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

解读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

我对综合活动教材中班上学期《秋天的画报》主题的个性解读为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它很好的指引我们在综合教学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这套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轴线,既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又为教师因地制宜地组织教育活动提供参与与支持,集中地表达出对幼儿教育基本理念的认识、理解与主张。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课程的根本主旨;活动性、综合性是课程的主要特色;家庭和社区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这一切在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中充分的体现出来,然而由于园所、地区、幼儿、家长各不相同,在组织实施时引发了我们不一样的思考,下面就对这一主题进行个性的解读。

一、从主题活动的目标设定解读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秋天主题始于11月初,正是秋天开始的时候,整个主题活动为期四周,时间较长,内容也相对较多。

这时孩子们已渐渐感觉到秋天的到来,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一切变化在无声之息中悄然而至。

但对于中班孩子来说,秋天还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那么主题《秋天的画报》的开展正好让孩子抽象的思维具化。

本次主题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有观察的兴趣,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会用优美的的词语描述秋天的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会用多种自然材料(树叶、花瓣)等表现秋季的特征,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对种植活动感兴趣,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同伴分享经验;学习说唱风格的歌曲,按音乐节奏鞋套的做动作,初步会看指挥齐奏和轮流演奏;认识数字6、7,理解他们表示的含义,会按照比较复杂的规律进行排序;注意保持手、脸和服装的整洁,并能够根据气温的变化和自己活动的状况主动要求增减衣物;喜欢做操,努力做到动作到位、有力,能协调地跳、钻爬等,目标涉及到秋天里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目标要求,教材中搜集了与之相关的活动,可见本主题的内容相当的丰富。

二、从主题的活动安排解读主题活动的课程编排。

首先罗列一下本主题的主要活动内容,它们包括综合活动《好吃的芹菜》《蔬菜印章》《水果品尝会》《捡落叶》《云彩和风儿》;社会领域《去菜场》《美丽的农村》;语言领域《彩色牛奶》《捉迷藏》《水果编谜会》《落叶》《秋风》;音乐领域《买菜》《小树叶》《摘果子》《郊游》;科学领域《一篮蔬菜》《有趣的叶子》《种蚕豆》;美术活动《金色的田野》《树叶变变变》《多彩的秋天》;数学领域《玩蔬菜卡片》《水果接龙》《找出一样多》《有趣的拼图》;健康领域《小兔采蘑菇》《收甘薯》《拾落叶》《我和垫子一起玩》。

《纲要》中指出幼儿时天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开放的学习者。

幼儿通过与环境、同伴等的互动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地位、价值,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求知欲望。

那么活动的设置就应有利于幼儿积极互动、不断探索、获得体验。

在主题《秋天的画报》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且涵盖了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综合入手,统筹组织教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过程,这也是课程的主要特色。

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有一些是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与周围环境互动起来,例如《去菜场》、《美丽的农村》《捡落叶》,真正让孩子动手、动脑去体验与感受,教育必须依靠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幼儿亲身参与、独立思考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属于幼儿自己的认知。

除此以外,而有一些则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收集信息在与同伴的分享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如《一篮蔬菜》《水果编谜会》《有趣的叶子》等,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让孩子尝试自己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收集、分享、讨论等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另外有一些活动是需要家园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好吃的芹菜》《蔬菜印章》《水果品尝会》等,充分调动起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教育孩子这一共同目标出发,让家长主动参与进来,为课程实施贡献力量。

可见,本主题的所有活动设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端看实施者如何进行统筹安排、有效开展。

三、从主题活动的实施解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把主题活动目标融入在幼儿的玩乐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观察、欣赏。

孩子们在美丽的风景中能感知秋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景,了解秋天里人们的劳动,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同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幼儿尝试着运用各种感官充分的感知秋天的基本特征,而且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对秋天的认识。

1、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合理调整活动顺序。

感知秋天,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秋天的美景,寻找、捕捉秋天的变化,再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体验,于是在初步认识到秋天来临后,我们开展了将《美丽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更改为《秋游天生桥》,带领孩子沿途欣赏农村的美好景色以及公园里种类繁多的树木等,充分感受秋天的美。

