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总则第二节钻探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搬运第三节钻进第四节钻探质量第五节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第六节封孔第七节机械的使用与维护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井下钻探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钻探工程优质、高效、低耗,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凡井下钻探作业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在施工有特殊专用的钻孔(如探放水、抽放瓦斯、灌浆钻孔和其它工程孔)时,应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和不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执行。

第三条凡从事井下钻探作业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和钻探工作基本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条每项钻探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设计,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措施,交安监处备案,发放有关单位。

第五条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钻场内必须有足够照明,通风良好,无瓦斯有害气体积存,如发现积存停止作业,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节钻探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搬运一、钻窝的修建第六条根据钻孔设计(孔深、倾角、方向),合理选择钻机类型,确定钻窝规格。

第七条钻窝修建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场地规格尺寸、支护情况、安全通路、供电供水情况检查验收。

第八条为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施工人员对现场支护情况需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开工。

第九条探孔孔深超过150m时,必须经设计部门指定用的工字钢做天车梁,天车梁窝深度每边不得小于300mm,梁窝底面与天车梁接触部位用水泥填实抹平,用大楔或水泥将天车梁固定结实牢靠。

第条座式天车必须设有安全挡板。

吊式天车必须安装保险绳。

二、设备的安装第一条安装场地平整、垫实、机台木放平。

钻机、水泵、电机安装周正、稳固、各部件的螺丝加垫拧紧。

第二条各安全设施如防护罩、皮带栏杆、工作台安全栏杆等要固定好,机台地板厚度应不小于50mm,工作台板厚度60~75mm。

木板要无节、不腐朽、无断裂。

第三条钻机立轴中心与孔位中心、提引器着力点成一直线。

第四条钻机必须用地脚螺丝固定或用压柱支撑牢固,以免钻机移动。

远方操作按钮应安放在操作人员使用方便的地方。

第五条启动开关放在干燥处,电缆吊挂整齐,现场使用工具和管材码放整齐,钻场保持整洁。

三、设备的拆卸与运输第六条拆卸钻机必须按设备部件结构顺序进行,禁止用大锤直接猛击,或盲目乱拆乱放。

第七条拆卸机械时,将易丢失易损坏的零件、仪表、油管、键等妥善保管。

并将机械上的油眼堵严,各部位的螺丝放回原处拧紧。

第八条用矿车运送设备时先装重件、大件,后装轻件、小件,车内用木板背好,防止损坏机件。

第九条用叉子车运送管材时,要装入1至2根超过管材长度的木柱,与管材一起捆牢,装卸车时要轻放,保护好管材两头的丝扣。

第二条平巷人力推车运输,每人只推一辆车,同向推车距离,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前后车的距离不应少于10m,坡度大于5‰时,前后车的距离不应小于30m,坡度大于7‰时,禁止人力推车。

第二一条在斜巷运输时,先将上口清理好,下口要留人警戒,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所有参加运输人员要熟知行车信号。

第二二条使用绞车运输时,要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开车前要检查绞车性能,机械情况,闸带是否灵活可靠,戗柱打的是否牢固。

第二三条开动绞车时必须精神集中,注意观察绞车运行情况,发现运行有阻力时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处理,不准强行拉动。

第二四条在运送钻机设备时,机件不准超出车(船)的外缘或超高,并用绳索绑牢,防止在中途卡住或掉下。

第二五条在斜巷中装卸设备时,必须在下方打上支柱,横上栏板,防止重件掉下,发生事故。

第二六条当斜巷坡度超过20用人力运输设备时,必须用绳子拴牢、绳子的一端要固定在上眼口稳固的棚梁上,以免下滑造成事故。

第三节钻进一、开钻前的准备工作第二七条开钻前由钻探技术人员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贯彻施工措施、施工人员应熟知钻探目的,钻孔方向、倾角、深度、钻孔结构、预计见煤深度、地层情况及掌握安全施工措施等。

