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低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调查报告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低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调查报告

省市泉港区低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调查报告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文华调查对象:市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泉港区位于湄洲湾南畔,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是省、市“十一五”规划重点打造的海峡西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主枢纽港,辖有6个镇,1个街道,1个盐场,人口36.72万人。

现有中学23所,其中独立高中2所,完中4所(含职业中专1所),小学61所,独立中心园7所,文技校7所,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

高中在校生9337人,初中在校生12198人,小学在校生17401人,3—5周岁在园幼儿8653人。

中学教职工2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945人),小学教职工2141人(其中专任教师2054人),幼儿园公办教师114人。

南埔中心小学创办于1935年,目前办班21个,学生886人,教师69人。

是一所集“花园、乐园、学园”为一体的农村中心小学。

拥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秀丽多姿的园林假山,色彩艳丽的环形跑道,以及一应俱全的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各功能室。

被评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农村示小学、市文明学校、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语言文字示学校、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和市绿色学校。

调查容:生源情况、师资情况、图书资源、课外阅读开展、语文课程“五大方面”课的开设和实施、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几方面。

. 可修编-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测查法、听课。

第一部分:生源情况一、基本情况全校二年级学生166人,其中男生95人,女生71人;七周岁(适龄儿童)159人,六周岁4人、八周岁3人,适龄儿童占全段总数的95.78%。

接受学前教育3年的有78人,2年的有48人,1年的有40人,学前一年教育100%,学前三年教育91.99%。

户口所在地本村56人,本镇外村55人,本区外镇44人,区外11人,非本村学生占总数的66.3%,三分之二是“外籍”的。

外来工子女人数16人,留守儿童人数58人,有音体美等爱好特长学生51人。

父亲工作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13人,在企业55人,其他98人;母亲工作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10人,在企业28人,其他128人。

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个别是小学和高中以上文化,大部分是农民或农民工。

二、存在问题1、男女生比例日益失调。

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女生比较细心、勤奋、听话。

因此在班级里,有女生占尽风采的趋势。

2、相当一部分学生亲情缺失。

166名学生当中,只有56人是本村的,外籍及留守儿童明显偏多。

这些学生或是寄居在亲戚家,或是寄托在他人家,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上得不到关注,有困难也得不到帮助,大多情感比较淡薄,心理比较脆弱,学习习惯比较差。

3、家庭教育比较欠缺。

大多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家庭教育成为了一片空白。

另外,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不. 可修编-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单一,有70%的家长偶尔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情况。

只有30%的家长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情况。

三、对策思考1、老师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用真诚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

2、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和学习情况。

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学好的自信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

第二部分:师资情况(语文)一、基本情况从调研资料分析显示,南埔中心小学21名语文教师中,男教师只有2名!30—35周岁占教师总数(专指小语教师,下同)的85.7%,全区小学教师40—50周岁的占4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占100%,本科以上学历占67%;受方言区影响,普通话等级考证“二甲”以上的只占52.4%,其余为“二乙”,达标率勉强过半;教龄10—15年的占67%,最高教龄21年;80%以上职称是“小高未聘”,处于“低层工薪阶级”;参加区级以上课改培训100%,参加市级以上培训62%;95%以上教师的周工作量在10—14节之间,并且兼职3门课程以上(另外的5%是学校行政兼课);喜欢语文教学、喜欢孩子达100%。

一、二年级共有8名语文教师,都是清一色女性,年龄在30至40之间。

本节课执教的惠蓉老师12年教龄,中文本科毕业,曾获区小语课堂教学评优三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是学校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细腻柔和,注重交流,富. 可修编-有激情,儿童心理特点把握敏锐到位,善于将语文教学与儿童生活实践有机融合,长期执教低年级语文教学,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家长的信任,所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二、存在问题1、小学语文教师的男女结果比例严重失调,19:2,典型的“阴盛阳衰”现象,呈现出女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强大优势。

教师的男女性别比例不当,影响到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

2、小学语文教师的年龄结构断层。

大多在30岁以上,教师队伍缺少新鲜血液,年龄的偏大造成教师职业的倦怠和惰性,教学缺少激情,工作缺少上进心。

3、大多语文教师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熏,教学方式也能得到一定的转变。

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教学行为的偏差。

三、对策思考1、改善小学语文教师师师资结构,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唤醒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

2、加强教师校本研修,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部分:图书资源一、基本情况南埔中心小学拥有省级示图书室,全校学生数886人,图书总册数17065册,图书种类4412种,生均18.6册。

