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

课程设计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不过百余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悄然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今,电影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不同人群在诸多社会人格方面或多或少有影响,从而对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展现了不同大学生看电影情况,分析大学生爱看电影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类别电影的吸引力,总结了电影对当代社会影响。

最后提出作者对电影态度。

看电影是一种良好的娱乐方式,是一种学习生活捷径。

是一种了解社会的途径。

关键词: 电影文化、文娱消费、大学生、影视风格、社会影响引言近年,随着影视传媒产业的不断兴盛繁荣,电影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与深刻。

特别是对初步接触社会当代大学生来说,相对于传统的家庭教育与成绩为主的中学教育,在有丰富课余时间的大学,电影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成长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道德观等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从在1872年至1878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影视从那一刻开始走入人类世界,电影成为世界的一部份。

发展到今天,电影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们把电影当做一种娱乐,但它却引领着社会的时尚。

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梅里爱制造了一整套机关、机器和舞台道具、无数个布景和服装以及创造了许多新的特技、新的剧本。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苏联的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在1915年开创性地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接手段。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7-1959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而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

先在意大利出现“新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

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并在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从过去单纯的摹仿吸收进行到有取有舍的阶段。

中国电影自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80余年的路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先是把西方的电影艺术移植到中国的拓荒时期。

而自1949年,中国民族电影事业进入探索时期,确立了大众化的路线方针,汇入中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时代洪流,发生了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历史性转折。

近年,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使得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

而且中国电影的票房和影片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今,在国际电影节上如今也备受欢迎。

一场电影是一种文化,从第一秒开始它就是一群人思想、行为与态度的展现。

看电影是看一种人生态度。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来反映,以便能够了解看电影方面的问题,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大学生对看电影态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

本次调查为了使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我们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调查地点。

从中选取不同年级、不同科别的样本。

在以上五个地点共发纸质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4份,其中有效问卷占111份,有效回收率为96.23%。

其中男问卷67份,女44份,男女比例约为1.5:1。

理科38份,工科48份,文科29份。

1.调查结果1.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也在不断增多。

看电影作为其中的一种,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青睐。

通过调查,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得出以下结果:西安市内大学生较偏爱的娱乐休闲方式是上网、看电影和阅读。

由此看来,电影这一媒介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较深的影响与作用。

1.2 关于大学生在文娱消费这一块的支出,我们做出调查。

从中得出,上网的消费比重占47.37%,影院观影的比重仅次于上网,占35.08%,其次是购买影音类DVD,CD和购买文娱类书报刊,均占20.17%,而对于戏曲类的演出、音乐会、演唱会或是电子游戏类的支出占比重较小。

1.3 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如何?我们对此针对在校大学生做了调查,得出以下结果: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看电影的确是不错的休闲娱乐方式,仅有少部分人不喜欢看电影。

1.4对于大学生看电影的频率我们先做了粗略的调查,从中得出,偶尔看电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6.50%,经常看电影的人数占34.21%,几乎不看电影的人数占3.50%。

再进一步做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8.95%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看1~4部电影,有21.05%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看5~10部电影,平均每个月看10部电影以上的人占到8.80%,而不经常看电影的人数仅占7.00%。

1.5大学生活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感受,或丰富多彩,或无聊无事可做,看电影或许成为无聊时的一种消遣方式,或许有着其他的目的。

从图表中能够明显的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是放松、愉悦身心。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有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交际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压力,看电影可以是大多数人缓解压力的好的方式。

1.6看电影的方式有许多,对此,我们也做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中,通过上网下载看电影视频的方式占66.67%,通过看DVD光盘的方式占41.23%,与此同时,通过一些移动设备看电影和去影院观影的方式各占28.95%和22.80%,因为条件的不具备,通过电视台播映的方式看电影只占14.01%。

1.7一部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独特与魅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因为有喜欢的演员和电影题材新颖成为了大学生选择一部电影的主要原因,他们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5.08%和33.33%。

