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研究生专项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
湖南大学研究生专项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
为配合学校专项奖学金评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获奖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思想品德好。
(二)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三)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科研、论文工作突出,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已修满24个学分,所修课程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分数不低于8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考查成绩良好以上。
并在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并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湖南大学名义发表(含已接收,以下同)一篇以上(含一篇)本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以下同)。
三年级硕士研究生:
已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所需学分,所修课程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分数不低于8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考查成绩良好以上。
在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并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湖南大学名义发表一篇以上(含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
博士研究生:
已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所需学分,所修课程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分数不低于8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考查成绩良好以上。
在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并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湖南大学名义发表四篇(工科三篇)以上(含四篇,排名前三位)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两篇本人为第一作者。
在攻读学位期间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进步奖(排名前三位),或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励(第一作者),或有一项以上个人
发明专利(第一作者)者,所修课程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分数不低于75分,单科成绩不低于65分。
注:加权平均成绩计算法:(单门课程成绩×该门课程学分数)累加之和、总学分数
二、评分办法
(一)在读期间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按以下标准评分:
1、在SCI所列期刊(包括收录的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计分:
影响因子4.0(含)以上的期刊60分
影响因子2.0(含)以上的期刊48分
影响因子1.0(含)以上的期刊24分
影响因子1.0以下的其它期刊18分
2、在EI所列期刊(包括收录的国内期刊)
发表的论文每篇计分:24分
3、被《新华文摘》收录
全文收录48分
摘要收录24分
条目摘录12分
4、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
全文收录12分
条目摘录6分
5、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
摘要收录12分
条目收录6分
6、其它期刊
1)其它国外学术期刊12分
2)SCI扩大版(ISI)收录的国内期刊12分
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影响因子0.2(含)
以上期刊12分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影响因子0.2
以下期刊6分5)校定权威刊物12分
6)校定核心刊物6分
7)其它期刊1分
7、会议论文
1)被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每篇计分为:
A、大会特邀报告(在会议正式议程通告中列入)24分
B、其他收入会议文集论文12分
2)未被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每篇计分为:
A、大会特邀报告(在会议正式义程通告中列入)12分
B、其他收入会议文集论文6分
3)未被ISTP收录的双边学术会议和国内会议:2分
8、合作论文计分方法:
第一作者:P×100% 第二作者:P×60%
第三作者:P×40% 第四作者:P×20%
其他作者:P×10%
其中:P为论文计分
(二)在读期间参加科技竞赛(第一作者)、发明创新(已授权,第一作者)获得奖励按以下标准评分(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
名次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获奖级别
国家级(1项)60 30(≤59)15(≤29)
省部级(1项)20(≤39)10(≤19)6(≤12)
校级(1项)10(≤19)5(≤9)3(≤5)
(三)在读期间参加科研课题工作(排名在前三位)的按以下标准评分(不累加,最高分为5分):
级别
国家级省部级校级
项目数
1 3
2 1
2项以上 5 3 2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一)在全国“挑战杯”竞赛活动中获奖者;
(二)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收录者;
(三)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党员或优秀团员、团干等荣誉称号者。
四、评定程序
(一)个人申报
符合申请条件者到各院(系)、所研究生教学秘书处领取申请表并如实填写,按要求附上有关材料,于10月27日以前交各学院、所审核,并签字盖章。
(二)院(系)、所初评、推荐
各院(系)、所组织有关领导、专家进行初评,并根据评分办法进行评分,确定被推荐人。
各学院、所推荐一名,宁缺毋滥。
推荐材料要求于10月31日前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三)研究生院将按得分次序确定获奖名单,并报校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予以公示,征求意见。
(四)校专项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评定。
(五)学校审批,公布。
五、本实施细则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特殊情况交由校专项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裁定。
附件3:
奖学金名称奖励金额
(元/人)
本科生
名额
研究
生名
额
留学
生名
额
共
计
备注
熊晓鸽奖学金5000 24 6 30
限03、04、05级学生;
外语学院不少于4
人;李达实验班3人4000
文艺、体育优秀学生奖5名,学生科技创新奖2 名,名额
另计,
另行评定。
钟麓生、钟期荣奖学金3000 3 3
限建筑学、环境工程、
新闻学专业
王又曾奖学金本科生1000
研究生1500
10 2 12
李昌来奖学金本科生400
研究生600
3 2 5 电气院至少2人
钱歌川奖学金500 3 3 胡庶华奖学金400 1 1
游子情奖学金本科生300
研究生400
1 1 限外国语学院学生
雷玉松奖学金本科生1000
研究生1500
3 1 4
喻沁池奖学金本科生1000
研究生1500
3 1 4
李薰奖学金2000 5 5 限04、05级化工院、材料院学生
钟元瑜奖学金5000 11 11 机汽院2人;李达实验班2人;优先耒阳籍和湖南岳云中学毕
业的学生
何渊奖学金500 5 5
华力特奖学金2000 20 5 25 电气院15人;留学生5人;其他院5人
海航奖学金3000 10 10 限05级学生
天语奖学金4000 16 4 20 机汽院8人(研究生2人、本科生6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主
招商银行奖学金2000 10 10 20
合计128 26 5 159
附件4:
单位推荐人数单位推荐人数土木工程学院11 建筑学院 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11
设计艺术学院 2 工商管理学院 3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2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8
化学化工学院 6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3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
3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1
院
外国语学院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会计学院8 金融学院 6
统计学院 1 法学院 3
经济与贸易学院 4 国际教育学院 1
软件学院 4 广播影视艺术学院 1
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2 体育学院 1
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
1 李达实验班 5
院
研究生院26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5
合计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