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D.过滤4.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海水、氯酸钾、氢气C.氧化铁、锰酸钾、水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5.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B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D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2SO 3:2个三氧化硫分子 B .2Mg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Ca 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2N :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组成7.下列关于维生素C (化学式为C 6H 8O 6)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 .维生素C 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D .维生素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8.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该物质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可能是单质 B .该物质可能是是化合物 C .该物质可能是纯净物D .该物质可能是是混合物9.下列各组中“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 .KMnO 4 K 2MnO 4 B .FeCl 2 Fe (OH )3 C .NH 3 NH 4NO 3D .KClO 3 KCl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 2Fe 3+ 和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 (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11.在①Fe3O4 ②FeO ③Fe2O3 ④FeS2 四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低到高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1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B.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13.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 B.12 C.18 D.3614.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a% B.1-2a% C.1-a% 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15.用化学用语表示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②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③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16.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生活中常用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7.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________(2)镁原子和氯原子________18.(1)液化石油气中有一种有机物质为丙烷(C3H8),其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烷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为_______。

19.根据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回答:(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该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x值为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点燃条件下,4.6gC2H5OH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H2O、2.2gCO2和一定量的CO。

则生成的CO质量为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C2H5OH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物质的反应_____(2)有三种物质生成,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分解反应_______22.氧气性质和制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______?(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______?(3)已知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7:3,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要用B作为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②若用如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三、实验题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作如下图的实验来探究分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Ⅰ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有何现象____?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设计实验乙作为对比实验,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无必要,理由是____24.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该实验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__?(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四、推断题25.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两种物质有相同的元素组成,C为气体单质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并回答下列问题:①物质A分解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②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③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五、计算题26.实验室还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g固体物质。

求:①生成多少克氧气?②原混合物中含多少克氯酸钾?参考答案1.D【详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正确;故选:D。

2.B【详解】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C、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后会转化成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正确;D、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所以都是混合物,正确;故选B。

【点睛】3.B【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烧碱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符合题意;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详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A 、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氧气属于单质,选项A 正确;B 、海水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属于盐,但不是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选项B 错误;C 、氧化铁属于纯净物,锰酸钾属于盐不是氧化物,水属于氧化物不是单质,选项C 错误;D 、硫酸铜属于纯净物,高锰酸钾属于盐不是氧化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不是单质,选项D 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5.C 【解析】A 、试管a 所得的气体体积大于试管b 内气体,根据水电解时电解出氢气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可判断甲试管内气体是氢气;故该说法正确;B 、水的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此变化为化学变化,所得到的氢气、氧气是水分解而形成的新的物质,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说法正确;C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与氢气,其质量比是8:1;故该说法错误;D 、试管甲中为氢气、试管乙中为氧气,根据水电解时电解出氢气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可判断试管甲与试管乙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C 。

点睛:分析电解水实验,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氧气,两气体体积比为2:1;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6.A 【详解】A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SO 3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故2Mg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选项表示方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故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表示方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2N表示两个氮原子,一个氮分子有两个氮原子组成,应该表示成N2,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