第二八条检查各种专用工具、消耗材料是否齐全,钻头、钻杆是否合格够用。

探放水、探瓦斯孔要备有堵孔用的孔口装置或木塞、排、输、放等设施,以防跑水、积水造成冲毁巷道或堵人事故。

第二九条检查机体各部位注油情况和油压钻机油路是否完好,油箱中油量要按规定加足。

第三条开动钻机、水泵进行试运转5~10分钟,检查运转稳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试运转。

第三一条开钻孔前检查钻孔倾角、方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二条探放水钻孔,按设计要求注好孔口管,作好耐压试验。

二、硬质合金钻进第三三条下钻具之前认真检查钻头钻具,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第三四条合理掌握冲洗液量,提高钻探效率,保证岩芯采取量。

第三五条钻具下到距孔底1m处应缓慢下放并开泵慢速扫孔,待扫到孔底正常钻进后再给予所需压力。

第三六条根据不同岩层选用适用合金钻头钻进时,孔底压力和立轴转数参照表一、表二。

孔底压力参照表表一岩石种类所镶合金块数合金形状压力Kg/块)井底压力(Kg)硬岩石6-8级6812方柱分角柱90-18054-1080720-14xx80-2160较硬岩石4-6级46812方柱状70-120280-480420-72560-960840-1440软砂岩页煤岩1-4级468薄片35-75140-300210-450380-600立轴转数参照表表二岩石等级每分钟转数松软抗磨性小的岩石(层)200-400致密裂隙小的岩层100-200有裂隙的岩层及碎岩层80-100第三七条钻进正常时,要保持孔底压力均匀,转数均匀,禁止无故提动钻具,随时注意孔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三八条要经常保持孔底清洁,孔底有掉落合金时必须捞净或磨灭,孔底岩粉积存不得超过0、5m。

第三九条钢粒钻进改用合金钻进时,必须捞净孔底残留钢粒,或用磨孔钻头磨灭残留钢粒,待孔底处理干净后方可改用合金钻头钻进。

第四条拧卸钻头时要防止管钳咬伤合金或夹扁钻头,下钻具时要扶正对好孔口,防止钻头与孔口管碰撞损坏钻头。

第四一条合理掌握回次钻程,每次提钻后要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

第四二条在松软岩层用肋骨钻头钻进时,每钻进一段要进行扫孔,防止孔壁出现螺旋结构及缩径现象,防止出现卡埋钻事故。

三、钢粒钻进第四三条用钢粒钻进必须带取粉管,每次钻进前和回次进尺终了时要适当冲孔,孔底残留岩粉超过0、5m时必须专门捞取岩粉。

第四四条钻进过程中根据岩性的不同合理调整钻压、立轴转数和给水量(参照表三)。

钢粒钻进压力参考表表三项目分类钻头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立轴转数(转/分)给水量(升/分)钢粒392-490140-20030-45钢粒铁砂混合245-392140-20020-30第四五条由合金改用钢粒钻进时,投砂量不得过多,压力要小,转数适中,待孔径扩大后再适当增加钢粒。

第四六条地层较软和小于70的倾斜钻孔,不准使用钢粒钻进。

第四七条钻进中根据钻头磨损,岩芯的形态和取粉管内的岩粉情况,分析判断孔底钢粒残留的多少调解冲洗液量。

第四八条钢粒钻头长度磨至200mm不准继续使用,水口形状为斜弧形,高120~150mm,下宽为圆周长的1/4~1/5。

第四九条向孔内补投钢粒时须将钻具提到适当高度,以免卡住岩芯,钢粒投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冲孔,严禁从孔壁与钻具之间投放钢粒,以免造成卡钻事故。

第五条岩石硬度相同,各回次投入孔内钢粒数量应基本相同,并应根据上回次钢粒消耗情况而定,各回次投入孔内钢粒量要填入班报记录内。

第五一条下套管后,必须用合金钻头钻进2~3m后才能改换钢粒钻进。

四、钻进操作中主要安全技术守则第五二条钻进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钻机,并作到“三看”、“二听”、“一及时”。

