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日期:2007年03月01日1、质量方针:按时按量为客户提供优良的品质及满意的服务是我厂唯一的宗旨。
1.2 质量目标:1.2.1 每月出货报废率50PPM以下;1.2.2 客户品质投诉批次控制在1%以下;1.2.3 每月纳期达成率100%;1.2.4 每月制程报废率控制在2%以下;1.2.5 每季度客户综合满意度85以上。
2环境方针: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降低环境负荷。
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推展减废运动,做好废弃管理。
贯彻环境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2.2 环境目标:2.2.1化学品仓储存环境改善,100%杜绝泄漏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2.2.2废水排放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2.2.3食堂火烟排放达到DB4427-2001的二级标准。
5S基础知识(1)1.一般整理整顿的含义:整理整顿是造良好工作环境的方法;所谓“工作环境”包括:·工厂周围、外围·厂房建筑的本身·办公室·空地、马路·机器、设备及其配置·工作场所·仓库场地·工厂照明·通风·照明·湿度……所有厂内外有形设备和无形条件的总称;因此整理整顿则是将上列工作设法整理清洁,使一切物品都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让在里面工作的员工都能感受到明朗愉快的气氛,从而改变人的气质,提高效率; 2.日本整理整顿的定义:5S简述如下:1)整理(Seiri)◎在工作现场,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保留需要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2)整顿(Seiton)◎将需要的东西加以定位放置,并且保持需要的时候能立即取出的状态;◎定位之后,要明确标示,用完之后,要物归原位;3)清扫(Seiso)◎将不需要的东西加以排除、丢弃,以保持工作场所无垃圾,无污秽之状态;◎勤于擦拭机器设备,勤于维护工作场所;4)清洁(Seiketsu)◎维护清扫过后的场区及环境的整洁美观,使工作人员觉得干净,卫生而产生无5S 基础知识(2)比的干劲;◎现场时刻保持美观状态,维护前3S 效果; 5)教养(Shitsuke)◎通过进行上述4S 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养成好习惯,并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 ◎ 改造人性,提高道德品质;3. 5S 活动是企业提高质量的有力工具,所以也是我们公司需要实施的目的;5S基础知识(3)5.为什么推动5S?1.舒适的工作环境8.让用户参 2.安全的作观的厂房业场所7.良好的公5S 3.员工的工司形象作热情 6.设备的使 4.现场的生用寿命产效率5.产品的质量水准ISO基础知识(1)1、什么是ISO◆ISO的含义: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ISO成立时间:1947年2月23日.◆ISO总部:瑞士/日内瓦◆ ISO性质:非政府间的国际科技组织.◆ ISO成立宗旨:发展国际标准,促进标准在全球的一致性,促进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合作.◆ISO的主要工作:制作各类国际标准.◆ISO的由来:ISO 基础知识(2)4、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下:4.1总要求4.2.1总则 4.2.2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4.2.4记录控制4.2文件要求 ⑷.质量管理体系 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6.2.1总则⑹资源管理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和沟通5.6管理评审5.4.1质量目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5.1职责和权限5.6.1总则5.6.2评审输入 5.6.3评审输出5.5.2管理者代表 5.5.3内部沟通 ⑸管理职责.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3设计和开发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4.1采购过程7.5生产和服务提供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3顾客沟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7.4.2采购信息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4采购7.5.5产品防护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追溯性 7.5.4顾客财产 ⑺产品实现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5.3预防措施8.5.1持续改进 8.5.2纠正措施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8.2.2内部审核 8.1总则 8.2监视和测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进⑻测量、分析和改进ISO基础知识(3)5、实行ISO9000的好处有:A)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条理化; B)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C)加强工序控制,提高产品品质; D)扩大公司知名度与市场份额;E)提高员工素质与顺畅沟通; F)员工全面提升培训水平;6、ISO14000(依英国BS 7750标准为基础制定)◆团体标准: 