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思考.pptx
对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思考.pptx
一、备课管理
优化教学方法和恰当运用教育技术手段
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师的行为惰性和 学生的思维惰性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一、备课管理
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设计——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恰当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顺序,选择教学组织的形式
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是形成质量的具体过程,主要表现在 五大教学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 的质量和相互衔接的连贯上。
一、备课管理
备课——上课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
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
提升第一次教学的有效性,减少补救性教学
一、备课管理
确定课堂教学的标准 适切的教学目标 和谐的课堂氛围 充分的思维训练 优化教学方法和恰当手段
一、备课管理
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教学设计的改进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教 学活动。
《跨越百年的美丽》设计
1、通读全文,圈画出生 字、生词,并查阅注解或 字典。
2、为文章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逻辑段, 并概括段落大意。
3、你对文本有问题吗? 请提出来,并尝试自己解 决。
1、电台推出一档节目 《人类群星闪耀》,旨在介 绍各时代、各领域的大家。 其中有一期介绍居里夫人。 请你根据梁衡的文本《跨越 百年的美丽》来做一份节目 主持稿,并在课堂担任主持 人进行直播交流。
➢ 这些制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是因时、因地、依据实际创生的,还 是借鉴、甚至照搬过来的?
➢ 是学校传统的积淀和顺理成章的延续,体现着学校文化的特质,还 是不同校长以不同风格用“三把火”烧出来的?
➢ 教师是否参与了这些制度的讨论与制定?这些制度是按照自上而下 的行政命令方式在执行,还是更多依赖学校成员的主体自觉而实现?
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
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 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 流、反思。
一、备课管理
集体备课的好处
➢ 有利于资料共享(资料筛选),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师 负担。
任务≠结果!
教学常规管理
确立常规管理的教育专业思维
常规管理既是学校教育最基本、最基础的保 障条件,也应当是教育的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本质 体现。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常规管理,应当具有教育 的专业意义和本性。
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行政管理 课程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各种教学工作规范的制定 教研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对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决定教学质量的因素
课程
反映的是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即学生能从学 校里得到些什么。
教学
形成质量的具体过程。
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和有序程度。
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
本保证。 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教学常规管理是校长领导,分管教学校长全程参与,
2、主持稿要求:语言 简洁流畅,要点有文本依据, 控制在300字内,能够体现居 里夫人的大家风范。
一、备课管理
充分的思维训练
➢ 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作为核心目标,贯穿整 个教学过程。
➢ 成绩是果,思维能力才是“根”,无“根”求“果”不得 “果”,“根”深,自然结“硕果”。
➢ 要使思维能力训练成为教学的主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 必须将“知识”背后的规律、方法、思维方式作为比知识 还重要的“关注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训练中得到 强化,形成能力,并在进一步的训练中得到迁移。
教导主任具体落实的一项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
常规: 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
特点: 沿袭性——传承下来的 经常性——日复一日在做 规矩性——依托一定的制度
建章立制: 学校常规管理实践中普遍的做法, “制度成
册”、“制度上墙” 是学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体 现。
➢ 我们所在的学校有多少关于教学的规章制度?其中有多少制度的内 容我们管理者了然于胸?又有多少制度的内容老师们是清楚的?
➢ 我们上一次审视、修订这些制度是什么时候?
在常规建设方面,我们不乏制度,但如何让制度真正活 起来并发挥作用,却始终是学校管理中面临的大问题。
教学常规管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 极,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 能胜任敲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敲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主持耐心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 但钟声缺乏空泛,疲软,没有号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 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 厚,深远,悠远。
一、备课管理
适切的教学目标——重视中宏观的教学设计 以章节或单元为单位进行中宏观的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分布实施。
(以课为单位的微观教学设计面临时空的有限 性和各方面教育因素都要兼顾的矛盾)
➢ 一个单元可能包括重点精讲精练课,练习课, 测验等等,每一节课的功能可能是单一的,但 是单元的整体功能是综合的。
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 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
➢ 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经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 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
氛。 ➢ 有利于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
长周期。
一、备课管理
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 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 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和方法,优化组合教学媒体和网络资源 教学评价设计——解决教得如何、学得如何的问题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对学生目标达成度的总结 性评价
一、备课管理
关于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四定”、“七备”、“六统一”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