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

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办公自动化难点:计算机应用五、方法措施1、备课: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难易度,做到每节课,学员都能基本掌握。

2、多媒体教学:采用声音、图象、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习互助小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互助学习风气。

六、教学进度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计算机教学计划篇2一、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及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处理、运行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宽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三、专业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系统及信息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财务会计及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配置及维护知识。

(1)基本掌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子技术、会计学及统计学原理等基础知识;(2)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知识;(3)掌握和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知识;(4)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应用知识;(5)掌握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

2、能力要求(1)计算机硬件的安装、配置能力;(2)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力;(3)计算机的组建、维护的能力;(4)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的能力;(5)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能力;(6)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7)基于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维护的能力;(8)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公民意识,关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2)文化素质:达到大专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要求,系统学习本专业所要求的课程,专业知识比较过硬,知识面广。

(3)业务素质:熟练的使用办公软件和工具软件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以及网站的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具备企业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4)身心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可获取如下证书:(1)湖北省计算机资格考试中级证书(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4)人事部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初级证书,包括信息处理技术员、管理员、程序员职称证书。

四、毕业规定修完本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选修课和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全部合格并达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生,才准予毕业。

五、毕业后就业范围与岗位分析1、就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包括:(1)工商企业(约30%);(2)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约5%);(3)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系统(约10%);(4)其他(约55%)。

2、主要工作岗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下列岗位的工作:(1)IT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技术人员;(2)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信息处理人员及软硬件系统、系统维护人员;(3)计算机的组建,管理及维护人员、网站设计与制作人员;(4)计算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营销人员。

六、部分课程要求:(主干课程介绍)1、计算机应用基础(180学时)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办公软件专题训练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计算机基本原理,各种软、硬件的功能与特点,WINDOWS的特点与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常识与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及其安全的常识,MS-OFFICE 中主要软件的使用方法。

2、多媒制作技术-FLASH动画设计(72学时)为从事网页动画设计、商品广告设计、游戏动画设计或其它视频动画设计工作训练设计技能。

课程内容:FLASH操作基础,动画的生成原理,图形绘制、对象编辑、颜色设置与使用、元件实例的组织与使用、文本的使用、外部素材的使用、脚本的使用等各种设计手段及其使用技巧,各种格式动画的特点及生成方法。

3、网页设计技术(72学时)在学过《计算机实用基础》掌握了网页直观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HTML 和CSS语言的使用方法,能建立简单的网站、制作网页,并尽可能美化网页和扩展网页功能。

课程内容:HTML、CSS的基础知识,DREAMWEARER软件的使用方法,HTML、CSS 语言的使用,框架、表单、链接等的设计,脚本的嵌入与调用方法等。

4、VB程序设计(72学时)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编程思路,能用VB独立编写实用的小程序。

课程内容:VB集成环境,面向对象基本概念,程序设计基础,常用控件,图形、数据库应用,多媒体应用等。

5、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2学时)用这一门直观、较为简单又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启蒙学生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意识和编程、数据库查询操纵意识,为后续的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打下概念基础,也为计算机二级考试作准备。

课程内容:类、对象、对象实例的概念与运用,对象属性、事件、过程的概念与运用,数据类型的概念与运用,常量、变量、运算、函数、表达式的概念与运用,程序结构的概念与运用,关系数据库的概念与运用,数据库的生成与操纵方法,SQL查询的使用方法,应用程序的设计与连编方法等6、技术(72学时)理解局域网的基础知识,能设计和组建局域网,能管理与维护局域网,能进行局域网互联。

课程内容:计算机局域网概念,局域网规划与设计,组建基础平台,组建信息服务平台,Linux Server服务平台,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基础,局域网互联解决方案,局域网管理与维护进阶,局域网应用范例,局域网管理与评估。

7、C语言程序设计(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能读懂较简单的C语言程序,能使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简单的程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问题,并能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程序,具有一定的查错、改错能力。

课程内容: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流程设计,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同体,文件等概念、功能、格式和使用方法。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本专业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公共课15门;3、专业课14门;4、选修课2门。

5、第六学期实习(540学时)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八、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第一学期)、专业实习(假期)、毕业实习(第5、6学期)。

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机动周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安排在每学期及寒暑假。

学生在每学期都有安排计算机上机实训,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在校内,由有关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实践初步结合。

在校外毕业实习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增强学生对专业岗位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

(540学时)九、教学环节与考核整个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实践技能教学模块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注重文化基础和基本素质专业理论课程模块——注重专业基础和专业素质实践技能教学模块——注重专业实操能力各个教学环节根据课程的性质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应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考核。

加强和规范实习和实训环节的考核。

十、说明1、本专业在三年学习期内包括实践性教学及技能实训教学;2、最后一学年为专业顶岗实习及毕业综合实习撰写毕业论文;3、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需求变化,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3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都应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常规操作,并能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学期我任教中职一年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

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应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2、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二、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实践、任务驱动法;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教材分析教材特点:1、教材内容。

这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重点章节突出。

我主要教授一、二、三、四、五和七这六章。

主要内容是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操作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的基本操作,计算机基础,并简单的介绍了文字输入方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等内容。

2、教材重点突出。

本教材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重点介绍WindowsXP的基本操作,突出了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够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