欧体EMAS(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生态管理和审核规范)8、实施ISO14001的好处:A)可以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B) 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的新潮流;C) 生产(绿色产品)掌握商机; D) 通过(绿色管理)的过程改造企业;ISO基础知识(4)9、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1)水环境质量恶化 2)大气污染加剧 3)固废堆积,垃圾围城4)噪声污染普通超标 5)农业污染日趋严重 6)森林匮乏,草原退化7)荒漠化不断扩展 8)生物多样性减少 9)地质灾害频繁10、人类所面临的八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大气污染和酸雨蔓延4)水体与海洋污染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7)物种灭绝 8)固废污染及危险废物的转移11、中国的三大国策A)计划生育 B)改革开放 C)环境保护12、中国的环境保护战略是“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步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发展)三统一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13、本工厂的垃圾分类A)危险性 B)可回收性 C)一般性14、法律法规的类别A)国际约 B)国家约 C)地方约15、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5.1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15.2环境因素有三种时态:以前/ 现在/ 将来三种状态:正常/ 异常/ 紧急16、环境因素的分类第一类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通过组织自身的管理加以控制、改变、处理或处置的环境因素。
第二类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能通过或难以通过行政管理及其它技术手段改变,或不能直接控制、和管理的环境因素。
17、环境三大政策: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C)强化管理制度;ISO基础知识(5)20.ISO的文件架构:21.ISO精神◆说你所做◆写你所说◆做你所写ISO基础知识(6)22.文件代号说明◆CX(创新)—Q(质量)—E(环境)—M(手册)◆SOP(程序文件)—QE(质量/环境)—XX(文件顺序号)◆WI(三阶文件)◆DO(代表所有外来文件)◆HR(四阶文件)22.体系审核◆体系审核是指确定体系运行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且适合于达到目标的,独立的检查.◆内审:组织内部的审核(也叫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合同条件下,组织与顾客或者供方之间的相互评估.◆外审:第三方审核:认证单位对组织的体系评审或是有权威机构对组织的审核.◆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作业职责一、生产部作业职责:1、配合课内各级管理的工作安排,完成每日的工作计划;2、接受到该有的培训,清楚明了公司的方针与目标;3、遵守厂部及课内的各项规章制度;4、按照作业指示、作业规定、作业标准进行作业;5、纠正预防措施的应用;6、作业程序的掌握,杜绝生产无用品,减少异常发生,良品率的提高.二、品质检查职责(IQC/IPQC/QA/FQA):1、IQC的主要职责:1.1根据来料检验标准,按规定的抽样及接收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和验证;1.2对生产中发现的来料品质问题进行处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物料评定会议,必要时开出纠正行动报告会要求客户作出必要的改善;1.3对供应商根据月批合格率进行排序,为公司决定提供依据.2、IPQC的主要职责2.1首件确认/流程确认/作业方法确认;2.2 CSP(Critical Sampling Plan,从关键工序定时抽检);2.3 巡视生产线并反馈发现的品质问题.3、QA/FQA主要职责:3.1 依据特定产品标准和抽样标准,对完成品进行检验和测验,以确保产品是否放行至客户处;3.2对检验合格率及抽检不良率进行统计观察,与目标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采购适当的纠正预防行动;3.3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生产部门进行评审,使之按正常流程运作,主持召开品质会议,通报品质状况,安排采购纠正行动.质量控制预防手册对工厂的体系运行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包括外来资料)进行控制,如质量环境手册、程序文件、检查标准、客户提供的图样、作业指导书,确保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均为有效版本,防止失效或作废文件,导致品质发生异常。
1、根据产品的加工流程、作业步骤、制订相关的作业指导书;2、生产机器的日常点检、保养,确保机器的正常运作;3、以巡查的方式确认作业方法的规范化、防止因作业方法错误而产生品质异常;4、每日的作业实绩记录资料确保真实性,便于查找不良的产生原因,为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提供真实的依据;5、对相关部门原材料的异常发生,品质保证课采取统计表的形式作信息反馈,及时响应纠正预防措施;6、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减少判断产生的误差;7、检验设备每日要点检、保养;确保仪器的精确度;8、检验设备的正确应用,作业治具的正确应用;9、环境的适应化确认,相关的作业用品确认;10、良品的保管方法确认,原材料的保管方法确认;11、相关规定的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