即看扶把振动和进尺速度、看水泵表及回水情况、看皮带及水接头情况;听机器运转声、听孔内振动;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第五三条准确丈量下入孔内钻具及机上余尺,正确计算钻孔深度,取芯钻进时掌握回次进尺,回次进尺严禁超过岩芯管的长度,需要丈量机上余尺时必须停车进行,以免钻杆回转伤人。

第五四条严格执行钻具检查制度,合理使用钻杆,做好“四检查,三不下,两准备”。

(一)四检查1、开钻前检查,对所有的钻杆及接头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

2、重大事故处理后进行检查,将不合格者更换,调整部位等。

3、上、下钻具检查,每次上、下钻具要检查其磨损和弯曲程度。

4、加尺前进行钻具检查。

(二)三不下1、钻杆磨损超过规定的不下(50钻杆磨损超过3mm,42钻杆磨损超过2、5mm)。

2、丝扣拧不紧不下。

3、钻杆弯曲严重不下。

(三)两准备1、做好备用钻具的准备。

2、上班为下一班做好生产准备。

第五五条导杆时立轴停止转动后方可松或紧卡盘上的顶丝,待人员离开后方能开车转动。

第五六条根据岩芯采取情况适当控制回次进尺,注意进尺与井底压力的变化,做好判层记录,当出现不进尺,岩芯堵塞,蹩泵等不利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钻进起钻。

第五七条在钻进过程中,立轴上或后面的钻杆发生摇晃时,禁止用手扶送水器和送水管,以免击伤。

第五八条机上操作给进把和升降机人员,应全神贯注,要站在手把翻转范围之外,以免手把翻转伤人。

第五九条上、下钻具时,前后要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好,操作升降机要稳、准,严防墩杆、跑钻。

在扩孔、扫孔、扫脱落岩芯或钻进不正常时,均须由班长或熟练钻工操作,新工人经过培训上岗操作钻机时,班长必须亲自在旁边进行指导。

第六条岩芯管提出孔口后,应立即盖好孔口,并不准用手试探或用眼观察管内残留岩芯。

打高角度钻孔时起钻后禁止观看孔内。

以防残留岩芯脱落伤人。

第六一条在机械运行时,不得进行部件的拆卸和修理,禁止用手或脚直接制动机械的运转部位。

第六二条每班要在下钻前检查天轮、滑车的固定螺丝和机械的各部的轴、键、销、轮子是否牢固,机械的外部运转部分的键、销不得突出在外以防伤人。

第六三条在巷道内搬运长钻具时,要注意周围的各种情况,防止碰坏丝扣或触电伤人等。

第六四条正常钻进时如电器发生故障或停电,应立即将钻具提起,提离孔底至安全地段。

第六五条禁止在提、下钻具时以牙钳或链钳代替垫叉和用脚勾取垫叉。

第六六条平探孔或上探孔用升降机下钻具时,要特别注意升降机运转情况。

孔内遇有阻力时严禁强行拉动,防止拉弯和折断钻具和损坏机件。

导向滑轮严禁系拴在棚梁或棚腿上。

第六七条探放水前,要加强钻孔附近巷道的支护,在孔口管附近打好固定支柱,清理好水沟和其它水路。

第六八条打上探钻孔轴把钳子和反绳轮应放在孔口管附近,绳轮钩子等有关设施必须固定结实。

第六九条打上探钻孔和瓦斯钻孔时,操作人员必须避开钻孔内钻杆活动方向,防止钻杆拆断后冲出钻孔外伤人,为防止煤尘瓦斯水喷出,操作人员要背向钻孔方向。

第七条打灰岩钻孔和其它水压较大的钻孔时,必须用水泥注牢孔口管,然后进行耐压和漏水试验。

第七一条打探水孔时要注意孔口出水情况,发现出水后、水量增大并有顶钻现象时,要立即停钻,不得拉出钻杆,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主管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