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90后_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_90后_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第25卷 第16期2009年8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ogyV ol.25 N o.16A ug. 2009“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王肇飞1,彭家龙2,王 丹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要:2008年9月,“90后”已经开始加入高校新一届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终将取代“80后”,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

“90后”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特征、心理特点因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

只有准确把握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指导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更有效地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90后”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和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复杂社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带着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比“80后”更加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已经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

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

此外,“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真理标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年代,他们更习惯于经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

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1.2 对家庭依赖性很大,耐挫能力较弱“90后”大学生追求思想独立,但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对家庭的依赖也很大。

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家庭的中心地位减少了他们直接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机会,以致他们心理脆弱,耐挫能力较弱。

根据最近武汉大学的一项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遇到挫折后,大部分人心理素质偏弱,72.3%的人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14%的新生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1.3 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

据调查,“90后”大学生近七成都拥有电脑。

他们更加依赖网络,也很善于利用网络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相当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

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很多人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

他们重视物质生活质量,同时他们的目标定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的结合。

例如,有部分大学生把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作为入党的目的,反映出部分“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论、政治观念上的混乱,以及政治信仰的淡漠和实用化。

1.4 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网络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完善,和“80后”的大学生相比,信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几乎人人都是电脑高手,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更多,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接触新事物,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根据武汉大学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开放多元的社会为“90后”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他们展示自我能力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

他们不再满足于因循守旧,而是渴望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张扬个性。

因而“90后”大都崇尚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恰恰适应了21世纪对于创新的需求。

2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影响因素分析2.1 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由此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都使得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更趋于务实,比他们的前辈更早地考虑以后的生存发展。

另外,随着加入W T O后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整个世界已经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根本因素。

2.2 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无论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身处其中的“90后”,他们在素质教育的影响和带动下,表现出独立思考、自信务实等优势,并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使“90后”学生更能适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应试教育仍占据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重要领域。

主要表现在教学仍然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继承知识为主要任务,以灌输为主要方式,以多积累知识、多得好成绩为主要目的。

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者无暇顾及学生在道德理想追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90后”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导致入学时仍然存在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不适应,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2.3 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不容否认,“90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的重新定位、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家长由于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遭遇失业下岗,家庭生活的境况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对于收入差距扩大、公平与效率失衡等社会问题,有着更深的关注和感受,困惑和矛盾也明显增多。

3 教育对策研究3.1 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跟谁走”的重大政治课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为我们党所高度重视。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关心“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天赋和优势,积极加以鼓励,使他们的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同时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尊敬老师、勤奋学习,成为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年轻人。

3.2 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战场。

在教育过程中,不光要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还要积极改进授课形式,创新讲解方式,着重加强实效。

同时,还需要各科教师加强配合,着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兴趣,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畅游,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情感学习、享受学习的观念,结合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学习上的问题,对于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能够积极引导,使之向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3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影响较大。

(下转第163页)351第16期 王肇飞等:“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4 建议4.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支持系统甘肃省各级教育和体育的主管部门思想上要重视,大力宣传和引导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完善甘肃省小大学生健美操各种形式的比赛体制,加大省级主管部门对各所高校主管领导的支持力度,树立学校终身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思想,从而为整个甘肃省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保证资金需求在完善甘肃省大学生健美操各种形式的比赛体制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健美操活动经费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健美操各种比赛的经费需求,为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4.3 抓好高校健美操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制定新规则、促进大学生健美操的发展 甘肃省高校众多,抓好健美操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对提高整个甘肃省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意义重大,各高校应重视以健身健美操为基础的教学课和选修课,培养大批健美操骨干,大力开展健美操运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健美操比赛,以此促进健美操的普及推广。

4.4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学习班,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健美操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比赛成绩的真实性,也直接影响学生健美操水平的提高。

因此,培养专业健美操教师已是当务之急。

建议甘肃省主管部门应创造一个能使优秀教练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针,加强技术交流和学习,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健美操动作与规则,学习最新的健美操理论,尽快提高甘肃省高校健美操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1] 朱瑛.从比赛看我省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2002(1).[2] 吴丽华,王瑞玉.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发展新思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3] 郑丹蘅.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调查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1).[4] 王雁北.1999年河南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5] 陈世高.湖北省高校健美操运动的现状及发展态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6] 郑丹蘅.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调查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1).[7] 王志刚,张红岩.2002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师理科刊,2005,22(3).[8] 陈丽霞.从近期比赛看陕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1).[9] 甘肃省第一届大运会健美操比赛成绩册[Z].2008.(上接第153页)因此,“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应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正确全面看待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对于出现的问题,既不刻意夸大,也不置若罔闻,用宽容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90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