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28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28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28课教案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生字。

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莞尔一笑”、“姹紫嫣红”等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读懂课文,想象花满窗前、汇成花海的美丽景象,理解有关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德国人把花种给别人看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句子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明白真正的美来源于真正无私的爱。

教学准备教师:1生字、词卡片;2准备几幅花卉图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质疑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花儿是美好的象征,人们爱用五颜六色的花装点生活,也爱亲手种花,领略那份独特的花香花色。

德国人也不例外,不过他们种花是给别人看的。

(板书课题:花是种给别人看的)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花要种给别人看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用两种不同符号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再把它们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识记生字情况。

(全班读,或开火车读等)3抽学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1精读第1~3段,感受德国人爱花的美好情怀。

①默读课文,德国人是怎样种花的?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分别用“”和“”画出来。

②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联系课文和实际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对比朗读写种花人在自家养花和街上看花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④老师把准备好的花卉图画发给坐在中间的同学,朝同一方向(左边和右边)高高举起,让看到正面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⑤师小结:德国的种花人就和举画的同学一样,虽然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背影,但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花儿美丽的笑脸。

德国的种花人用自己的勤劳和爱心创造了美,并把美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怀啊!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收获到了美,这才是美的真谛。

⑥齐读第2、3段,读出自己的感情。

2抓住中心句,学习第4、5段。

(1)自由读课文,谈谈“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的意思。

(提示:“变化”包括哪些变化?没有变的是什么?)(2)“美丽的东西很多”,这里“美丽的东西”有哪些?(建筑;公园、服饰,人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怀)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这种美好情怀。

四、补充拓展,指导积累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背一背。

附:板书设计花是种给别人看的种花人:创造美看花的背影街上人:分享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收获美三年级下册语文书28课教案2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花团锦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花满窗前,汇成花海的美丽景象,体会德国人把花种给别人看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理解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感受花美人更美,懂得分享和奉献。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感受花美人更美,懂得分享和奉献。

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爱美、创造美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海记得老师上学期带到教室来的腊梅吗?2、这是老师家种的各式各样的花草,今天把图片带来和大家分享。

(课件:播放图片)3、老师今天之所以要把它们和大家分享,和我多年拜读过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们一起再去阅读,看你们有什么独特的感受,看老师是否又能温故而知新。

回忆上学期的情景,(榜样的力量)看老师种的花,感受美好,接受分享。

认真聆听,带着兴趣和疑惑开始学习。

二、初读指导,感知内容1、自学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自由轻读课文。

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检查指导:读生字、词语3、分段读课文。

4、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自由读文学生注意生字的字音学习多音字着学生读词语分段读文。

理解部分词语曾经莞尔花团锦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堵满颇耐人寻味说说段意学生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可以从题目入手)三、指导写字1、自由读一读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读生字辨别字形,注意“簇”、“缭”、“暇”等字的字形。

要求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作业: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2.感受德国人把花种给别人看的情怀。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词语3、哪位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力量什么?朗读读词语德国人种花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看二、细读课文,感悟快乐1、浏览全文,勾画出德国人爱花的行为和收获的句子,自己试着多读几遍。

2、交流: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指导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这几个四字词语。

我们请一个孩子来朗读课文,其他孩子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3、想象美景,我们再把我们的想象溶入进去,再一起朗读这两个精彩的句子吧!4、现在我们请男生朗读自己的花给别人看的句子,女生读在街上看花的句子5、是啊,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吗?谁结合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6、默读第四段,体会“变化是有的,但是没有改变的是美丽”这句话的理解。

(这美丽仅仅是看得见的美丽?)7、现在,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这种美好的情怀。

读文,勾画体会朗读读文,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感受聆听,想象读句子齐读文读句子体会种花人和看花人的心情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明确中心意思。

从外在美丽,内在美丽“爱美的心和与人分享的情怀”配乐美读课文,全景感受三、拓展延伸,课外阅读l.老师介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些小故事。

2.学生讲自己搜集的学会分享美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聆听介绍,同时也事一种分享。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选2个造句。

2、背诵课文第三段。

板书看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在眼前种花:给别人看学会分享美在心头课后小结:三年级下册语文书28课教案3一、导入课题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也不例外,我爱美,更爱美丽的花朵。

所以我种了很多的花,有各色的玫瑰花、有鲜红的杜鹃花、还有粉红色的水仙花。

看着这些自己种的鲜花竞相开放,心里特高兴。

你们也种花吗?给谁看的?有一个民族,他们种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那就是德国人民。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写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关键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找到了吗?我们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奇”的释项: 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ƒ惊异的师:这里的两个“奇”字,选哪个比较恰当?那么把这两句话可以理解成。

师:是的,这里有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美丽;这是一个跟寻常不一样的,奇怪而特殊的民族。

带这种感受再读读。

三、品读语言,感悟精神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景色奇丽或民族奇特的相关语句。

(生默读)师:你画了哪些句子?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板书)师:带这种感受读读这段话。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师:花的海洋是什么意思?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听老师朗读,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象一下。

师:德国的大街小巷比你想象中还要美。

(展示花街的图片)你还有什么感受说说?师:“每一条街”,哪个词语指的是“每一条街”的意思?任何师:是啊,说得很好。

不管走到哪一条街都会看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不管走进哪一条街都闻到了花的清香。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德国,走过东街——(引读)(生:“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我们走过西街————生读:抬头向上看……我们走过南街————生读:抬头向上看……我们走过北街————生读:抬头向上看……我们走过任何一条街——生读:抬头向上看……此时此刻,假如你是一位刚做完作业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你会――师:就是不管在学校写作业有多累,现在书包有多沉,看到这如花似玉的街头,心情都非常好。

假如你是一位工作压力大,异常烦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你会――师:自己种的花让别人放松心情,让别人忘记了一天的辛苦,多么了不起啊!假如你就是远离他乡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香味,你会――师:是呀,这么美的街,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忍不住驻足观赏,忍不住赞叹一番,烦恼、郁闷、生气、伤心等等不好的心情都豁然开朗。

如果是好心情,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街就想高歌一曲啊!正是这样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让季老先生在此产生了一种人生感悟。

在课文中找出这个感悟。

(课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板书)师: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师:就是我为别人着想。

(生):别人就为我着想。

(师):我为别人服务。

(生):别人就为我服务。

(师):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要懂得感恩。

一起读读师: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我们才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了别人的花。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所以我们才领略到了这样奇丽的景色——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PPT学习末段,感悟美丽(出示句子课件):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学生齐读)师:谁会创新,换上不同的词语,使句子意思不改变?依然、仍然没有改变。

师:哪里有变化了?哪里没有变化呢?试着填一填(出示课件):变化是有的,变了,变了,变了……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_ 没有改变,没有改变,没有改变……师:你们说的正是季老先生心里想的,所以在课文末段他这样说道: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带着种感情再读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