见到各种各样的树叶、农作物,孩子们很兴奋,迫不及待地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离开时,每个孩子手里都收集了很多树叶,感受到孩子对树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将原来的一周活动中蔬菜、水果、树叶等相互穿插开展的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围绕树叶这一重点,我们将主题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我们接着开展了美术活动《金色的田野》《树叶变变变》科学《有趣的叶子》体育《小树叶》,将散文诗《捉迷藏》改为散文《落叶》歌曲《摘果子》改为《小树叶》,这样一整周的活动都是围绕树叶开展,孩子的学习更加系统、更加具有连续性。

幼儿通过各种形式充分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美的感受。

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活动开展的形式。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兴趣、需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由于幼儿遗传、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我们应尊重这种差异,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主题中有一些活动在集体教学时存在很多困难,如《蔬菜印章》《树叶变变变》《水果编谜会》《有趣的拼图》等,能力滞后的孩子在集体教学中无法完成活动,而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夺走幼儿的发展机会,于是我们将这些集体中无法全部完成的活动,放在了区角活动中进行,或者将集体教学改为小组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我们设置了与主题相一致的区角活动,针对不同幼儿在多元智能方面的强项和弱项,适时予以帮助与引导,制定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充分激发每个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3、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活动内容。

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内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歌曲《买菜》中歌词部分“青菜绿油油呀,白菜大又好呀,豆芽黄橙橙呀,芹菜水灵灵呀”中青菜、芹菜容易混淆,且其中内容全部是蔬菜,幼儿在创编时思维受限,而老版本的《买菜》幼儿反而更容易接受,歌词为“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水中游呀,”于是我们尝试进行了修改,效果还不错。

又如绘画活动《金色的田野》,教材上的活动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存在困难,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材料,线条过于细腻对幼儿涂色技巧的要求过高,于是我们将创作手法改为纸板印画,幼儿很感兴趣且作品效果非常好。

4、根据活动需要合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良好的社区是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在主题活动中有很多需要家庭、社区提供协助的内容,如:《去菜场》《好吃的芹菜》《水果品尝会》等,在《水果品尝会》《好吃的芹菜》活动中,我们请家长配合准备水果和带一份由芹菜为原料制作的菜肴,请带的小朋友对它们作介绍,再加上孩子们自己收集的资料,知道了秋天的水果和农作物的名称和特征,初步了解水果和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能够做到多吃水果和粮食。

家园配合让孩子充分感受与体现活动带来的乐趣以及获得经验的积累。

主题活动结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与热情,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耐心地引导孩子,同时多多争取家长的支持,相信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地更好。

四、从主题活动中的几个‘最’解读主题的优缺面。

1、主题活动中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

在《秋天的画报》主题中,最让孩子感兴趣的综合活动是《蔬菜印章》,从猜测蔬菜切面的花纹到运用蔬菜印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幼儿至始至终充满兴趣,这类活动在小班也有过尝试,但侧重点不同,小班在于观察花纹和探索印的技能,而中班则侧重于感受多样性和怎样运用图案进行组合创造,本次活动我们从集体教学延伸到区角活动,幼儿依旧兴趣不减。

最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买菜》,采用说唱的形式对幼儿来说非常新颖,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并来源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效果很好。

最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所使用的树叶是幼儿亲自收集并发现的,且创造的空间很大,这给孩子的体验是最深的。

2、主题活动中最容易开展的活动。

俗语说的好“人多力量大”,有了各方面的协助那么实施起来会觉得更加容易。

我觉得本主题最容易开展的莫过于有家长大力协助的《好吃的芹菜》《水果品尝会》,将难度教给我们的家长朋友,教师和幼儿尽情享受,怎会难呢?3、主题活动中令人最困惑的活动。

所困惑的不只出现在本次主题中,还同样出现在多个主题中,那就是数学活动的不连续、重复以及操作材料的不配套,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总不免要仔细多次的进行‘二次备课’,首先思考一下相同的内容是否孩子已有经验?内容对孩子来说难以程度怎样?有适合的操作材料吗?等,出现或多或少的困惑。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内容丰富全面、信息量大,且社会实践活动多,家园、社区的合作多,这样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

我们根据班级特点、年龄特点、幼儿特点对活动进行的调整和修改,也使教师对活动的理解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能够对配套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及对数学活动的系统性、递进性方面予以加强的话,相信这一主题活动一定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