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

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

内三科业务查房
心房颤动患者得护理
查房时间:2014年09月22日16:00
查房地点:内三科办公室
主持人:母娟娟
参加人员:
患者杨秀义,男,68岁,因“反复血压升高12年,加重伴头晕、心悸1天”以“高血压3级,冠心病”于2015年9月14日9:40收入我科住院。

步入病房,神清,精神差,脉搏短绌。

舌青紫、苔薄白、脉沉细,辨证;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

来时体温36、4度,脉搏74次/分,心律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4mmhg,医嘱予以内科一级护理,病重,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与度监测,低盐低脂饮食,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查血常规,生化,大小便常规均为正常。

医嘱予以口服胺碘酮,颉沙坦,阿司匹林等药物,静脉于红花黄花素、丹参酮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环磷腺苷蒲胺营养心肌,中药汤剂平肝潜阳,经治疗患者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之间,头晕心悸症状消失,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脉率齐,病情好转于9月16日停心电监护。

现患者已出院、
一、概述
心房颤动就是成人最常见得心律失常之一,常见于器质性病变得患者,也可能发生在无心脏病变而有其她疾病得人,它就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得快速心律失常。

二、病因
心房颤动常见得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精神紧张、饮酒、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她类型得心律失常。

三分类
(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首诊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及永久性心房颤动。

通常认为首诊心房颤动就是指首次发作或首次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指能在7d内自行转复位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h;持续性心房颤动就是指持续7d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位窦性心律者;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指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患者有转复愿望;永久性心房颤动不能转复位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h内复发者。

(二)按照无基础心脏疾病分为病理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同时伴有其她基
础心脏疾病)与特发性心房颤动(临床检查无基础心脏疾病)特发性心房颤动往往发生在年龄较轻者,多数小于50岁,特发性心房颤动有时也称孤立性心房颤动。

四、临床表现
1、少数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也心慌。

2,个别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肿。

3、该部分可出现体循环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为常见。

4、心室率不规则,多在100—160次/分。

节律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四、治疗原则
(一)抗凝治疗
对于合并瓣膜病患者,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在2、0—3、0,能安全有效得预防脑卒中,减少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得发生率。

(二)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1、药物转复、电转复及导管消融治疗可将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
2、转复窦性心律药物
(1)新发心房颤动可在48h内自行复窦。

可先观察,也可以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尼顿服得方法转律。

(2)持续心房颤动大于48h,小于7d者,可遵医嘱使用氟卡尼,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得静脉药物律,成功率可达50%。

(3)持续性心房颤动时间超过一周,药物转律得效果不佳,常用得药物有胺碘酮。

伊布利特,多菲利特,药物无效可改为电复律。

(4)三维导管不作首先治疗方法。

(三)控制心室率
控制心室率可以保障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心房颤动引起得心脏功能云乱。

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β受体拮抗剂为最有效最常见与常常单独应用得药物
2、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
3、洋地黄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得心室率控制,可作为紧急药。

4、胺碘酮可降低心房颤动时得心室率,慢性心房颤动禁用,在其她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先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五,提出主要得护理问题
1、舒适得改变与心悸不适有关
2、活动无耐力也心排出量减少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心律失常得疾病相关知识
4、焦虑与心律失常得恐惧,担心预后有关
5、潜在并发血栓形成、脑卒中、心力衰竭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变化与心律类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心悸、心慌、乏力、胸闷、头晕得;有无心动过速、强弱不等、节律不齐;血压有无下降;心电图有无变化。

2、指导患者休息,病人有不适症状时采取高枕卧位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
位,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

以保证病人充足得睡眠。

3、协助相关检查,给患者讲解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得目得,意义及注意事项,做好相关健康指导并协助完成检查。

4、做好药物护理,遵医嘱给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浓度准确,静脉使用时注意速度,最好有医生在;:使用时(前、中、后)均应观察心律、心率情况(ECG或监护仪)对心脏有抑制得药物使用时(前、中、后)均应观察血压,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注意心律变化,有无新得心律失常
5、及时正确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卧床休息(同时注意安全与自理问题);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物品,准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作好记录。

6、做好心理护理,做好病情解释,消除不必要得心理压力,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得方法
7、做好健康宣教,提供基础心脏病及心律失常得基本知识;提供所用药物得有关知识;指导诱因预防;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烟酒,浓茶与刺激性得食物,教会家属应急救护。

(二)并发症得处理与护理
1、血栓形成经食管超声检查可发现心房附壁血栓,患者可无症状。

(1)遵医嘱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
(2)定期检测INR值,控制在2、0—3、0
(3)做好药物护理,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及脏器出血得表现,应及时告诉医生停用或调整华法林得用量。

2、脑卒中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可出现肢体肌力下降或偏瘫,出现病理征。

(1)安置心电监护,检测生命体征,瞳孔对光反射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侧卧位。

(3)遵医嘱用药如甘露醇等,迅速降低颅内压。

(4)抽血化验,备好抢救物,做好抢救准备。

(5)昏迷患者给予安置胃管,清醒患者可指导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得水果与蔬菜,避免暴饮暴食。

(6)准确、按时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

(7)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纠正电解质絮乱,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等预防外感正确按时服药。

(8)减少诱因避免紧张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起居有常勿劳累,戒烟酒。

(9)饮食指导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得食品。

(10)活动指导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三)出院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得常见原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诱因。

3、可进行一些轻松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得全身性活动,如做广播操、打
太极、养鱼、种花、散步等。

随季节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4、经常输脉搏与心率,掌握病情变化,房颤就是心室率控制为静息时60—80
次/分,运动时90-115次/分。

5、定期查心电图,以明确心律失常得情况。

房颤得病人往往有先兆,如:
心悸感,摸买有“缺脉”增多。

6、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脉搏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