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盖茨基金会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实施方案(卫生院)

中国-盖茨基金会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实施方案(卫生院)

“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
工作实施方案
为探索基本卫生保健项目服务的有效模式,以建立健全重点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加强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统筹性和系统性,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全流程、整合性健康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特制订此方案。

一:实施“中盖基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遵循《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服务标准和规范,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二)基本原则
根据项目管理技术指导方案,我院选取患病率较高,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风险大,有适宜干预技术和服务能力、干预技术经济可负担,干预措施可持续等因素,同时,兼顾干预措施可操作,干预结果可测量,服务模式有创新等要求,筛选出项目重点疾病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

(三)工作目标
以我院医疗服务过程发现的、各相关工作部门的大数据库中的,以及健康扶贫数据库中的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为服务对象,为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模式,以此提升我院健康管理水平,促进群众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并对此服务模式进行科学调研,分析验证该项目工作的效果及社会效益。

二:组织结构
为确保此项工作正常运行,加强工作过程中的监督监管,特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置在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负责该项目工作的实施和运行,并负责阶段工作的总结和汇报。

三:明确我院各部门科室职责
(一)“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办公室(项目办)
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

组织、指导、督促各科室落实此方案,逐步完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负责全院技术指导、督导、考核、培训等任务。

(二)财务科
制订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依据考核结果进行项目资金的拨付。

(三)内科、公共卫生科及我院各家庭医生团队
内科、公共卫生科及我院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是承担“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的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1.成立项目工作小组,依照技术指导方案制定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方案。

开展项目要求的各项工作。

2.接受我院项目办的指导,督导和专项绩效考核。

3.承担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核实、统计、上报等相关管理工作。

4.组织开展高血压、高血糖、结核病患者筛查、确诊工作,通过加强35岁以上居民测血压、血糖及后续追踪监测工作,扩大管理人群,并加强与各数据部门的信息沟通。

将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患者纳入管理。

(四)健康教育科
在对高血压、高血糖、结核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如提供个案化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以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五)疾控科
及时筛选疑似结核病患者,将其转诊至我县疾控中心进行确诊,追踪转诊信息并反馈。

(六)检验科、放射科
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检验结果及时反馈至申
请医生,为重点疾病的确诊提供准确数据。

四:工作步骤流程
(一)机构构建、流程设置、制度完善
成立医院“中盖基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领导小组;公共卫生科负责制定项目工作的工作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设计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表册并培训各相关科室实际应用。

(二)宣传培训动员
项目办和公共卫生科负责召开“中盖基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项目培训会议,向我院员工传达项目内容和工作标准,为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指导。

(三)开展基线调查工作
以“中国-盖茨基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我院的基线调查方案,为项目实施效果和健康管理的效果提供基本数据。

(四)项目实施阶段
具体工作的实施在项目办的统筹下统一开展,期限为2019-2022年,在该周期内项目办每半年一次对该项目工作进行一次督导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五)周期性效果评估
自项目实施开始,每年在12月份开展一次项目效果的评估,并出具书面报告,为下一年工作开展提供事实依
据。

由公共卫生科负责。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疑似遴选:
1.我院承担项目体检和普通体检的科室在开展工作时,根据体检结果,确定疑似患者。

具体科室为:公共卫生科、保健科、优生优育科、围产期保健科。

2.在本院日常医疗工作环节,门诊、住院、体检、社区义诊、健康教育讲座等服务时,进行疾病疑诊关键指标筛查(血压、血糖、长期低热),并建立疑似人群登记本。

3.每年1次在辖区内开展35岁以上居民测血压、测血糖活动。

结合我院已经组建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划分责任区域开展筛查工作。

具体普查工作由家医团队和公共卫生科完成。

4.以基本公共卫生数据库、城乡居民医保数据库、疾控部门数据库、健康扶贫数据库及其他官方数据库中筛选项目重点疾病人群。

此项工作由信息科协调,数据由公共卫生科分析。

二):临床确诊及健康评估
疑似人群的筛查信息由内科、公共卫生科专家门诊等专业部门进行评估确诊,根据自身诊查能力,进项特定检查及疾病诊断,将确诊患者纳入流程管理,并更新信息至健康档案。

对于超出自身诊查能力,无法确诊的,转至上级医院评
估,并在两周内回访检查结果。

确诊后电子档案的系统录入,由公共卫生科负责,各临床科室要定期报告新增确诊患者名单。

三):健康评估
对确诊的患者及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档案,并对重点疾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进项系统的评估,包括患者基本健康信息、生活/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和基本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健康评估,填写评估报告并更新至居民健康档案,后再根据个人或家庭健康危险因素或医疗服务需求的分类,提供相应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评估工作由内科医师和公共卫生科专家医师完成,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后续的家医签约及家医服务。

四):干预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1.将重点疾病人群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为重点疾病患者制定医疗和非医疗(运动、膳食、心理、睡眠、体重等)干预方案。

按分工,开展医疗和非医疗干预方案,并将相关诊疗情况更新全健康档案。

当患者需要进一步诊断、病情控制不理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疾病急性加剧期等情况发生时,协助联系转诊患者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5.当患者病情稳定进入维持期或康复期时,协助上级机构下转患者,并将相关诊疗情况更新至健康档案。

6.为村级开展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7.组织并指导重点疾病人群开展自我管理,为村卫生室提供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小组健康教育等服务的技能培训五):随访/随诊环节
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为“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在接诊、随访等医疗服务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病情控制与变化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并将相关信息更新至健康档案。

六):健康再评估
对随访/随诊监测发现疾病控制不佳患者进行健康再评估。

对下级医疗机构因疾病控制不佳转入患者进行健康再评估。

在本级卫生机构经过治疗病情稳定或进入康复期患者,下转前进行出院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干预方案进行调整,并将评估结果等信息更新至健康档案。

六:加强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纳入医院年度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和分工,确定阶段性工作指标,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推动项目的实施。

(二)加强技术指导的培训,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及时规范工作流程。

(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