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方程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参考文献 [1] 姜贵君,姜贵平,李建华. 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在微纤丝 角测定中的应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 50-52. [2] 吴绍情. 关于布拉格方程的导出方法 [J]. 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4): 78-82. [3] 严燕来. 关于晶体衍射的劳厄方程和布拉格反射公式 的关系_兼与张若森老师商榷 [J]. 大学物理, 1991, 07(5): 15, 23-25. [4] 袁玉珍,邓尚民. 布拉格方程在高聚物结构研究中的应 用[J]. 工科物理, 1998, 08(3): 34-36. [5] 余焜. 广义布拉格方程及其应用 [J]. 理化检验(物理分 册), 2003, 39(4): 27-31. [6] 胡建民,王蕊,王春婷,等. 晶体X射线衍射模型和布拉格 方程的一般推导 [J]. 大学物理, 2015, 34(3): 3-4.
20 世 纪 40 —50 年 代,剑 桥 大学的卡文迪什 (Cavendish )实验室主要是 作蛋白质的 X 射线衍射 分析 的实验,用 X 射线分析 DNA 结构的实验主要 是在伦敦的 国王学院(Ki ng!s College at London )进 行。50 年代初,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 DNA 的 模型 时,主要的实验依据来 自于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 斯小组和富兰克林(Rosali nd franklin )小组. 后来沃 森、 克里克和威尔金斯3 人共同 获得了诺贝尔生物 学奖,
Phase analysis of NaCI single crystal X-ray dif空间衍射光栅,即当一 束x射线通过晶体时将发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 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 上减弱。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样,便 可确定晶体结构。当x射 线波长入已知时(选用固 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采用细粉末或细粒多晶体 的线状样品,可从一堆任意取向的晶体中,从每 一0角 符合布拉格方程条件的反射面得到反射, 测出0后,利用布拉格方程即可确定点阵晶面间距、 晶胞大小和类型;根据衍射线的强度, 还可进一 步确定晶胞内原子的排布。而在测定单晶取向的 劳厄法中所用单晶样品保持固定不变动(即0不变), 以辐射束的波长作为 变量来保证晶体中一切晶面 都满足布拉格方程的条件,故选用连续x射线束。 如果利用结构已知的晶体,则在测定出衍射线的 方向0 后,便可计算x射线的波长,从而判定产生 特征x射线的元素。
Bragg′s equation
郑恺 邸明宇 康佳略 黎瑶 奚玉祯
Development of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1912 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提出晶体 可以作为X 射线的三维衍射光栅,建立 了晶体衍射的基本方程并很好地解释 了晶体 X 射线衍射的内在物理机制, 在实验上既证明了晶体结构具有周期 性,同时又证实了 X 射线的波动性, 劳厄因此获得 191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奖。 1913 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 在 X 射线晶面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 了布拉格方程,以极其简洁的方式提 出晶体 X 射线衍射的基本条件,布拉 格父子也因此获得 1915 年的诺贝尔物 理学奖。此后 X 射线衍射成为晶体结 构分析的常规手段并得到广泛应用
What is Laue equation?
