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单元检测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就是唐代著划诗人陈子昂。
选自《全唐诗》。
2、《春江花月夜》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3、《望月怀远》的作者就是園代诗人张九龄。
诗的首联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题李凝幽居》就是度代诗人輕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诗的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5、《登幽州台歌》从体裁上瞧应当就杲()
A、绝句
B、律诗
C、古体诗
D、近体诗
答案C
6、下列对《春江花月夜》分析不当的一项就是()
A、这就是张若虚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号称“孤诗横绝全唐” •
B、诗中从月出到月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C、这首诗中景物描写太乱,诗的重心不明确.
D、诗中朦胧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别有情趣。
答案C
7、下列对《望月怀远》分析不当的一项就是()
A、首联写景,紧扣题目,而不露痕迹。
B、颔联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直抒血臆.
C、颈联的景物描写,旨在表现秋夜之凉,扰人难以成眠。
D、尾联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真切感人.
答案C
8、下列对《题李凝幽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这就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就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表现岀李凝居处的冷落荒凉.
B、颔联就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严格的创作态度。
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就是写天明离别时的景物,仍突岀一个“幽"字。
D、结尾言简而意远,余味无穷.
答案A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9〜10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9、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诗写的就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就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就是动景,周诗描写的就是静景.
10、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诗写的就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与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就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与专注。
解析王诗写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静坐,慨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后两句以动写静,突出了孤寂。
周诗一、二句首先从室内氛羽写起,然后点出自己独坐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竟连更声也没有听到。
三、四两句诗人宕开诗境,转换空间,由室内到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停,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腰;近瞧门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
这一切都就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11〜12题。
寒食⑹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她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萤独坐听。
把酒瞧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第105天,大概就是淸明盯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她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她,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11、孟云卿的《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她乡过寒食卩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12、《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两诗所表达的感情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诗表达了诗人佳盯思亲的伤感与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与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阅读下而这首诗,完成13〜14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大约就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3、诗歌的就是描写的就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了傍晚与夜晚的景色,诗人选取“残阳”、“江水”、“月亮"、“珍珠"等景物, 通过对景物颜色、形状的描绘,营造了一个从傍晚到夜晚的清新自然、亲切与谐、宁静的意境,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以及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解析《暮江吟》就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这些诗的特点就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 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与意境就要从诗歌所
描写的景物中去领悟。
14、诗歌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在用词上很有特点,诗中多用数量词,这样写更能准确地描写景物。
苴她词也用得很有特点,如"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而上,不说“照",却说“铺”,这就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就是贴着地而照射过来,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 "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岀了秋天夕阳的柔与,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形容词与比喻手法的运用也给诗歌增添了不少色彩。
解析诗歌的一些词语明显地表现出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中的形容词与比喻手法用得形象而贴切,找准这两个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