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人教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人教
二、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m(浓) = m(稀)
溶液稀释
即 n(浓) = n(稀)
亦公即式(c(原浓)V(浓) = c(稀)V(稀) 理) 或 c1V1 = c2V2
2.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
(1).主要步骤:
• 计算: c(浓)V(浓) = c(稀)V(稀) • 量取: 量筒,不可洗涤,平视凹液面最低点 • 稀释: • 冷却:恢复至室温 • 转移:玻璃棒引流 • 洗涤:2~3次 • 定容:刻度线下1~2cm,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
浓度产生误差,是偏大,偏小还是无影
响呢?
一、误差分析
1、理论依据:
n
m ( 溶质 )
c=
V
=
MV
M不变,分析m 和V的变化。
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浓度的影响
1.砝码生锈(铁锈未脱落) ;
2.使用了游码,但药品和砝 码位置颠倒;
偏大 偏小 偏小
3.称量易潮解物质动作太慢 ;
4.垫滤纸称量易潮解物质; 5.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6.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方 面设题 考查。
0.2 mol·L-1,则该溶液中c(SO42-)为
A.0.3 mol·L-1 B.0.25 mol·L-1
(A )
C.0.2 mol·L-1 D.0.15 mol·L-1
所有阳离子电荷数与其浓度乘积之和=所有阴离子电荷数与其浓 Nhomakorabea乘积之和 。
2.硫酸钠和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浓度为0.3mol·L-1
点与刻度线相切。 • 摇匀,装瓶,贴标签。
(2).误差分析:
理论依据:
c(稀) =
c—(浓—)—V(浓—)—
V(稀)
c(浓)已知、不变,分析V(浓) 和V(稀)的变化。
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浓度的影响
1.将量取了浓溶液的量筒洗涤 ,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2.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
3.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 4.量取浓溶液前,量筒内有少 量水;
容量瓶:
特点:1.标有一温度和一规格(常见 规格有50mL、100mL、250mL、 500mL、1000mL)。
2.有且只有一条刻度线。 用途:只用于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并洗涤 干净。
旧 识 要 点 回 顾:
固体溶质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主要步骤: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二课时
1、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4g氢气所含有的质子数目为4NA C. 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 1L0.1molL-1的AgNO3中有NA个Ag+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一、离子浓度的求算
类型一、已知溶液的浓度,求离子浓度 例.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 50 mL 0.1 mol·L-1 氯化铝
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 D ) A.15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 B.75 mL 0.2 mol·L-1 NH4Cl 溶液 C.300 mL 0.1 mol·L-1 KCl 溶液 D.150 mL 0.1 mol·L-1 FeCl3 溶液
• 计算:m=c V M • 称量: 托盘天平 • 溶解:玻璃棒搅拌 • 冷却:恢复至室温 • 转移:玻璃棒引流 • 洗涤:2~3次 • 定容:刻度线下1~2cm,胶头滴管,平视,凹液
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 摇匀,装瓶,贴标签。
新知探究、思考:
在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
程中,有些操作可能会使所配制的溶液
离子浓度 = 溶液浓度 × 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 同溶液中,不同的微粒浓度比=其个数比
类型一的变式、已知离子的质量,求离子浓度
1.在80 g密度为d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 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A )
思路 :
①由m导出n
②利用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n1
=
N1 ,求出待求离子的n
n2
N2
③利用 C =
n V
,求出c
类型二、已知多种离子的浓度,求离子浓度
溶液中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1.现将AlCl3、MgCl2、MgSO4、Al2(SO4)3四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混
合溶液中c(Al3+)=0.1 mol·L-1、c(Mg2+)=0.25 mol·L-1、c(Cl-)=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浓度的影响
8.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 玻璃棒或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 ;
9.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 ,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 分。
10.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 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 ;
偏小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无影响
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浓度的影响
13.定容后,凹液面最高点与刻 度线持平;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偏大
14.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偏小
15.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偏大
想一想: 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浓
度偏大还是偏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判断?
画图法 巧断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 线,对溶液的浓度的影响
• 俯视
• 仰视
新知探究、思考:
除了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得到 一定浓度的溶液?
,SO42-浓度为0.4mol·L-1,则混合溶液中Na+浓度为D( )
A.0.15mol·L-1
B.0.2mol·L-1
C.0.25mol·L-1
D.0.5mol·L-1
3.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受热分解的反应为: X A↑+B↑+2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 温同压下H2密度的12倍,则X的摩尔质量是( A ) A. 96g/mol B. 80g/mol C. 50g/mol D.24g/mol
2、1L,0.5mol/L的Al2(SO4)3溶液中C(SO42-)=________ 若从其中取出200mL,则溶液中 C(Al3+)= _________ n(SO42-)=__________ 若溶液中n(Al3+)=2mol,则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
旧 识 要 点 回 顾: 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关键仪器——容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