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 (7)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 (7)
情 壮志难酬 悲 思念丈夫 凄
感 之恨
愤 之愁
凉
拓展: 写“愁”的诗句还有哪些? ①愁之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愁之重: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③愁之多: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④愁之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⑤愁之韧:剪不断,理还乱诗感情基调的两句: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2写黄昏后情形,暗含佳节思亲情绪的句子: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直抒自己内心的伤感和外表消瘦的句子: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4 通过佳节美景,反衬女主人公离愁别恨的句子: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5用精彩的比喻,写因忧愁而消瘦的句子: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 • ⑴找准词眼,体会情感; • ⑵抓住意象,鉴赏意境; • ⑶鉴赏名句,品析技巧。
《醉花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鉴赏,体味 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 象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壮 薄雾浓云、 凄 美 西风黄花 美
人 指挥若定 豪 独坐、孤 孤 事 谈笑却敌 迈 眠、自斟 寂
李清照,字 漱玉 , 号易安居士 ,宋 代 婉约 派词人。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 易安体 ”。词作有《漱玉词》。
• 李清照的人生 • 南渡前(北宋灭亡前): 婚前(18岁前):生活在书香世家,家境优越,自身才华出众.
婚后(18-42岁):夫妻恩爱, 情趣相投,共同搜集书画金石。
• 南渡后(北宋灭亡后) 中晚年(43-71岁):经历战乱、夫死、国亡、无儿无女,无
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 李清照的作品
南渡前: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朗诵体会 1.同桌互读纠正: 字音、节奏、语调、 语速等。
2、听朗读。
醉花阴
• 李清照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整体感知: 1.找出词眼。 愁。 2.因何而愁? 思念丈夫。
背景介绍:词人在写作这首词的时 候,已结婚十余年。夫妻二人恩爱 情深,经常一起研究金石古玩、研 究词的创作。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 节,赵明诚调官异地;李清照独居 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 此词寄给丈夫赵明诚。
深入探究:
你从哪里感受到主人公的 思夫之愁?
问:这首词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提示: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
• 1、炼字 (含义+景象+效果)
• 答:“瘦”写出了菊花的瘦细,菊瓣的纤长,这与作者 因相思而憔悴瘦弱的体态相近。不仅写出了两者的形似 之处,也写出了两者的神似之处。菊花象征隐逸精神酷 似作者清高淡泊的品格。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瘦”是“愁”的结果,画龙点睛。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醉花阴》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成就。 •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 过程与方法 • 1.了解作品风格与个人遭遇的关系。 • 2.体味词中的意象、意境、感情。 • 3.理解词中的炼字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感。
• 作业布置 • 默写《醉花阴》
谢谢大家
• 2、修辞 (手法+结合诗句分析+作用)
• 答: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少妇,刻画 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 美的艺术情境。
• 3、表现手法 (手法+结合诗句分析+作用)
• 答: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词人巧妙地将少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