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西回风大巷施工作业规程

新元矿西回风大巷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巷道布置根据设计图纸,西回风大巷位于集中胶带运输大巷南侧,方向向西(见平面布置图),该巷开口处坐标(X=4196833.136 丫=38418204.574。

设计长度1206米,该巷沿3#煤顶板掘进,破底不破顶。

、巷道断面设计主要技术参数、水文地质状况1 本巷道施工地表为山坡及沟谷地带,盖山厚度较大(500米以上),故地表水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同时上覆岩层多为弱含水层,所以层间水对巷道影响不大,但在雨季会出现水阴顶或淋头水现象,故在掘进中应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 预计正常涌水量为0.1〜0.5m3/h。

四、瓦斯情况3#煤瓦斯涌出量较大,掘进时要加强通风瓦斯管理,相对瓦斯涌出量:15〜25 m3/t<第二章巷道的支护一、巷道断面施工图(见附图)二、支护(一)巷道支护形式A、直墙半圆拱采用金属网+锚杆+锚索+喷射砼联合支护。

B、矩形顶板采用菱形网+W 钢带+锚杆+锚索+喷射砼的联合支护形式,巷帮采用菱形网+钢筋钢带+锚杆+喷射砼的联合支护形式。

(二)支护材料A、半圆拱锚杆:祝O X 2200mm麻花树脂锚杆药卷:©28X 600mm中速树脂药卷。

金属网:3000X 1000mm单孔锚具规格为OVM15—1 型;喷射砼:强度C20级,喷层厚度:120mm。

B、矩形顶锚杆:©20X 22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菱形金属网:顶网5400X 1000 mm,帮网3000X 1000 mm;帮锚杆:©20X 2500mm麻花树脂锚杆药卷:顶用©28X 600mm中速树脂卷,帮用药卷© 35X 600mm;钢筋钢带:©12 X 3000X 80mm菱形金属网:顶网5400X 1000 mm,帮网3000X 1000 mm;W 钢带:长X 宽X 厚=5000X 220X 3mm;顶托盘:100X 100X 8 mm,帮托盘:150X 150X 10mm ;锚索:1860级钢绞线,长不低于6m,托盘使用14#槽钢,长度为700mm,槽内放置150X 100X 10mm 钢板垫片;单孔锚具规格为OVM15—1 型;喷射砼:强度C20级,喷层厚度:顶部100mm,帮部150mm;配合比:水泥:黄砂:石硝:水=1 : 2.0: 2.0:0.58。

(三)支护要求1 )、锚杆间排距均为800X 800mm。

顶锚杆与顶板夹角不小于75°,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锚杆外露长度从螺帽算起30-50mm,锚固力岩层中不小于70KN,煤层中不小于30KN,扭力矩岩层中不小于120N.M, 煤层中不小于60N.M。

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100mm。

2)、金属网:顶网之间搭接长度均为100mm,要求每间隔300mm,用双股14#铅丝联接一次。

3)、锚索间排距:直墙半圆拱形断面为200" 2500mm,采用五花布置。

矩形断面为1500X 1600mm,每排2根。

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30KN (锚索钻表头读数不小于35Mpa)。

4)中腰线要求:基岩掘进:中线至任何一帮:0〜+200mm,腰线上、下:0〜+200mm喷砼支护:中线至任何一帮:0〜+150mm,腰线上、下:0〜+150mm。

第三章施工技术措施、根据围岩情况决定施工方法1、当围岩稳定,层节理不发育时采用一掘一锚、三掘一喷的方法施工,最大掘喷间距不大于7 米,初喷厚度50~70mm。

2、当围岩比较稳定,层节理较发育时采用一掘一锚、二掘一喷的方法施工,最大掘喷间距不大于5 米,初喷厚度50~70mm。

3、当围岩破碎,层节理发育时采用一掘、一喷、一锚的方法施工且拱部必须加挂金属网,初喷厚度不小于70mm。

4、永久成巷掘喷间距不大于30 米。

二、施工工艺放炮—临时支护—打顶锚杆—打上部眼(或喷砼)—回柱—出矸—打帮锚杆—打下部眼T 放炮。

三、临时支护拱形巷道采用金属单体磨擦支柱(穿鞋带帽且不少于 3 根)进行临时支护;矩形断面每排W 钢带不少于2 根单体磨擦支柱进行临时支护。

放炮后,操作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用长柄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处理掉顶帮的危岩活矸后进行临时支护。

