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1)客观部分50%(2)主观部分50%4)题型结构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共20%b: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共60%c: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20%,共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管理学原理中各种理论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管理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属性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管理理论3.质量管理理论4。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德1.功利主义道德观2。

权力至上道德观3。

公平公正道德观4.社会契约道德观5.推己及人道德观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1。

道德发展阶段2。

个人特征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三节改善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3。

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5。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四节企业的社会责任1。

社会责任的定义2.企业的价值观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定义2.对信息的评估3。

有用信息的特征第三节信息化管理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1。

决策的定义2.决策的原则3.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4。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5。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决策的理论1.古典决策理论;2.行为决策理论;3.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1。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做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第五节决策的方法1.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政策指导矩阵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五节决策的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2.组织自身的因素3.决策问题的性质4.决策主体的因素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1。

计划的概念2。

计划与决策3。

计划的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6。

计划的层级体系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

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第一节战略性计划1.战略性计划的定义2.战略性计划的内容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1.外部一般环境2.行业环境3.竞争对手4.企业自身5.顾客(目标市场)第三节战略选择1.基本战略2.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和企业外扩张的成长战略3.防御性战略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1.目标管理2. 滚动计划法3. 网络计划技术第八章组织设计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2。

组织设计的任务3. 组织设计的原则4。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1.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1.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2.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3。

组织的层级设计中的授权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2.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3。

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第二节员工的招聘1。

员工招聘的标准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3.员工的解聘第三节人员的培训1.人员培训的目标2.人员培训的方法3。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四节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的作用2.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组织变革的动因2.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3.组织变革的目标4。

组织变革的内容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1.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2。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3.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4.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1。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2.组织文化的结构3。

组织文化的内容4.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1。

领导与管理2。

领导的作用3.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2.按创新方式划分3.按思维方式划分第三节领导理论1.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2.领导方式行为论密执安大学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管理方格论3.领导方式情景论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论第十二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原理1。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2.激励与行为3.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4。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第二节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求层次论2。

双因素理论3。

成就需要论4。

X理论和Y理论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2.期望理论第四节激励的强化理论1.正强化2。

负强化第五节激励实务1.激励的一般形式2.当代若干激励实务第十三章沟通第一节沟通的原理1。

沟通及其作用2。

沟通的过程3. 沟通的类别第二节组织沟通1. 个体间沟通2。

团队沟通3.组织间沟通第二节沟通管理1. 有效沟通的障碍2.有效沟通的实现第三节组织冲突与谈判1。

冲突的原因2。

冲突的管理3.有效谈判的实现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控制活动1。

控制的必要性2. 控制理论3. 控制类型第二节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

纠正偏差第三节有效控制1。

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

客观控制4.弹性控制第十五章控制方法第一节预算控制1。

预算的编制2。

预算的种类3。

作用及其缺点第二节生产控制1。

对供应商的控制2.库存控制3.质量控制第三节财务控制方法1.比率分析2.经营审计第四节其它控制方法1.标杆控制2.平衡积分卡控制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1.目标创新2. 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4。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5.环境创新第三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1. 创新的过程2. 创新管理的技能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2.技术创新的内涵3. 技术创新的贡献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源泉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3。

工艺过程改进的需要4. 产业和市场的改变5. 人口结构的变化6。

观念的改变7. 新知识的产生第四节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1。

产品开发的任务2。

产品竞争战略3.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1。

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企业层级结构创新1。

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2.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三、主要参考书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10年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