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
头溢液的导管内癌,尤其在钼靶X线检查未 见钙化灶的导管内癌患者中显示出独特的 优越性等。
麦默通(Mammotome,MMT )微创 旋切系统
?通过微创性外科手术的方法对乳房肿块性
疾病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最新治疗系统。 对乳腺可疑病灶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 活检可明确诊断,降低了乳腺良性病变的 手术率
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
?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
征象之一
?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
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 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 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超声显像检查
?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
?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
看不见乳头
?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乳头糜烂
诊断标准
病史
?肿块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
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 的性质
?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 ?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 ?月经史及家族史
查体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
?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
?青年妇女( 20~30 岁左右 ?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圆形或扁圆形 ?一般在3cm以内 ?单发或多发 ?质坚韧 ?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分界清楚,无粘连,触之有
滑动感
?肿块无痛,生长缓慢 ?在妊娠时增大较快。
乳腺增生症
?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 ?既非炎症,又非肿瘤,而是正常结构的错
有价值
?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
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 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 要参考指标。
热图像检查
?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
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 此差异可做出诊断
CT检查
?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 ?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 ?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
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乳腺导管内视镜
?直视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
内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观察到乳头溢液 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给手术治疗提供了极
大帮助
?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伴乳
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 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查体:视诊
?双侧乳房是否对称 ?外形有否异常 ?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
查体:触诊乳腺
?手指平摸 ?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
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 记录部位
?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 ?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
乳腺疼痛
?无痛 ?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
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
?肿瘤伴有炎症:胀痛或压痛 ?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
或侵犯臂丛神经: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单侧单孔 ?血性或浆液性
皮肤改变
?皮肤粘连 ?浅表静脉曲张 ?皮Biblioteka 发红 ?皮肤水肿腋窝淋巴结肿大
?同侧腋窝淋巴结
乳头和乳晕异常
?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
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
?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
中CEA含量升高
?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
CEA高值
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
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 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单克隆抗体:CA15-3
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
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 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 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活体组织检查
?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
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 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癌胚抗原(CEA):
乱
乳腺结核
?比较少见 ?炎症性病变 ?可形成肿块 ?时大时小的变化 ?不一定有肺结核 ?常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 ?临床有35%的患者难以与癌相区别
乳房囊肿
?积乳和积血 ?积乳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根据病
史和体征不难诊断
?积血多见于外伤,因积血堵塞乳管,未被
吸收而形成炎性肿块
浆细胞性乳腺炎
?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管内
应记录液体的性质
查体:触诊淋巴结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
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
?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
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 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 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 触之饱满。
X线检查
?肿块或结节病变 ?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 ?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
脂性物质溢出,进入管周组织而造成无菌 性炎症
?急性期突然乳痛、红肿、乳头内陷、腋淋
巴结可肿大,易被误诊为炎症乳腺癌
?当病变局限急性炎症消退,乳内有肿块,
且可与皮粘连,也易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恶性淋巴瘤
?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0.04%~0.52% ?好发年龄为 50~60 岁 ?女性多见,常为单发 ?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肿块,有时可占据整个
?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
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 用。
近红外线扫描
?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
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
?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 ?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
影显示清晰
?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
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 断。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
1、部位:乳腺外上区域 2、数目:单侧乳腺单发肿块为多见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 4、形态和边界: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扁平状,
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 5、硬度: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
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 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若肿瘤侵犯 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 大肌,则活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