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1、鼓励法。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
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

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
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
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
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出难题法。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
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
生经验和教训。

4、讲故事法。

儿童都爱听故事,家长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
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
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5、兴趣引导法。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现其兴趣和
爱好。

6、反面教育法。

家长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
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
其心理预防。

7、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
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
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
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
现“多动症”。

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
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
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


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
怒或冲动。

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
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
坏行为。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

具体表现
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

这类儿童陌生环境
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
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

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
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

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
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
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

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
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
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

看过“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资料”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