其中,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种类968种,其中漫画、卡通类190种,童话、寓言类408种,科普类175种,其他注音读物195种,共4876册,生均13.5册。

全校班级图书角班均册数89册;二年级班均图书总册数80册,生均册数2.2册;班级图书角平均册数80册,生均个人家庭藏书3册。

. 可修编-二、存在问题1、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生均册数明显较低。

如班图书大多是作文选居多,可见图书资源也存在着“被应试”的严重影响!2、图书的利用率不高。

虽然拥有良好的图书资源,但由于缺少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室的开放率并不高,平时只是按班级为单位由班干部统一出借,一般每两周出借1次,每次借出50本左右。

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来源主要是“向班级图书角借”和“购买”,向学校图书馆借或者与同学交流图书的较少。

学校虽有1间拥有30多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但基本只在上信息技术课程时使用,平时很少对学生开放阅读。

3、学校周边图书资源缺乏。

学校周边有书店1家,除了卖教辅书以外,还卖了一些课标必读目录中规定的书籍,也有不少青少年版的名著。

75%学生家里的藏书量不足10本,15%学生家里一本藏书都没有,家庭藏书量超过40本的只有一成,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读书这个“被遗忘的角落”最真实的现状。

全区至今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没有一个供普通百姓坐下来免费看书的阅览室,几家有卖书的超市、书店大多没有为孩子提供看书的座椅。

三、对策思考1、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一步加大图书的购置和充实。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加大向学生的开放力度。

2、进一步加大宣传,提升家长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共同营造书香环境。

第四部分:课外阅读开展一、基本情况. 可修编-学校近年来,通过举办“读书节”,构建“书香校园”文化,开展了“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我心中的童话”低年级讲故事比赛、“辉煌六十年”读书比赛、“诵读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每周一诗”等一系列读书活动。

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漫画卡通。

学生能不假思索说出来的最喜欢的读物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神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寓言故事》等,这说明童话故事在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你一般每天阅读课外书多少时间”调查项目里,绝大部分学生能保证20分钟左右,选择“从来不看”的占5%,这也是农村小学的必然现象。

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绝大部分选择查字典,不求甚解选择“跳过”的只有2个。

近六成的学生阅读课外书能摘录好词佳句,还有16%学生能做读书笔记或批注。

只有40%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能达到5万字以上。

近七成的学生只要想买课外书,父母就会同意,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父母不同意。

二、存在问题1、语文老师大多还是重课教学,轻课外阅读。

近半的老师也“从没推荐”或“很少推荐”好的课外读物给学生!近两成学生没有上过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半数以上只是上语文课时附带指导过。

2、大多家长不读书。

学生读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和受老师要求的居多,被父母亲影响的只占16.7%,父母平时在家有近三成“从来不看书”,近五成“有时看一会儿”,非常喜欢看书的家长只有两成,可见爱读书能影响孩子的父母太少。

三、对策思考1、语文老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2、要逐步唤醒家长读书的意识,开展“亲子阅读”行动。

. 可修编-第五部分:学生语文课程“五大方面”的学习状况一、识字写字㈠基本情况表一:. 可修编-.可修编-表二㈡存在问题1、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及独立识字的能力不强。

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依赖教师分析字形、讲解字义,课堂中不能很好地利用工具书帮助学习。

原因是老师对重知识,轻情感态度造成。

2、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还未很好地养成。

表现在执笔姿势和坐姿不正确,写错别字和乱涂乱画。

主要原因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音近字、形近字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受到挑战,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

另外,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对学生书写指导不够,忽视了对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再加上片面追求分数,个别班级滥用教辅材料,学生的写字作业量较大,导致学生为了赶任务匆匆忙忙写字,长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姿势习惯,字迹潦草。

㈢对策思考1、教师在识字写字课堂上要多创设情境,多展示激励,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少讲解,少分析,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要明确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多提醒,严格要求,坚持训练。

不能急于功利,以追求分数牺牲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规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阅读积累㈠基本情况表一:. 可修编-表二㈡存在问题1、学生朗读的习惯不佳,姿势不正确,语调不自然,存在唱读现象。

读书时,不连贯、读破句、没有自己的感悟等现象较为严重。

2、学生图文结合阅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两项能力较差,看课外书时很少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说明教学资源的使用率较低,阅读教学的引导方向有偏差,学生过于依赖教辅书,存在思维懒惰惯性,学生潜心读书的少,追求答案的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