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锁折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锁折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自中标后,我公司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全部工程施工。

安排年富力强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业务技术人员组成一线管理队伍,配备足够的业务尖子担任技术主管、质监、安检、测量和各项业务主管,靠科学的项目管理、周密的施工计划和合理的劳动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财务负责人,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材料设备部、财务人事部、安全保卫部及综合办公室等业务部门进行各项管理。

生产单位拟设道路工程施工队、桥涵工程施工队、附属工程施工队。

第二节管理部门岗位职责1、工程管理部:负责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2、材料设备部:负责物资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工作;3、财务人事部:负责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费用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等工作;4、安全保卫部:负责项目部驻地和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5、综合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拆迁外协、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工作;负责农民工的安置、转移、遣送等问题。

6、道路工程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内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

7、涵洞工程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内涵洞结构工程的施工。

8、附属工程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内防护、排水工程的施工。

10、项目经理:(1)处理与项目有关的外部事务,协调与顾客,友邻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签署有关文件,按时参加有关会议。

(2)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全面负责。

制定项目质量,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经营活动。

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物资材料计划的批准与贯彻,制定并监督行政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3)负责组建现场管理机构,任命各部门及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加强项目管理及班组建设。

(4)监督,检查财务管理状况,组织人员填报工程进度计划表,审核签发工程进度款报告,负责向业主收取进度款项。

11、技术负责人:(1)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组织编制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审定项目重大施工技术方案。

(2)主持项目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监督检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实施。

参加施工进度协调会,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3)组织编制本标段的质量体系控制程序文件,审批重要不合格品(重大质量事故的评审鉴定结果和处理方案)。

(4)主持项目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12、现场负责人职责协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和工序搭接。

解决工序之间矛盾,实施分段流水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及时调整进度安排,保证施工进度和效率。

协助进行工序检查,验收完成的分部及单元工程,负责工序交接和放行工作。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搞好场容场貌,做到物资合理存放,标识准确,避免物资的损坏,丢失和乱用,保持一个文明的施工环境。

负责调配人力、物力和施工机具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指导协助安全员抓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处理现场发生的一切违法、违章行为,有权提出奖罚建议。

协助处理工地现场与有关部门业务关系。

负责出勤记录和零用工安排,加强现场值班保卫工作,每天填写施工日志。

第三节临时设施建设一、临时驻地临时驻地建设按场站标准化建设,满足安全、消防、防疫、文明施工、环保等要求,且尽可能方便施工。

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相互独立,并确保办公区与施工区的联络。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在K2+000道路左侧200米,准备建设临时活动彩钢板房作为本标段的项目经理部。

内设职工生活区、办公区、驻地监理办公室、工地试验室、停车场、材料库房等。

本标段临时驻地严格遵照自治区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关于承包人驻地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建设。

二、材料堆场布置施工现场可用空间比较狭小,施工临建、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均匀布置在拟建工程附近的空地上。

三、施工便道与取土场整修便道根据施工需要将顺线路走向修建纵向施工便道通达各施工点,保证不影响工程的进程,并安排专人养护。

经过现场调查,保证全线贯通。

全线设置施工、取土场整修便道1.5公里。

第四节人员、设备、材料进场组织1、施工队伍进场组织:项目经理部在任务落实后三日内进场开展工作;作业班组于开工前五日组织进场,同时进行进场教育及技术培训。

2、机械设备进场组织:前期施工的部分机械设备于开工前五日组织进场,同时进行维修、保养及调试等工作。

后续施工机械随施工进度需要陆续组织进场。

机械主要采取公路运输的方式进场。

3、材料进场计划安排:制定出详细的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及时供应,同时认真执行材料准入制度,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程进度。

4、进入施工现场的同时,了解并落实现场临时占地,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并联系办理有关事宜;了解现场交通状况,向业主、监理及有关管理单位提交现场交通导流组织方案及临时施工道路设置方案;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情况,向业主、监理提交拆迁报告及地下障碍的改移保护方案;调查联系取土场地、弃土消纳场地及现场余土的外运消纳场地。

第五节施工总目标计划工期:2020年5月10日至2020年8月3日,总工期85日历天。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本标段的工程内容,为保证在较短的有效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见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严格执行ISO9001标准进行项目管理,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优良。

安全:加强项目部内部管理,保证施工中无安全事故发生,确保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实现“零死亡、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第六节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自合同签订日期开工,开工日期:2020年5月10日,竣工日期:2018年8月3日,总工期85日历天。

