:想象作文要慎用,虽然不会给个特别低的分数,但是也不会给特别高的分数)
还有就是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和世界永远是双向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都是谁对我,我们的思维特别单向,反过来想谁对我就是一个很棒的立意。
我是谁并不重要,你可以是动物你可以是静物,可以是手中的笔可以是微笑的云,你可以是站在窗前的一棵树。、世界的
2.地域的、乡土的
3.传统的传承
4.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发展
具体一些,可以写传统节日,写大年三十晚上的团聚,写中秋吃月饼,端午包粽子,可以写中国的南北方差异,你所在的地方、你们家是怎样过这个节的,我觉得就特别重要。
地域的、乡土的部分:可以写你所在的地方。以北京为例,可以很恢弘,是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也可以很乡土,胡同里的人、冰糖葫芦、老北京经历过的那些东西,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线。
每年的高考是不是只要是一直读书的人才能考第一?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记者采访过一名十岁考上大学的孩子,当记者问他:“你是不是每天一直不停地看书、学习?”他却以玩为话题议论文奇怪的望着记者:“不是的,我也经常和同学们玩游戏,我认为玩游戏不仅能提高智力,丰富业余生活,还能缓解人体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上届高考状元说了一句话:“学七小时玩一小时总是比学八小时效率高。”可见不能光死读书,要学会读书的方法。
还有一个节目是《经典咏流传》,有一期是孙杨唱《男儿当自强》,他并不是歌手,为什么选他来唱这首歌,因为这是个文化符号。
这两年有一种风格变得越来越火,中国风。提到这个词,其实我们在脑海里已经有一些指向性的东西了。比如说中国功夫,青花瓷、花木兰。
孙杨这一期的主题是击缶名家张仰胜,一个节目能够蕴含很多文化的东西的。
还有一种文化在这两年越来越多呈现出来,就是地域文化。
你所在的城市,你所在的这片土地,它有什么样子,《寻味顺德》是一部讲述广州美食纪录片,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团队制作的。编剧和导演曾经说过:
我们不仅要讲述珠三角悠久传统向祖先的智慧致敬,更要表达一个主题,在美食的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力量。
其实这句话可以引申在所有文化类的素材中使用,我们是在一种素材中寻找传统和前行共进的力量。
当你改变了叙述的角度之后,同样的内容呈现出来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社会背景
《中国诗词大会》击败北大才子,外卖小哥中国诗词大会夺冠!
这件事让我最感动的,并不是他夺冠,而是他一直有一颗诗心,而这个诗心就是他的初心。
梦想和初心很像,但是初心不同于梦想的一点在于,梦想可以改变,但初心不会。现在有非常火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初心就是从始到终,初心不变,方得始终。能够认准一件事,咬牙坚持到底才是非常重要的。
用第二人称叙事不仅有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阐述了一个人生的道理。
社会背景
武大靖:如果金牌能掰开我想给全队每人一块
平昌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本届赛事首枚金牌,也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夺得奥运首金。
赛后接受采访时,武大靖难掩激动之情。他说:“这块金牌是我们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我们相互鼓励和支持,今天已经做到很好。我想把这枚金牌分享给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其实如果这枚金牌能掰开的话,我想分给我们团队每个人一块。”
中考满分作文:会玩,才好
学习,不言而喻,就是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视野,使生活更加便利,工作更加轻松;玩是一种娱乐方式,是结合学习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要是两者和谐统一,那么必然事半功倍,但要是偏于哪一方面可就不太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