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心肺复苏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应急处置意识,提高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应急演练方案:目的: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强化应急处置意识,为患者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降低院内死亡率,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次演练科目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本次演练的方式: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均参加,现场就地进行,安排两组现场进行实操演练。
时间:月日下午5:00 (星期四)
一、演练场景:我院彩超室内一患者突然应答不能,检查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后,经过初步判断,生命体征消失,遂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经过抢救后,患者恢复意识和生命体征,复苏成功。
同时,科室其他人员进行呼叫医院急救小组人员参加急救,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科室协助进行现场救护。
(一)在检查过程中,医师发现患者出现生命体征消失,呼之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呼叫一名医护人员现场协助抢救,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并实施心肺复苏。
(三)有一名科室人员立即拨打电话呼叫临床科室人员或急救小组协助抢救。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
事件设定:2018年10月18日,17时整,我院彩超室一名男性患
者正在做心脏超声检查时,突发心跳骤停,检查医生发现后,观察患者表情并呼唤无反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平地,并启动紧急意外应急预案,进行心肺复苏。
(一)识别判断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有无反应。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来完成。
眼看: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有无气流流出;耳听:有无呼吸音。
无反应即呼吸停止,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3.检查循环: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
不能确认有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呼叫、求救
发现患者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叹息样呼吸),应立即呼叫:
1.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
2.请XXX帮忙拨打120
3.有会救护的请帮忙
(三)心肺复苏
救护人员位置:位于被复苏者的右侧,近胸部部位。
心肺复苏体位:将患者放于硬板床或平地,头、颈、躯干位于一条直线。
1.胸外心脏按压
(1)将患者置复苏体位,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2)确定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3)双手十指相扣,一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于该手手背上,手掌根部与胸壁长轴确保一致,有力压在胸骨上。
(4)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位于手上方,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5)按压胸壁的下陷程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廓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
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
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
连续30次按压。
(6)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2.开放气道
1.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
3.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
1.救护员用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口完全罩住,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吹气不可过快或过度用力,推荐月500-600ml潮气量。
2.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进行5组CPR,重新评价。
(四)复原体位
复苏成功,安置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进一步生命支持。
本次演练的方式: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均参加,现场就地进行,分两个小组进行演练。
总指挥:邢斌
第一组:A赵永存(超声检查医生,复苏中扮演医生,进行胸外按
压), B 李花(报告记录员,扮演护士,准备用物),C马伊凡(负责打电话,通知医院急救小组或临床医生协助)。
D 张国柱(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迅速到达急救现场协助抢救,听心脏、观察面色、呼吸),E倪雯(扮演护士,负责测血压),F (负责平板车)。
第二组:李惠娟(超声检查医生,复苏中扮演医生,进行胸外按压), B张桂霞(报告记录员,扮演护士,准备用物),C樊玉霞(负责打电话通知急救小组或临床医生协助)。
D 郭丽(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迅速到达急救现场协助抢救,心脏听诊、观察面色、呼吸),E朱卉(扮演护士,负责测血压),F罗星宇(负责平板车)。
四、心肺复苏应急演练几点要求:
(一)要求全科人员必须全部参加本次应急演练。
(二)所有参加演练的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系领带,女士穿白色护士鞋,挽头发扎头花,做到衣帽整洁,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科内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心肺复苏应急预案相关内容及复苏流程,确保演练顺利完成。
五、演练用物
纱布2块听诊器2个血压计1台平车1辆
氧气袋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