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1)————————————————————————————————作者:————————————————————————————————日期:2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改变,规避率风险成为必然,央行加大汇率波动范围,增强其灵活性,打破单一盯住美元,而是选一些货币组成货币一篮子,并根据需求赋予一定的权重,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便在国际货币波动的时候能够做相应调整。
汇改两年多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
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中国经济”“汇率”“进出口”“世界经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一:内部原因1.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整体相对低迷,萧条,许多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则车雪高速发展,从上世纪到如今连续二十多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大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结构中,出口与政府大量的固定资产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的经济增长也的确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
这使得中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液成为世界之最。
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动力。
2.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78%,连续5年实现10%的高速增长(数据来源于《商业研究》2007年12月〈总第368期〉)。
中国经济发展增势强劲,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一方面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使我国居民对国外产品需求有所减少,从而减少了对外汇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外对我国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外汇供给不断增加。
在外汇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推动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巨额贸易顺差可以说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
由于我国商品的“物美价廉”,导致的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中美近几年贸易争端的核心问题是美国持续逆差,已经影响到美国国内的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在美元屡次贬值未改变逆差局面情况下,迫使人民币升值就成为主要手段。
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地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来对中国施压,并设立反倾销和反补贴等各种贸易壁垒。
二:外部原因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
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
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
中国入世一年多,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达到3400亿美元。
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
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日本,美国,欧盟等都不断的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急剧扩张的出口额向全球输出了通货紧缩,中国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了世界市场,导致国际上廉价商品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加,从而引起了这些发达国家物价下跌,制造业等发展呈现萎缩,企业大幅度倒闭,从而带来了严重的事业现象。
因此他们要逼迫人民币升值,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问题,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
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
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
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
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迫使人民币升值,标志着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正在由微观层面向制度层面扩散。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
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次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我国政府为了缓解这样的贸易摩擦,减少贸易战,也采取了措施进行汇率改革。
在人民币问题上,我过采取的是积极主动的方式,但难免受到国际压力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 ,加强经济自循环的能力;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
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
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当前的中国,出口比重还很大,我国企业应开拓销售渠道,占领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市场。
而人民币升值,给我过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因为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改善经营理念,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国际化标准。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来说,购买原材料的价格压力会有所减轻。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相应地下降,进口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等,降低了成本和各种费用,改善了盈利状况,这对于进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又处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等大部分依靠进口,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物资的购买力,减轻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贸易纠纷,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国际上的抨击,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中国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与之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致使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贸易摩擦的关键。
而且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大幅贬值,贸易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较大,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缓解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2,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目前我国大量出口商品,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作为全球的生产基地,国内资源大量流失,环境恶化,同时出口商品还经常被国外反倾销。
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产品的价格,这一方面促进资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贸易摩擦。
抑制通货膨胀;在升值条件下,国内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而进口产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最终将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进而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
在通货膨胀期间,本币升值无疑是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
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人民币升值后,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我国居民消费进口商品的支付能力增强,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局面。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地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企业挤出国际市场,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加强管理、不断创新,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消极影响: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外贸出口的增长;因为人民币升值后,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从而降低国内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发挥,甚至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造成收入的损失。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因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的商品更昂贵了,其中当然包括曾以廉价而吸引国际资本的劳动力和其它自然资源。
相同的在华投资,人民币升值后,外资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因此会降低中国市场对外资金的吸引力,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甚至会出现已经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撤资,转而投资其他国家,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人民币升值,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我国是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人民币的升值,会吸引大量投机性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并以获得短线收益为目的而对人民币进行炒作,这种逐利行为势必会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就业压力;多年来,我国出口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出口产品成本低,价格上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小,而人民币升值抑制了出口,必然会增加就业的压力。
传统出口商品、基础产业的发展受到冲击;原料类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农业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和产业。
它们的出口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性。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传统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这会影响传统产品及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而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将受到进口农产品低价格的强烈竞争,农业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一方面,据统计截至 2007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282.49亿美元(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储备——2007年),由于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与美元的大幅贬值就使国家的外汇储备损失巨大。
巨额的外汇储备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而缩水,从而使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积累的成果受到侵蚀和剥夺。
另一方面,国内财政还存在不平衡的状态,包括巨大的银行坏账,社保基金的缺口,政府债券发行累积的国内债务,地方政府的欠账,还有巨大的创造就业的压力等等。
这些某种意义上的隐性财政赤字,都是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
金融市场风险加剧,制造资产泡沫;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而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脆弱。
而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升值预期,吸引更多资本的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不平衡,甚至会制造虚假繁荣和泡沫,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