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竣工清理及验收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签订日期后3天-6天该阶段主要完成临建、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的工作。

2)施工建设阶段:合同签订日期后7天-80天该阶段主要完成主体工程。

3)竣工清理及验收阶段:合同签订日期后81天-85天该阶段完成工程竣工清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第七节交通导改本工程为旧路扩建工程。

施工时,必须保证原有道路交通不受影响。

同时注意相交路口的通行车辆。

1、施工时将施工区域及临时用地进行封闭,以利安全施工。

2、在作业段的前后方设置明显的减速、慢行的标志牌,并设专人指挥车辆。

3、所有路口先不施工以利交叉路口通行,施工到交叉路口时暂时封闭,路口旁边设置临时道路供车辆绕行,施工完放开。

4、在所有主要道路和交叉路口设置醒目的导向标志。

5、施工区夜间设置交通安全标志灯及交通专用闪光指示牌,并保证设有足够的照明灯具,以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6、施工期间,项目部安排专职的安全交通人员,对施工段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第八节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影响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公路施工和永久占地导致沿线区域生物量减少,待公路建成,绿化和植被恢复工程完成后沿线区域减少的生物量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公路施工期间,沿线区域水士流失将由现在的轻度侵蚀达到中度侵蚀:建成后,沿线区域水土流失基本控制在现有水平。

公路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对施工现场200米以内的敏感点有不利影响,在夜间停止施工前提下,这种影响可以接受。

公路营运期,夜间交通噪声对沿线200米以内的敏感点影响较大,但可采取措施控制交通噪声。

公路施工期间,施工粉尘、沥青烟雾对施工现场200米以内区域有影响,对100米以内区域影响较大。

营运期机动车辆排气中的有毒气体对沿线区域环境空气有影啊公路拆迁安置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公路建成后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有利影响较大:施工期间将使沿线景观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建成后随着绿化的布设,沿线景观将以新的面貌出现公路上发生意外事故时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冲击,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将对周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路基边坡及护坡道绿化:路基边坡及护坡道防护综合了土质、降雨、路基高度排水方式等因素,采取了植物防护、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采用当地适生植物、灌木,有利于水土保持、稳定路基,又可美化路容。

三、注意事项与防治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保证取土场、弃土坑不破坏自然景观,严禁毁林取土。

(2)、弃土坑应尽量选择在荒地和不影响水流排泄的位置,弃土时应分层弃置,并做好碾压,弃土边坡应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宜缓则缓,宜陡则陡,本标段对陡边坡采用了适当的防护型式,起到保护耕地和改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3)、保证填土路基的压实度,是稳定路基、防止水土流失重要措施,尤其是路基边坡的压实。

(4)、雨季施工时加强临时排水设施,如路肩边缘设临时挡土埝和泄水口,既可防止雨水冲毁路基,又可减少水土流失。

(5)、坡后,应及时播种草将,绿化覆盖土层。

(6)、取土场还田复耕;工程竣工后,应进行施工场地清理,恢复原地貌,不得乱维乱弃,影响自然环境和阻塞河道。

2、水质环境保护措施(1)、路面及底基层、基层拌和厂,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等的废水、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

(2)、临时施工用地应设置在基本农田外,施工场地(灰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预制场等)及施工营地应尽量选择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占地;尽量选用荒坡和劣质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一般都要选在敏感目标下风向200米以外;工程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表清理,清除硬化混凝土,堆放于选定的弃渣场,同时做好水土保持,进行土壤改良后,恢复为原土地类型(3)、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县级、镇级、村级公路,对镇级、村级公路进行改,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尽量减少大填大挖,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坏。

工程结東后,视具体情况,交给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养护,作为镇级村级公路;将来无法使用的,须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原土地类型。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筑路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飘散飞扬,污染大气。

(2)、路面及底基层、基层采用厂拌工艺施工,尽量减少给沿线农田、村庄带来环境污染(3)、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厂址及沥青、燃料油仓库应选择在人ロ稀少、自然通风、远离河流、平坦且开阔地段,以减少对居民区的大气污染和对水质环境的污染,并应设防火急救措施(4)、沥青混凝士拌和机和水泥混凝土拌和机应有防尘措施。

第九节各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实施步骤的建议及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1、总体施工步骤建议按照先结构物、后路基、然后路面、防护、绿化,最后安全设施的顺序进行。

施工过程中,应协调好路基路面与桥涵结构物施工进度,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减小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在路基施工清表工作时,要做好清表土的存储和保护,对于清出的种植土可以作为边坡等种植草皮的备用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