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参加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参加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铁门二中党锴3月25日在洛阳市外语中学参加了全市20XX年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这次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项目繁杂,中考题型又不断的变化,教研员对中考题型及内容的分析,明确了中考的范围,篇目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在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
其次,这次研讨会指明了我们语文总复习的重点,文言文的复习,各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都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也是我们的主要复习任务。
第三,通过这次研讨会,有利的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疏漏之处,病句的修改,文言文虚词的整理,现代文名篇背诵,例句的仿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等等。
这次研讨会上几位老师精彩的讲座,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我们中考语文各部分内容的复习指明了方法和思路。
对我更是有所启发,鼓励我在复习教学课中对各类题型的指导做更一步的研究总结,以更好的用用于教学。
下一步,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复习1.梳理字词。
学生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
着重对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既练书写又强化背诵,可用课余时间做。
对生字的注音要结合语境(语段中和句子中);书写,关键是要在平日训练中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
对要求识记的3500个常用汉字,要注意汉字结构,把握其规律,并提高书写的质量与速度,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
包括课内诗文与课外古诗词。
(应在一轮复习的第1至2周内检查第一遍,在本轮复习第3至4周内检查第二遍。
可用自习的时间去。
中考前需要再检查。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
因为语文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
还可利用早读、午间、晚自习或睡觉前等时间进行自我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语言运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部分内容一般源于生活,可以分类练习并给予方法指导,如:读图说明与简评、造句与仿写、提炼信息、口语交际等。
教师可利用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口头语言表达要规范,书面语言表达要准确,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还要进行专项练习,此外,这期间还要利用课外时间适当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并用表格形式归纳,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如: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读后感想等,此外,综合性学习也不可忽视。
4、文言文阅读指导。
文言文阅读一般分为:字词解释(包括实词、虚词和通假字)、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评价几部分。
时间安排4周左右,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时间去做。
复习时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制作活页夹法。
将原文认真抄写后,参照课本注释在原文下用红笔作小注,再找出重点句,另起一行在相对的位置上对译。
采用活页形式会给学生带来方便,既可以添加内容,也便于携带,更促使大家将文言知识落实在笔头上。
②掌握“一二三”阅读法。
即把重点放在课内阅读,采取“一通读,二分析,三迁移”的方法,使这三个步骤相互联系起来。
5、现代文阅读指导法。
现代文阅读应做到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拓展。
从所学过的六本教材中分别选出记叙类、说明类、论文类范文3—4篇,注重把握记叙、说明、论文类三大文体的阅读知识、阅读方法、答题技巧。
阅读时要做到:①.感知内容——整体性阅读法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说来,从阅读行为来看,既要训练鉴赏性阅读又要训练比较性阅读;从阅读题型上看,既要训练理解性阅读,又要训练开放性阅读;从阅读范围来看,既要抓住课内,又要重视课外;从文体来看,还要兼顾各种文体。
②. 揣摩语言——理解性阅读法理解性阅读主要是指针对中考试题的考查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学会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运用探究和创新观点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和艺术特色。
不是靠死记硬背去应付中考。
③. 拓展迁移——创新性阅读法这是指阅读者不受作者观点的局限进行多角度创意性阅读,在阅读时要善于展开想象,将书本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用知识指导生活的良好习惯。
6、作文规范指导。
中考作文从形式上说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等。
作文要得高分,不仅需要解决表达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
在第一轮复习中,大家应每周写一篇作文,主要练习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在自选作文时,选择了哪一种文体,必须按照该文体的规范写,不能写成“四不像”文章。
篇二:初三语文中考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初三语文中考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初三语文中考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3月14、15日,应学校要求,我赴省城参加了陕西省初中语文中考研讨会。
短短的两天时间,分别听取了几位老师的讲座:《20XX年中考试题简析篇三:初中20XX年初三语文中考研讨心得体会语文组:柴瑞萍20XX/4/9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0XX年4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五原县20XX年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
研讨的内容包括:聆听了市教育教研员董老师对20XX年语文中考所做的简要预测与分析;评析了我县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考生答卷情况;研讨毕业班总复习的范围、重点、难点。
此次研讨对我来说确实受益匪浅。
一、研讨会内容我们今天研讨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在上午主要是初三语文总复习教学观摩(听五原五中三位优秀教师的复习课);其次是下午开始说课、评课并且研讨目前各个学校的复习计划以及在复习中的困惑解答等。
(一)上午首先是五中教师王芳教师对“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及技巧的指导”。
在教学中王老师在课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重视,一张三分钟的小试卷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前一天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能够紧紧围绕中考考纲范围教学指导答题技巧,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入“实战演练”这一环节,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孙霞老师对“议论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中的论点和论据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在教学中孙老师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带动着学生也热情高涨的学习着;最后一位是赵春晖教师对“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进行讲解,在这一块赵老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很好的讲练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学进度推展顺利,学生也能够在实战中掌握课堂内容。
这三位教师讲学过程进度掌握的很好,学生也始终保持着“学”的状态,没有学生有困得感觉,感觉和初一初二的学生一样有热情又激情。
在这次的听课中,三位教师都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 2握与巩固,更多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二)下午评课研讨中,各个学校首先交换了在听课中的收获以及建议,紧接着是市教研员董老师进行点评,最后是每一个学校代表对在中考中的困惑提出,董老师在要求范围内进行了指导。
二、学习心得我们初三语文备课组在聆听了专家的指导后,经过研讨,明确了今后的复习方向。
总的说来,要上好最后的复习课,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处理好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关系语文确实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我们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离开了语文实践,是无法形成语文能力的。
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老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代替学生的复习,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单纯靠学生大量的重复的训练来提升其语文能力,也是不可取的。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讲练结合,练在课堂。
且教师的讲要讲在学生的需要上,讲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上,讲在学生的发展上。
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第二,要研究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使复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据此进行教学。
”其实复习课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现状,了解他会了什么,在哪里还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
第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侧重提要求、教方法、抓落实3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决不意味着降低教师的作用。
其实,这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复习课上要侧重提要求、给思路、教方法和抓落实,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积极复习心理氛围的营造者,引导学生自己来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冲刺的策略――我们应该怎么做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2.精选复习材料,利用好复习资料。
(把“题海”留给自己,把时间让给学生)3.有效地使用练习,强化训练应试能力。
采用文言文与现代文穿插、阅读与写作穿插、识记与理解穿插、知识与能力穿插的方法。
多做“精典”的题目。
“精”,精选;“典”,典型的、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的题目。
让“练习题”服从复习计划,这才是有效复习的关键。
加强答题规范训练,文科理科化。
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思路、答题规范要求。
归类整理有关知识,做知识卡片。
把“规律”教给学生,交给学生答题技巧。
写作注意材料与精美语段的积累。
搞好试卷分析。
读中考,探方向,明体系,全覆盖,重考点,讲突破。
少走冤枉路+多做有用功=成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