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在常温状态下,往反应箱内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20%50%的聚醚时,后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30%71.7%的水进行溶解,自由基聚合:往进行溶解后的溶液内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3%7.5%的丙烯酸,滴加完毕后开始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0.3%的巯基乙酸,接枝反应:对经过自由基聚合的溶液进行加热直到8085摄氏度,开始滴加一个半小时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占总溶液总比重0.5%过硫酸铵和占总溶液总比重4.5%10.5%水混合而成,保温:将经过接枝反应中的溶液在80摄氏度下,保温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

技术要求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常温状态下,往反应箱(1)内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20%-50%的聚醚时,后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30%-71.7%的水进行溶解,自由基聚合:往进行溶解后的溶液内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3%-7.5%的丙烯酸,滴加完毕后开始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0.3%的巯基乙酸,接枝反应:对经过自由基聚合的溶液进行加热直到80-85摄氏度,开始滴加一个半小时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占总溶液总比重0.5%过硫酸铵和占总溶液总比重4.5%-10.5%水混合而成,保温:将经过接枝反应中的溶液在80摄氏度下,保温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其中,所述的反应箱(1)侧壁上设有出料管(11),所述反应箱(1)设有加热块(13),所述反应箱(1)内设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上设有搅拌杆(141),所述反应箱(1)侧壁上设有保温层(12),所述反应箱(1)顶部设有多个进料口(15),所述反应箱(1)顶部设有多个与所述进料口(15)相配合的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顶部设有储料箱(2),所述连接管(3)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固定板(31),所述连接管(3)内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穿设于所述储料箱(2)内,所述支撑板(5)底部设有导块(55),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下料口(54),所述下料口(54)设于所述导块(55)上方;在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时,将聚醚和水加入到反应箱(1)内,传动轴(14)带动搅拌杆(141)转动,聚醚与水在反应箱(1)内混合;将丙烯酸放入到其中一个储料箱(2)内,再将巯基乙酸、硫酸铵和水的混合物放入另外的储料箱(2)内,推动连接轴(4)带动支撑板(5)移动,根据需要滴加的量确定支撑板(5)的位置;当支撑板(5)位置确定后,储料箱(2)内的液体进入到连接管(3)内,连接管(3)内的液体从下料口(54)处往下运动,液体粘沿导块(55)往下滑落,将液体滴入到反应箱(1)内,根据先后顺序依次将相应的液体加入到反应箱(1)内,当聚羧酸减水剂制备完成后,将聚羧酸减水剂出料管(11)内排出,获得初成品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经过保温的水降温至50摄氏度后,打入复配池,加入添加剂,加水稀释后将复配好的溶液打入成品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上步骤均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设有第一活动腔(23),所述储料箱(2)底部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活动腔(23)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2)相配合的挡板(24);所述下料口(54)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密封板(541),所述下料口(54)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板(541)相配合的第一支撑弹簧(542);所述连接轴(4)上设有第一输气腔(42),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气腔(42)相通的第二输气腔(540),所述支撑板(5)上还设有与所述下料口(54)相通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输气腔(540)相通的第三活动腔(55),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推杆(56),所述第一推杆(56)上设有第一推板(562),所述第一推板(562)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55)内,所述第一推板(562)上设有复位弹簧(561);将液体装入到储料箱(2)内后,根据需要滴加的量调整支撑板(5)位置,支撑板(5)位置固定后,挡板(24)从第一通孔(22)处移开,储料箱(2)内的液体从第一通孔(22)处进入到连接管(3)内,液体将连接管(3)装满后,挡板(562)将第一通孔(22)封闭,第一输气腔(42)内进入空气,空气通过第二输气腔(540)进入到第三活动腔(55)内,空气推动第一推板(562)沿第三活动腔(55)内壁移动,第一推杆(56)随第一推板(562)往下料口(54)方向移动,第一推杆(56)推动密封板(541)转动,密封板(541)转动形成斜面,连接管(3)内的液体从下料口(54)处掉出,液体沿导块(55)滴加在反应箱(1)内,完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内设有第二支撑弹簧(343),所述第二支撑弹簧(343)顶部设有支撑块(34),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33),所述第一滑槽(33)内设有第一滑块(331),所述固定板(31)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杆(311),所述第一连接杆(311)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31)上;所述连接轴(4)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连接板(47)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471),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71)相配合的连接孔(57),所述连接孔(57)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71)相配合的固定环(59);所述连接管(3)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门(38);在对连接管(3)清洗时,往下推动连接轴(4),将支撑板(5)推送至开口一侧,将支撑板(5)从开口内取出,往下推动支撑块(35),往上拉动连接轴(4),同时往下推动固定板(31),翻转固定板(31),固定板(31)转动180°,对固定板(31)内壁上做清理,随后将清水注入到连接管(3)内,对连接管(3)内壁做清理,完成连接管(3)的清洗。

