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内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的界定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
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哪些要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中图版必修二第三节
古代
人
近代
林
从
现代
木
探索:
(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增长
资源
人口
污染
人均粮食
人均工业品
(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增长
出生率
全球夜光图
阳光
空气
生物
五大环境资源
短期内不会出现枯竭现象
部分或全面出现供求紧张
淡水
土地
废弃的村庄
干涸的深井
沙比屋高
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严重匮乏
荒漠化、盐碱化加剧人去村空
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数量
影响
大于
人地关系恶化
环境承载力视频•上.mp4
一、环境承载力----警戒值
两层含义
A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资源的能力
B 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
环境人口容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承载力就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
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环境人
口容量
首要因素正相关资源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主要制约因素——
①资源: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
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资源缺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主要制约因素——
②科技发展水平
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科技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
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主要制约因素——
③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小。
消费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大。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2.相对确定性:
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和对外开发程度的相对稳定,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3.估计值:
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例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土地资源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
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节约土地资源,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保证粮食安全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大城市膨胀建设用地增加开垦新荒地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工矿规模扩大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粮食产量下降
土壤污染加剧土地荒漠化耕地总面积减少
探索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地球的流水“账”
70.8%:地球上水覆盖的面积。
2.5%:全球水资源中可饮用的淡水比例。
0.26%:人类能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占淡水总量的比例。
65%: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
40%: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11亿:目前全球有11亿人生活缺水。
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
用水量剧增
水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科技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粮食
淡水资源森林资源……
人口文化水平地区开放程度自然资源:
……
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
资源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木桶效应
依据
乐观论悲观论讨论:现阶段,地球究竟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科技发展、尚未被开发利用的领域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会引发多种问题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密度都高于每平方千米300人,且国民生活水平很高。
为什么?
扩大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1.向国外移民
2.利用国外的资源
3.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
源利用率
4.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度消费,注重环境保护)
二、合理人口容量
1.定义: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
2.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
3.环境承载力是最大承受量,是极
注意
限值;合理人口容量是最适宜承
受量,是相对值。
4.两者都随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健康合理的
生活方式
舒适的生活环
境
不妨碍未来人口(后
代)生活质量
最
适
宜
的
人
口
数
量
一个
理想
的、
难于
确定
精确
数值
的“
虚数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
黑
河
腾冲
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从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来看,既有自然原因,
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合理人口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域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内外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而影响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它随着各
项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科学进步会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提高
人口容量;而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且超过实际发展水平时,人口容量就会下降。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
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
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因素对合理人口容量影响
自然环境的优劣正相
关
①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②自然灾害等自然环
境的变化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地域的开放程度正相
关
①地域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的互补性可以提高合理人口容
量;②封闭地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③生产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越强,人口合理容
量越大
科学技术
水平正相
关
科技水平高,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提
高合理人口容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
关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
大大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生活消费
水平负相
关
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会使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
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
问题讨论:
当今世界什么原因导致未能实现地球上人口合理容量?
主要原因:
(1)人口过快的增长、人口的压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耗竭
(3)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我国西北
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东南部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
气候干旱,缺少淡水;土地资源生产力小;地形崎岖。
交通不方便,科技不发达,与外界的联系少。
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1、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①人口与耕地的关系
☆从土地构成看,耕地比重小
☆从人均量来看,人均可耕地不足
☆从发展来看,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这个角度上看,土地是我国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②人口与淡水的关系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
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我们必须重视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