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艺复兴中的启蒙精神

文艺复兴中的启蒙精神

文艺复兴中的启蒙精神
摘要: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犹如提倡巨大的文化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

它的核心是“人”,讴歌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主张人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无疑这些对当时以神为中心的中世纪社会拆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文艺复兴启蒙历史价值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后来遍及欧洲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

“这是一次人类从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这一时期,欧洲的古典学术得以复兴,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再一次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峰,并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就。

文艺复兴首次充分地展现了自我,其所提倡的“人”的因素构成了欧洲近代思想的基础。

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文艺复兴启蒙精神”的基本内涵做出恰当的理解并予以准确定位,对于当今的文化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一、文艺复兴中启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启蒙”在汉语中,“蒙”有“裹”、“包”、“欺骗”、“隐瞒”、“阴暗”等含义,它往往与“昧”连用,用来指知识未开的愚昧状态,故“启蒙”有摆脱愚昧之意。

而西方关于“启蒙”一词最早的说法,则来自于柏拉图对话篇中关于“洞穴之喻”的故事。

本义是指以光芒把事物照亮,引申为使蒙昧者变得具有知识、教养和理性精神。

在启蒙过程中,人的精神欲望得以扩张,这种扩张表现为精神空间的拓展和解放。

可见,中西方对“启蒙”的理解并无实质差别,皆指摆脱束缚和“不成熟状态”,释放人的创造性。

那什么是“文艺复兴启蒙精神”呢?精神是支撑人的一切社会行为的原动力,其根底处是对人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据此,文艺复兴既是一场特定的时代运动,也是一种特定的时代精神—启蒙精神。

“文艺复兴启蒙精神”意指文艺复兴这一具有启蒙意义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延续。

当中世纪宗教与权力结合,给人类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时,它自然成为一种新的蒙昧与遮蔽。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激情批判神学的说教,为人的现世生活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辩护,力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救出来。

他们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并通过运用自己的个性来研究自我、探索自然与社会,从而为自身找到幸福自由之路。

这种运用人类自身思维的力量解蔽与自我澄明,使人从蒙昧走向光明的精神乃文艺复兴启蒙精神的实质所在。

文艺复兴启蒙精神的核心是“人”。

“人”并不是文艺复兴时代发明的概念,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突然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含义,于是,在交织着人性与情感的动态激荡中,“启蒙”的序幕拉起,并由此演绎着“人”的解放的宏大故事。

正如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文化运动一样,文艺复兴不可能是独立于社会的纯粹的学术活动,相反,受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启蒙”这一时代精神具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讴歌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伟大和至高无上,高呼世界的主宰是人,而非虚幻的神灵。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文艺复兴倡导的对现实人性回归,就是对宗教迷信的非人传统的反叛。

"但丁大胆地歌颂人的价值和尊严,他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在《神曲》中,他将古代哲人、名士摆在很高的地位,升人宁静和谐的天堂,而教皇之流则被安排在地狱里。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已经认识到人在世俗世界上具有的特殊意义,他说:“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可见,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日益重视自身的价值,发现了‘人’,并以‘人’为中心看待世界和观察世界”。

提倡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

“沉闷的中世纪对人压抑得太久太深了,一千多年
灵与肉的对峙使反抗力汇聚于人们的心头,它一旦释放,必然犹如火山爆发。

"文艺复兴宣
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反对基督教主张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神权专制主义,否定教会对人的制约和束缚。

但丁第一次肯定“人类是自由的”。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瓦拉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在人的行为中的支配作用,主张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只有独立的个性,自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造福于人,那些禁欲、神秘的虚幻只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伊拉斯莫著书立说,大力宣传、提倡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的发展,抨击教会用宗教思想愚弄人和控制人。

他认为:自由意志是属于人专用的名词,只有自由、快乐、知识和理性是组成道德与良心的重要因素。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我考虑我自己”的名言在欧洲广泛流传,深刻地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和坚定信念。

可以说,正是在自由的指引下,人们才会决心冲破自然和社会加诸自身的各种束缚。

主张人对现实幸福生活的努力追求。

与基督教宣扬的禁欲苦行、追求来世天堂的说教所不同的是,文艺复兴对人的天性和自然要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颂扬尘世欢乐和幸福,倡导积极人生,赞美爱情是人类的最高尚的感情,主张人有追求荣誉和追求财富的权利,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应该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道德最终将体现在“物质”、“金钱”和“财产”上,人生最大的本色就是享受尘世生活的幸福。

人们要冲破禁欲主义的枷锁,合理健康的饮食,不要用节食的做法折磨自己的身体,损害自己的健康,要享受自然所赋予的种种温存。

而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完全符合理性和自然界的规律。

否则,对自然界也是十分不恭敬的。

薄伽丘通过他的小说《十日谈》,揭露了僧侣阶级的腐化和堕落。

他严厉斥责教会的虚伪,认为教会欺骗宣传对人来讲是不公平的,并提出人们要公开反对教会,同时又指出:人的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不应过着脱离现世的天堂生活。

长期以来,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的哲人、学者依据不同的视野与理路,对欧洲文艺复兴及其启蒙精神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各自的诠释与界定,为我们的认识留下了诸多可供参照的观点。

构建了一种新文化。

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里的重大意义,莫过于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并促进当时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无疑是一个具有近代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不仅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为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以各种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形式,赞美人生和世俗生活,主张放弃追求虚幻的天堂,蔑视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性反对神性,进而推翻了中世纪神权与封建制度的权威,开始解除中世纪宗教或者上帝对个人绝对自由的约束,建设一种以个人主义为基准的追求理性、平等、自由的新文化,并将新文化的创造聚焦与落实到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以及世俗欲求的极力阐释与弘扬上,为现代意义的“人”的诞生提供了前提。

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启蒙精神的真正魅力及其真正价值,在于一种果敢的思想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摒弃了传统文化中那种克制己欲、希冀来世、崇信教会的生活观,树立起新的社会生活观念。

他们蔑视教会,怀疑宗教说教,否认门资,重视教育,强调个性发展,肯定财富和职业成就,极力追求尘世的幸福。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经历着急剧的变革,这使得整个社会的风气、风尚、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方面,城市生活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风貌。

城市居民对现世美好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富裕的城市工商业者在城市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为了现世的利益和享乐而勤奋的努力着,而不是像中世纪那样为了灵魂的得救和来世的幸福才劳动。

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教育已由压制转化成权威来进行,婚姻观念已被男子个人成功奋斗和晚婚观念所取代。

这一切,都是在启蒙精神引领下表现出的社会生活的新面貌。

作为一个十分复杂而有颇多争议的文化历史范畴,文艺复兴留给我们诸多的思考与探讨空间。

透过几百年来对其热切关注而形成的可以借鉴的理论,我们看到了古典文化的再生,
人文主义的兴起,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催换。

而其根本动因则在于对“人性”的“发现”,即:人的价值的回归,个性自由的张扬,现实幸福的追寻。

故而,文艺复兴启蒙精神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最终可归结为它的启蒙性质以及对启蒙运动的开启上。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对文艺复兴启蒙精神的思想元素和深远意义,必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意大利丈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推各布·布克哈特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
《论世界帝国但丁》但丁朱虹译商务印书馆1979版
《意大利人文主义》加林李玉成译. 三联书店1998版.
《文艺复兴的当代思考》孟广林
《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自由》孙有中
《人的发现》朱开君
《启蒙运动究竟带来了什么》车洪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