技术说明书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减水剂的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减水剂,可保持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工作度不变而显著减少其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或减少水泥用量。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混凝土超塑化剂(减水剂)。

目前大多数聚羧酸系减水剂由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化合成大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而成,其酯化过程中的带水剂通常采用苯或甲苯,而苯或甲苯蒸气是有毒物质。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开发应从混凝土性能、价格、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一步朝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对我国混凝土材料、建设工程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CN101186460A公布了一种以烯丙基聚乙二醇为原料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

其合成方法如下:将烯丙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丙烯酸甲酯、水依次加入反应釜,通入氮气保护,加入过硫酸铵或硫酸亚锡,在90摄氏度下反应6小时,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

此方法合成中需要通入氮气,控制PH值,既不容易控制反应,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分散效果一般、掺量较高。

在减水剂制备时,对于其中各种成分的添加控量十分重要,良好的成品重量需要对原料的精确把控,现有的减水剂生产在添加原料时通常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人工操作无法对减水剂的添加量及添加速度做控制,在不注意情况下极易造成添加过量等问题,对成品减水剂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使减水剂生产的成本增加。

技术内容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在常温状态下,往反应箱内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20%-50%的聚醚时,后加入占总溶液总比重30%-71.7%的水进行溶解,自由基聚合:往进行溶解后的溶液内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3%-7.5%的丙烯酸,滴加完毕后开始滴加占总溶液总比重0.3%的巯基乙酸,接枝反应:对经过自由基聚合的溶液进行加热直到80-85摄氏度,开始滴加一个半小时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占总溶液总比重0.5%过硫酸铵和占总溶液总比重4.5%-10.5%水混合而成,保温:将经过接枝反应中的溶液在80摄氏度下,保温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其中,所述的反应箱侧壁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反应箱设有加热块,所述反应箱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搅拌杆,所述反应箱侧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反应箱顶部设有多个进料口,所述反应箱顶部设有多个与所述进料口相配合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储料箱,所述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固定板,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储料箱内,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导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于所述导块上方;在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时,将聚醚和水加入到反应箱内,传动轴带动搅拌杆转动,聚醚与水在反应箱内混合;将丙烯酸放入到其中一个储料箱内,再将巯基乙酸、硫酸铵和水的混合物放入另外的储料箱内,推动连接轴带动支撑板移动,根据需要滴加的量确定支撑板的位置;当支撑板位置确定后,储料箱内的液体进入到连接管内,连接管内的液体从下料口处往下运动,液体粘沿导块往下滑落,将液体滴入到反应箱内,根据先后顺序依次将相应的液体加入到反应箱内,当聚羧酸减水剂制备完成后,将聚羧酸减水剂出料管内排出,获得初成品聚羧酸减水剂。

将所需的原料液体存储在储料箱内,避免频繁的添加原料,使反应箱可连续的制备减水剂,适应工厂大量生产模式,保证设备的持续运作,提升减水剂生产效率;通过对支撑板位置的调整,对连接管的容量做调整,使连接管内每次装的液体均是需要滴加的液体总量,避免出现液体滴加过多情况,对滴加的原料做精准的定量控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将原料放置在储料箱的方式,使反应箱整体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空气进入到反应箱内对反应造成影响,与保温层相互配合为反应箱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通过储料箱对原料起保护作用,避免光线直射在原料上,防止原料因长期光照而分解,降低减水剂生产成本。

;在固定板作用下,对支撑板的位置起固定作用,将支撑板固定在连接管上的任意位置上,以便获得所需的连接管容量,增加反应箱的适用范围;在导块设置下,将连接管内的液体通过液滴的形式加入到反应箱内,以便对滴加液滴的速度做控制,使液体以匀速的状态加入到反应箱内,保证反应稳步进行,从而保证减水剂成品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