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ppt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2
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 展的若干建议》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现代 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 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 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 化的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3
结论:物流是供应链网络的重要节点
1.2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1、2、1、物流管理的含义 1、2、2、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 1、2、3、供应链管理 ▲ 1、2、4、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
▲ 1、2、3、供应链管理
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 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第四章<<现代物流管理>>案 例 导 入
上海华润物流有限公司建立服务缺陷反馈机制。该公 司的服务缺陷反馈任务主要有两个部门承担,一个是 客户服务部,它负责收集来自客户的各种投诉、意见 和建议,并对其进行分析;另一个部门是质量审计部, 它负责内部作业的审计和分析,从内部发现问题。两 个部门发现的问题都将在公司的质量会议上讨论,并 商讨解决方案。本章我们会介绍这个问题。 【想一想】 1.物流公司为什么要建立服务缺陷反馈机制? 2.物流企业是怎样对服务质量实行管理的? 3.怎样才能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第五章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 第二节 国际物流 第三节 绿色物流
目录
第六章 物流与电子商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是商品流通的新形式 第二节 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的革命 第三节 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第七章 物流系统工程 第一节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
本课程的建议学时7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68学时(含实训课时), 机动学时4学时,学时的具体分配建议如下表:
2 现代物流
本章学习目标
学习本章后,使学生说出现代物流的内涵, 描述现代物流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说明物流系 统的构成和物流的“5S”及“7R”目标,初 步掌握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 及废弃物物流的合理化措施及应用。
本章知识要点
1、 现代物流的含义
2、现代物流的分类 3、现代物流的系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企业物流的基本内容和运作情况
第一部分 如何总体把握《现代物流 基础》
一、本教材具备的特点
(一)从物流供应链入手,设置教材的总体框架。 在物流供应链的运作中,包含了许多的节点,其
中物流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本教材 抓住物流节点而展开教材整体体系的设置。
见后页图示
物流供应链图示:
(二)引用案例为导入。
用案例作为每章的引子,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使学生为求解问题进而深入学习。
处理好“ 一般”与“特殊” 的关系:
《现代物流基础》只是从一般的角度去分 析和阐述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务,它没有后续 的专业课程对各种物流业务分析和阐述得详细 和具体,只是一个“引子”的作用,因此,要 把握好讲授的尺度,不要越俎代庖,给后续课 程留有余地。
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关系:
《现代物流基础》是从总体上对现代物流作 了比较综合的概述,侧重于理论、规律、基本 技术、基本技能的一般介绍 ,特别是一些实务 技能操作如仓储、配送、运输、定单处理等具 体业务的实训课的教学则更是不能包容其中, 所以,要注意分工,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 课的教学内容,避免职责不清、轻重不分、交 叉重复讲授的现象。
物流信息技术
添加或变更…
三、《现代物流基础》教材体系
《现代物流基础》教材体系
1.物流与供应链
5、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2、现代物流
6、物流与电子商务
3、物流基本业务
7、物流系统工程
4、现代物流管理
四、《现代物流基础》的结构
全书分为七章二十节,可以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供应链概述——第1章 第二板块、现代物流概述——第2、5、7章 第三板块、物流基本业务及管理——第3、4章 第四板块、物流与电子商务——第6章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解决方案
第6章
五、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演变关系
现代科技手段 现代
传统
网络信息技术 物流
物流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1
根据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GB/T18354-2001),我国对物流 所下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 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 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六、如何使用《现代物流基础》教材?
做好以下几点: 处理好《现代物流基础》教材先修课程和后 续
课程的关系。 处理好《现代物流基础》教材与后续课程“ 一
般”与“特殊” 的关系。 处理好《现代物流基础》教材理论教学与后续
课程实训教学的关系。
处理好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现代物流基础》是A类核心课程之一,它 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首先开设的课程, 它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因 此,必修将理论讲清楚,将框架搭起来,给后 续课程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和足够的讲授空间。
(三)引用小贴士为提示。 各章在适当处以小贴士的形式给予知识要点的 提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贴士
零库存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理念,是一种经 营手段,而不是经营的目的,它是一个相对的 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四)本教材撰写手法有所突破。 结合物流运作的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等
特点,用以点带面、点到即止、深入浅出的写 作风格进行各章的分析与阐述,使本教材更加 适用于中职学校的教学。
▲ 1、1、3、供应链的结构 1、1、4、供应链的特征 1、1、5、供应链的基本类型
▲ 1、1、6、供应链中的网络节点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一词源于英国的“Supply Chain”, 也有人称为“供应连锁”。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表述: “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 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 网链结构”。
本章知识要点
1、供应链的概念、演化过程、模式和特征; 2、供应链中物流的地位作用以与商流、资金流、信
息流的关系; 3、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的关
系; 4、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
本章主要内容介绍
1、1 供应链 概述
▲ 1、1、1、供应链的概念 1、1、2、供应链研究的演化过程
销售商供应节点
销售商供应节点是根据销售量的分布状况以及 采购、配送、信息等因素来决定的节点。如配送中 心就是典型的节点。
第三方物流供应节点 能够解决供需双方物流业务的无缝链接,提供全
程化、个性化、和公共型的服务,有全国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中心、客户销售点三个层次组成,其典型 的结构是物流中心。
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在其运作中起着不同 的作用,物流节点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节点,无论是 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在各自的运营中, 都离不开拣配和运送的商品配送的物流环节。物流 节点是贯穿始终供应链网络的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的结构
供应链是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有一个 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模式。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 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供应
制造
装配
分销
零售
客户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 应 商
供应商
核心企业
用户
用户的用户
供 应 商
图1-3 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
▲供应链中的网络节点
要点: 供应链的网链式结构模式由许许多多的节点
目录
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第 第二节 现代物流系统 第三节 企业物流 第三章 物流基本业务 第一节 物流储存运输业务 第二节 物流市场营销业务 第三节 物流技术设备与信息管理
目录
第四章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节 物流成本管理 第二节 物流质量管理 第三节 物流服务管理与标准化管理 第四节 物流标准化管理
▲ 1、2、4、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 是指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既在一定时期
内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共享信息、共担风险、 共获利益的一种协议关系。
(2)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
从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上看,大致经历了一个由低级 向高级发展的阶段,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 关系模式向现代物流关系模式转化。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定义(CLM)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 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 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 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 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4
基本要点: ① 物流中的“物”既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无
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由弱到强)
高
中
技术与管理创新 (JIT/TQM)
制造创新与技术 研发
物流关系
战略协作 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企业关系 低
1960~1970年
1970~1980年
1990年至今
图1-11 企业关系演变过程
(4)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供应链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建立中,评价和选 择是关键的问题,要做好几件事情: 一是全面考虑合作伙伴的综合营运能力; 二是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伙伴; 三是进行战略伙伴需求分析和制定选择标准; 四是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选择; 五是采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选择。
归纳为几句话:
《基础》是纲,纲举目张; 《基础》是睛,点到就行;
《基础》是理,顺章成理。
第二部分 如何把握《现代物流基础》各章的内容
建议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掌握知识要点 三、弄清难点疑点 四、灵活分析问题 五、会用解决方案
1 物流与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