在临时支护可靠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其他工作。

四、永久支护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1、永久支护工艺放炮安全检查—临时支护—打注顶锚杆—检查扭力矩—回临时支柱—打上部眼—出矸—打注帮锚杆—挂金属网—检查扭力矩—喷射砼—出矸打下部眼。

2、质量保证措施A、基岩掘进定线:1)巷道开口前,测绘组要按设计图及时标定中腰线,并作醒目标记,施工队组要注意保护,并严格按线施工。

2)巷道拐弯或贯通时,测绘组要提前20 米下达通知书。

3)随着巷道的掘进延伸,测绘组每隔25 米引线一组,锚喷巷中每组中线不少于3 根,支棚巷中不少于 4 根。

4)施工队组要妥善保管,不得私自修改中腰线,发现中腰线不符,要及时通知测绘组校对。

爆破说明书:根据所施工巷道永久支护形式,从附图表中选择相应的爆破图表,并严格按照图表中的规定组织打、装、放作业。

钻爆要求:1)钻眼前,必须将顶帮活矸危岩处理干净,对茬岩底往外10米范围内的永久支护进行检查维护,严禁空顶作业。

2)每次打眼前,必须按中腰线画出巷道轮廓,定好眼位。

3)钻眼工序必须实行四固定,即:“定人、定位、定量、定钻” ,严格按照爆破图表钻眼。

4)装药前必须将炮眼内的污泥(水)吹干净。

5)装药前,必须停止与装炮无关的工作,切断耙岩机及靠近工作面的绞车、喷浆机等用电设备的电源,锁好开关。

6)装药量不得超过爆破图的规定,放炮母线与小线联接由放炮员亲自操作。

7)装药采用正向装药结构、大串联、一起爆破,每个炮眼使用一个水炮泥,其余用黄土炮泥封填捣实。

使用电容式起爆器,煤矿乳化炸药和毫秒电雷管。

B、支护质量保证措施1)、钻锚杆眼时,应掌握好深度和角度,为保证眼深可在钻杆尾部设置醒目标记。

2)、安装锚杆前,要认真检查药卷质量,发现过期发硬的药卷严禁使用。

3)、注锚杆前,首先用高压风将眼内岩粉吹净药卷装入眼内,用锚杆把药卷轻轻送入眼底,用锚杆机搅拌30~40 秒,取下锚杆机用木楔背在锚杆眼口,挤住杆体,防止其因自重下滑, 5 分钟后取下锚杆机连接套管,上好托盘,15分钟后拧紧螺帽。

4)、当锚杆因煤片落而松动时,可在铁托盘后加垫规格不小于300X 150X 60mm的木托盘。

5)、每30米做一次锚杆拉力实验,每次检测不小于3根,1根顶锚杆和2根帮锚杆,检测数据报监理公司。

6)、施工队必须配备检测工具,随时检查锚固力及扭力矩,锚固力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查清原因并在其旁边(200mm)补打锚杆。

7)、安装锚杆要一锚到底,禁止二次搅拌。

8)、锚索安装每根都必须拉拔,达到预紧力的设计要求,并作好记录。

如达不到,必须重打。

9)、耙岩机以后施工巷道应及时喷砼成巷。

初喷和复喷砼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喷砼两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 天。

10)、水沟施工:毛水沟紧跟耙岩机,永久水沟距工作面不超过100米。

第四章辅助系统一、各类管路、运输设施、人行道的布置及要求1. 管线的布置要求:1)风、水管道布置在巷道西侧的底板上,要尽可能紧靠巷帮,要求平直整齐,距道轨距离不得小于0.5 米。