劳厄方程规定了衍射极大的条件,这就是晶体中 所有的原子对入射束的散射波都在衍射极大方 向作相长干涉.如图1所示,图中k。与k分别代表 入射波矢与散射波矢〃对弹性散射,k=k0.如令s。 及s分别为沿k0及k方向的单位矢量,则k0=s0/λ ,其 中λ为波长.图中原点O为一原子位置,Rl则为另 一原子A的位矢.由图可见,如s为衍射极大方向,则 BO+CO= Rl 〃(-s0)+ Rl 〃s=nλ 即R〃(s-s0)=nλ 式即 为劳厄方程,其中n为整数. ,泛指遍及晶体内所有 原子的位置矢量,因此是可变的上式的物理意义 是:当来自所有原子的散射波彼此的程差在某一 方向(s)都是波长的整数倍时,即所有的散射波都 发生相长干涉时,才会在这一方向产生衍射极大. 可见,劳厄方程十分清楚地用数学语言描述了波 动光学的衍射现象。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DNA fibre and the discovery of DNA double helies structure
DNA纤维的X射 线衍射分析与双 螺旋结构的发现
20 世纪20 —30 年代,X 射线衍射 已被用于纤 维结构的分析.1938 年 英国晶体学家、曾任伦敦皇 家研 究所主任布拉格助手的阿斯特伯 里(W.T.Astbury )首先把X 射线用 于分析核酸结构,获得了第一 张X 射线衍射图,并根据衍射图中子 午线上出现的 周期性的强反射, 得出碱基处在垂直于纤维轴的平 面上,并具有0 .334 nm 间距的重要 论断。1948 年 年底,挪威晶体学 家,当时还是伦敦柏纳耳(Bernal ) 实验室的研究生的法贝格(Sven farberg )建立了一 个DNA 结构的 单螺旋模型,其中相邻碱基的间 距 为0 .34 nm,每个碱基绕着纤维 轴旋进45 ,在一个 螺旋内共有8 个碱基
一般情况下的多 光束晶面反射模 型
一般情 况 下 建 立 的 多 光 束 反 射 模 型 如 图 2所示.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 Δ = BD + BC = AB( cos α + cos β ) ……( 1) ABsin( α + θ ) = d ……( 2) α + β = 180° -2θ ……( 3) 将式( 2) 中的 AB 和式( 3) 中的 β 代入式 ( 1) 可得 Δ = BD + BC = AB( cos α + cos β ) =d/sin( α + θ )[cos α - cos( 2θ + α ) ]=d/sin( α + θ )[cos α - ( cos 2θ cos α - sin 2θ sin α ) ]=d/sin( α + θ )[cos α ( 1 -cos 2θ ) +2sin θ cos θ sin α ) ]=d/sin( α + θ )[2cos α sin2θ +2sin θ cos θ sin α ) ]=[2dsin θ /sin( α + θ )]·[cos α sin θ +cos θ sin α ) ]=2dsin θ …… ( 4)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等于入射波长整数倍 时发生相长干涉,从而可得布拉格方程 2dsin θ = nλ 对于具体的晶体结构 d 是确定的,在给 定波长的情况下,只有当 θ 角满足上 式时,才能出现布拉格衍射极大.
主要分析方 法:回摆法
回摆法是一种衍射照相法,它是DNA 纤维的X 射线衍射结 构分析所用的主要方法. 其设置如图5 所示. 用一束平行的 单色X 射线垂直照射DNA 纤 维样品,使 DNA 纤维样品绕 纤维轴在一定角度内 来回转动,照相底片放在以回转轴为 中心的圆柱面上,拍摄衍射图. 在衍射图上将出现许多平 行而等 距离的层线,层线上分布着许多衍射斑点. 通常称 中 央层线为0 层,从0 层数起,上边第一层为+ 1 层, 第二 层为+ 2 层,下边第一层为-1 层,依此类推. 由于晶体回转, 其中任一晶面与入射 X 射线所 成的角总有机会满足布拉格 方程,因而,在相应的方 向有衍射线,在照片上得到衍射 斑点. 此衍射斑点应 满足布拉格方程2dsin θ =nλ.由上式 可以看出,一组平面格点族的间距d hkl 越小, 则θ hkl 越大, 层线的级次越高. 回摆图上出现层线是 由于回摆轴和晶体 中的倒易格平面垂直. 若晶体转 轴和水平面垂直,晶体绕 轴来回转动,倒易格平面始 终保持水平,对应于第 n层层 线的hkn都处于同一 个水平的圆周上,相应的衍射线和水 平面的交角相 等,因此在胶片上感光的hk n衍射点均落在 和0 层 距离相同的层线上.
Derivation of Bragg′s equation
特定情况下的多 光束晶面反射模 型
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见, 两束平行光与晶面交点 A 和 B 的连线垂直于晶面, 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CB + BD = 2dsin θ,则可得布拉格方 程 2dsin θ =nλ. 一般情况 下,由于晶体结构的不同, AB 连线不一定垂直于晶面, 所以上述推导过程不具普遍 性.
What is Bragg′s equation?
广义布拉格方程记作2dsinθ=nλ,n 称为晶面周期,θ为入射束与反射 面的夹角 。如果用d表示晶面 距,A′和B′表示晶面方向的晶体 尺寸,C′表示晶面法线方向的晶体 尺寸,。广义布拉格方程不受晶体 尺寸限制,可以在正空间中描述微 晶体衍射的角发散,薄晶体的衍射, 多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