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
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1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寒假里我观看了《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讲述了精忠报国英雄——岳飞一生的传奇故事。
看完之后,令我感触很深,久久不能忘怀。
岳飞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他少年时期,就跟着自己的老师周同学习箭术,两人的关系也很是亲近。
周同生前还赠给岳飞两把自己最喜爱的弓箭,因此在老师去世后,岳飞非常思念他。
岳飞家里比较贫困,于是每年岳飞都把自己的衣服当掉去给老师买供品,以此悼念老师。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朋友的善良友好。
岳飞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尽管有时在外打仗,但他时刻牵挂着自己的母亲。
当家乡出事后,他就赶快派人去寻找母亲,终于在第十八次时找到了母亲,并把母亲接到了军营。
每天不管有多么忙,他都要去给自己的母亲请安,亲尝汤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每日辛勤操劳养育儿女,我们更要懂得孝顺他们。
岳飞更是一个严格的人。
自己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他不仅没有安慰还训斥了他。
平日里,他的孩子都要干农活,他的家人都要穿粗布衣服,他与百姓同忧同乐。
在管理军队时更是严格要求,正是这样的品质,他才一生功绩卓越,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
平时父母、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就是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更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岳飞的成长经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激励着我们,润物细无声。
虽然他已逝,但精忠报国是一面永远不倒的爱国旗帜,昭示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报效祖国。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2
《跟着书本去旅行》使我们有机会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
在2月3日至2月7日的节目里,我们来到了安阳,近距离认识了解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岳飞。
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戎马一生,战斗在抗金最前线。
他以光复中原为己任,以收复失地为目标。
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兵。
他虽然被迫害致死,但他“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却永远存活在人民的心中。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样的诗句不正是岳将军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吗?
节目里一个个的小故事让岳将军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丰满。
一次兵马行进时,长子岳云的马在下坡时,马失前蹄一下子从坡上滚了下去。
岳飞非常气愤,下令要将岳云斩首,众军士拼命阻拦才把他救下,但岳云还是被罚了一百军棍。
此时他不仅是一个严父,更是一位赏罚分明的岳将军。
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岳飞一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身教”的最佳典范。
生活中他戒奢从简,只穿粗布衣,与兵士一起吃住,同样也要求妻子和孩子吃穿住都与平民百姓们一样,他把对小家的爱融入在了对国家的大爱中。
“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以岳将军这样的英雄为榜样,从小树立爱国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3
世界如此之大,中国文化同样也博大精深,在观看了中央十台播出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安阳篇后,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文化——甲骨文。
通过观看,让我知道了甲骨文的来历和意义。
它是在我的家乡安阳被发现的,当时有个人在从药店买的一种叫龙骨的中药上,看到了类似文字的奇特符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
通过研究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古代历史。
在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中国夏商以前的历史都是靠人们的传说记载的,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而且也没有得到广大外国专家的认可。
是它的出土,让我们打开了通往夏商历史的大门,让我国夏商文化历史有了有力的依据。
是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了我们祖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情况。
它的意义在于,它不单单代表一种文字,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
它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我的祖国。
我深信,中国历史文化会有更多的、更有意义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发扬光大!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