(2)风筒吊挂在巷道一侧距底板 1.8米的巷帮,要求吊挂平直且不影响运输,不得出现死弯,漏风现象,做到逢环必挂。

(3)电缆线挂在无风筒一帮距底板 1.8米以上的电缆钩上,电缆钩间距 3 米,并且电缆要吊挂平直,不同规格电缆要按要求挂设。

2. 运输设施、人行道布置要求:(1)运输沿线,所有设备及材料堆放距轨道边不小于0.5 米,道轨铺设要平直,轨枕要铺实,道夹板、螺丝等附件要齐全,无宽缝、错台等现象。

(2)人行道布置在无风筒一帮,宽度不小于0.8 米。

二、钻眼设备配备:采用钻爆法掘进,全断面一次起爆,炮眼利用率:85%,每循环进尺 2.2 米。

钻眼设备选用:7655型和28 式风钻,六棱空心钻,柱齿式合金钢钻头,掘进时使用风钻3-4 部。

三、压风系统中央地面空压机房T中央回风井T井底北车场T西回风大巷工作面要求:工作面风压不小于0.63MPa四、供水系统中央地面静压水仓T中央回风井T井底北车场T西回风大巷工作面五、装载与运输1. 装载与运输设备1)装载设备为PB-0.6型耙斗装岩机和1吨固定式矿车。

耙岩机固定在巷道中,距工作面不小于7米,不大于30米。

2)运输设备为25KW、11.4KW 调度绞车3)耙岩机操作、固定、移动严格按照《井巷掘进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排矸系统西回风大巷工作面T 井底北车场T中央回风立井T 回风井地面翻矸台3、运料系统井上料场f 中央回风立井f 井底南车场f 西回风大巷工作面4、绞车安装及轨道铺设:1)绞车安装采用混凝土基础加地脚螺栓固定(措施另提)。

2)轨道铺设轨道采用22kg/m道轨,150X 120X 1200mm枕木,要求铺设平直、扣紧齐全,紧固有效,接头间隙不大于10mm。

3)不同轨型钢轨要集中铺设,严禁不同轨型钢轨混用。

4)运输沿线要清洁无杂物,并保证道岔灵活可靠。

5、装载运输中各道工序的安排及要求1)装矸前,先将变向轮固定在茬岩的锚杆楔上,人工和小绞车把矿车调至耙岩机溜槽下,启动耙岩机将矸石耙入矿车内,停机后,将矿车推(拉)出。

2)上坡提升车辆时,摘挂钩必须先挂好大钩,再挂保险绳,然后打开阻车器,再打点放车。

3)当矿车被提升到车场时,应先插好阻车器,再停车摘钩。

4)装车时,耙岩机操作侧要有护栏,两侧除司机外不准有人,推车工要站在耙岩机3 米以外的巷道两帮,待装满矸石,并停电后方准人工将车推出。

5)当打眼和出矸平行作业时,变向轮锚杆楔必须打在距茬岩 6 米以外的巷道两帮,严禁挂在永久锚杆上进行出矸(煤)、耙斗和钢丝绳运行范围内严禁有人。

如有人需进出时,先与司机联系好,停机停电后方可进出。

六、局部通风系统A. 通风系统西回风大巷施工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安设在北总回风巷内,距北总回风巷玻璃钢抽风口15 米处。

进风系统:地面新鲜风流f 回风立井内风筒f 北总回风巷f 28KW局扇风机f西回风巷工作面回风系统:西回风大巷工作面f北车场玻璃钢风筒f地面风机房B. 通风要求1)局扇必须安装在距掘进巷道回风口往外不小于10米的进风巷道内,且高出底板0.3米以上,要求用道木支放平稳。

2)风筒出风口至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不大于7 米,风筒吊挂平直,做到逢环必挂,不得有死弯,破口及时粘补,风筒连接采用反边接法。

3)局扇不得随意开停,若遇突然停风,及时停止工作,锁好动力开关,将全部人员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并检查停风原因,及时处理故障,只有恢复正常通风后,排除工作面瓦斯,经瓦检工检查同意后,方可送电恢复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