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命运交响曲》感受命运坎坷,恰似近代中国的坎坷时代,使学生带入课堂中。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近代的探索都有哪些抗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进入本课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二)讲授新课
展示课堂主线索一场救国梦。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思考本课内容?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世界背景(梦之源)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梦之痛)
生:(思考、回答)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

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展。

(梦之兴)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

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

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戊戌变法过程
1.公车上书(梦起)
1895年,康有为等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

生:(思考,随想随答,背景、时间、内容、人物和影响)
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追梦)
师:什么是维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反对旧的,提倡新的。

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语出:《诗·大雅·文王》后因称改变旧法推行新政为维新。

师:维新人士都有谁?用多媒体展示
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3.百日维新(圆梦)
1、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1898年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
(施政纲领)
2、康有为还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2、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概况: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思考: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

(2)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

延伸: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
①不甘作亡国之君;
②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总之,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议一议: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

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

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制,没实权;没军权。

力量单薄。

(四)梦醒(结局)戊戌政变:
时间:1898年9月
发动者:慈禧太后
被囚者:光绪帝
告密者:袁世凯
就义者: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
小议谭嗣同: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四、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是一场逐梦之旅,从梦起到追梦到梦圆再到梦醒。

戊戌变法的逐梦之路失败了,但善于探索的中国人不忘使命,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升华:中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大家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在健康成长中奋力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