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 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在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 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 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 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精选课件
19
(四)艺术分析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精选课件
14
(三)内容赏析
第二层(“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 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 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不 凡的来历和超群的武艺,为写他英雄事迹作 了坚实的铺垫。
精选课件
15
(三)内容赏析
第三层(“边城多警急”以下6 句):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 杀敌的英雄事迹。
精选课件
3
(一)曹植的生平
曹植(192—232),字子建, 曹丕的弟弟。曾封为陈王,死后谥 “思”,故世称陈思王。
精选课件
4
(二)曹植的创作
曹植的诗今存有80多首,以五言 诗成就最高。其章表辞赋也很著名, 其中以《洛神赋》为最佳。有《曹 子建集》。
曹植的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2
(三)内容赏析
第一层(开篇2句):概写主人公游 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代和烘托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 写人,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 战争气氛。
精选课件
13
(三)内容赏析
第二层(“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 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铺陈笔法的运用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 马蹄。”“左的”、“月支”、“马蹄”。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 鲜卑。”
精选课件
20
背诵全诗
综合运用本诗的叙述手法 (倒叙、补叙、铺陈)刻 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精选课件
21
白马安上金色的羁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
莫问这是谁家的青年,是幽州和并州的骑士?

所向无敌踏破匈奴的营帐,回师,击溃鲜卑的刀枪。

我们既志身流血的事业,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和个人的幸福?
谨怀着祖国的耻荣兴衰,去把个人的私念抛开!
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精选课件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曹植《野田黄雀行》)
精选课件
8
(二)曹植的创作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七哀诗》)
精选课件
9
(三)曹植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与影响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精选课件
16
(三)内容赏析
第三层(“边城多警急”以下6句): 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 雄事迹。
1、从结构上讲,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 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 续。2、从内容上讲,把人物放在了严酷的战争 环境中来塑造。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 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
5
(二)曹植的创作
前期作品主要抒发理想和 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 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同时也写 了一些反映社会动乱和表现人 民疾苦的诗篇。
精选课件
6
(二)曹植的创作
后期作品较多地反映了封建统 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表现了自己 备受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悲愤情 绪。
精选课件
7
(二)曹植的创作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 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张戒《岁 寒堂诗话》)
精选课件
10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选自《乐府诗集》之《杂曲歌辞•齐 瑟行》,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 命名。
精选课件
11
(二)朗读
白马篇
精选课件
左权职中 马彦艳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诗的鉴赏,使学员了解汉、魏、 晋诗歌在继承发扬《诗经》《楚辞》的艺术 特点方面的成就,理解作者塑造这位武艺高 超、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 少年形象的深刻意义,培养学员英勇善战、 忠贞爱国、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精选课件
2
教学要求
了解曹植的文学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体会诗中“游侠儿”形象的深刻意义; 把握曹植诗歌“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
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立志献身在异地的边境;
想起从前练武的情景,手持着刀弓,等待黎明。
弦控的弓就象一轮满月,离弦的利箭,就象流星;
象流星划破漆黑的长夜,击毙飞猱和远方的目标。
象树上的猿类一般机警,象林中的豹螭勇悍轻捷;

边庭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个个如焚怎似野蛮的胡骑?

征召的檄文在我们手中,催马我们快奔赴战场;
精选课件
17
(三)内容赏析
第四层(最后8句):写游侠儿弃身 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 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
精选课件
18
(四)艺术分析
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