摄影效果好所占比率为22.80%,主题健康向上占25.44%,电影的音乐、舞蹈、动作设计别具一格占20.18%,情节跌宕起伏、有悬念占21.93%,这些因素也对大学生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8电影从无声迎来有声,从黑白走向彩色,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现在的电影从它的制作类型、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有序性的分类,给人们提供了选择的方式,对于哪类电影更赢得大学生的青睐,我们做了调查:由上面的饼状图可以看出,各个类型的电影大学生都有所涉及,而喜剧片颇受大学生的喜爱,悬疑片、爱情片和科幻片也是大学生经常观看的电影类型。

1.9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拍摄的电影,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大学生对不同地区的电影也有不同的选择。

其中有55.26%的人喜爱欧美电影,各有22.81%的人喜爱大陆和港台电影,有16.67%的人喜爱日韩电影,有2.63%的人选择其他地区的电影。

大学生对我国拍摄的电影的评价调查结果为:认为很好的占8.77%,认为一般的占61.40%,认为很差的占14.06%。

1.10作为大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是比较强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对于他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哪些类型的电影对大学生产生好的影响,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有相同人数的人认为纪录片和科幻片对大学生有好处,它们均占41.23%,还有37.72%的人认为伦理片会对大学生有好处,有33.33%和19.30%的人分别认为剧情片和战争片会对大学生产生好的影响。

1.11总体概括来说,有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认为看电影对于他们自己是利大于弊的,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2.调查结果综合分析2.1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看电影是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一种较为普及的方式,诚然看电影有利有弊。

下面是从问卷中得出的信息。

对大学生利处有如下几点:(1)现代快捷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时刻处于高压力的环境下,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社会压力使大学生在精神上有很大的负担,一些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能够缓解学习压力,放松、愉悦身心,而看电影对大学生来说是其中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且电影文化作为一种文艺方式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力途径。

(2)现在许多电影以家庭、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为叙事中心,而且更表现为它们都自觉地用传统的道德逻辑,突出了利他与利己、爱与恨、义与利、团体认同与个人叛逆之间的矛盾,张扬克己、爱人、谦让、服从的伦理观念,使大学生在这传统道德这一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3)创新型人才是中国社会极度渴求的人才,科技的发展使许多科技电影诞生。

由于中国大学生前期教育中对创新这一块的极度匮乏,使得这些电影在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埋下了种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对大学生的弊处有如下几点:(1)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一些低级电影和视频慢慢走近年轻人的生活,这些电影势必会腐蚀一部分年轻人的思想,使他们误入歧途。

(2)大学的四年时光正直我们的青春年华,学习和记忆处于黄金时段,但由于一些大学生娱乐与学习的时间比例处理不得当,在娱乐上面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间,使得这四年匆匆虚度过去。

看电影也属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一种,如若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个上面,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是很没有利处的。

2.2中国电影的近况在世界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大势下,中国电影业也迅速崛起。

此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文体娱乐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在逐渐赶超物质上的追求,这也使得电影业的发展进入百年不遇的黄金时段。

要点:(1)自从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序幕。

“五四”运动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多艺术领域中蓬勃兴起,同时兴起的向西方学习之风。

1946年,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进阶,中国有声电影也自此诞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事业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繁荣电影事业,先后举办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评选活动,还在长春、上海等地举办了国际电影节。

有不少优秀影片在权威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同美国大电影产业相比,我们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很差的,美国的后产品营销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产业总值中的70%是开发影片后产品所得,票房只占到30%左右,而我们的票房占到一半以上,电影后产品市场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3)艺术的内在魅力是电影存在的基础,中国电影发展的桎梏因素复杂而多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时至今日,艺术,已经悄悄疏离电影,非艺术因素主宰了一切,无论是兴盛一时的娱乐片、风光一时的主流片、潜滋默长的新生代实验片,还是常规的生活片,都张皇失措多少淡忘了艺术的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