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礼仪教育教学内容

家庭礼仪教育教学内容

家庭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一)——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一、对家人讲礼貌是假客气吗?我们在外面要做懂礼貌的好孩子,回到家也一样,要讲礼仪。

如果一个人只要置身于熟悉的环境,就变得无规无矩,肆无忌惮;只要对着自己的亲人便会粗暴无礼,自私自利地支配、使唤家人为自己做事。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出息呢?会真正讨人喜欢吗?会获得大家的尊重吗?事实上,这种人不讨人厌那才怪呢?我们不能永远呆在家里,永远与家人相处。

我们一定会到家庭以外的学校和社会中去。

如果我们不从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练习正确的待人礼仪,那么,又怎样正确地与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呢?再说,对亲人表现恭敬的礼貌,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敬重和感激之情。

尊重长辈父母,这可不是什么假客气,而是我们最起码的礼貌,是正常的感恩,是健康的人性。

二、尊老爱幼是一种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是一种高尚美德,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尊老爱幼。

三、殷勤问候长辈常记得向长辈问候,哪怕是短短的一两句话,长辈也会如沐春风,特别是父母更会愉快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明丽和孩子的懂事。

他们会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舒心、惬意和自豪的!你在家的表现好吗?学完这一课对你有什么启发?家庭礼仪教育(二)——尊敬父母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孝?就是尊敬父母。

第一点就是和颜悦色。

这个和颜悦色不是我说的,是孔子说的。

孔子对孝的理解也有一个不断延伸的过程。

论语当中是这样记载孔子论孝的,说: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什么意思呢?就是孟懿子问:“先生,什么是孝呢?”。

孔子曰:‘生养死葬,不违背周礼’这就是孝。

”后来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什么意思呢?就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都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

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按礼去孝敬父母,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言外之意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养活,应该在更高的层面,那就是表达尊敬。

如何尊敬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呢?就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儿子的要做到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仅仅是有了事,儿子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而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认为这就是孝吗?”和颜悦色是我们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重。

因此孝敬父母的第一个礼仪那就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和颜悦色地对父母说话。

对父母的孝还要体现在善于说礼仪的语言。

多说点温暖父母的知心话。

要做到四多两少。

多一点称谓。

您没事就多称呼一下爸爸,妈妈,那就是孝顺。

比如说我上班回家,我儿子对我说:“妈妈,回来啦!”。

这一句话我听了特别的安慰。

其实他就这么一句话,我就感到,这个儿子我没有白养。

我在这里有必要提示成年朋友要多称呼。

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非常需要父母为我们遮风避雨,于是父母是我们整个世界,我们离开父母,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走哪跟到哪都叫着爸爸妈妈,叫得非常多。

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有自理能力了,能处理一切事情很壮大的时候,我们就忽略了这个称谓。

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叫爸爸妈妈。

而这样一句对父母的称谓,就是对父母的回馈。

让我们回去多叫几声爸爸妈妈吧。

第二个多,多一点敬语。

这就是用您来称呼父母。

我们上下有别,下级称呼上级要称您,晚辈称呼长辈也要称您,用“您”称呼父母的时候,让父母感到倍受尊重。

我们很多朋友你长你短,那是平级的称谓。

接下来要用基本的语言那就是“谢谢”。

我们要经常对父母说“谢谢”,当父母为你做饭的时候,当父母为你带孩子的时候,当父母为你嘘寒问暖的时候,等待你回家的时候,我们这些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告诉父母一声:“谢谢。

”你的一声道谢让父母感到巨大的欣慰。

第三个多,多一点问候。

不要觉得问候太虚了,这绝对不虚的。

它恰恰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

人与人之间正是有了那样的交流才显得亲密无间。

“爸爸妈妈身体好吗?要多穿一点哦。

要多吃点好的东西。

注意保养自己。

”多一点问候,让父母感受你的温暖。

第四个多,要多一点赞美。

父母多么希望在儿女心目中得到一份认可。

因为他一生的操劳,你是他最大的结晶。

他希望他的结晶能够认可这个塑造者。

于是我们在和父母交谈的时候要给他们多一点赞美,每当父母说:“想当年”的时候,您千万别说:“又来了,又来了,这些话我都背出来了。

”这让父母感到连话都不能说,那长辈在你心中还有什么位置呢?父母的心由此就寒了。

能不能从今天起,当父母说想当年的时候,你能坐着认真听并对他们说:“当初你是多么辉煌啊!我有您这样的父母引以为傲。

”你站在他的立场,让父母感到,这一生的操劳得到了回报。

回去多一些赞美,赞美他们的道德,赞美他们的人品,我们的父母有太多值得我们赞美的东西。

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生轨迹当中第一个引路人。

你否定了父母,就是否定了根基,父母都没在你眼里,那你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是少提要求,不要要求父母跟我们一样,我们要理解我们的父母。

我们要顺着父母。

什么叫孝啊?孝顺孝顺以顺为孝。

你都顺着他。

家里又没有什么四项基本原则的事。

只要让父母健康开心就好。

你千万不要一分钱不掏,谴责父母ABCD。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没准你父母是囊中羞涩呢。

所以不要向父母提要求,更不能让父母给予我们什么,我们有些青年谈朋友的时候漫天地跟父母要价。

把父母逼得真的要撞墙了。

这样的子女真是大不孝。

我在这里提示女孩子不要做这样低品位的人。

也希望男孩子面对这样的女孩子坚决不要让她成为你的妻子。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非常优秀,和一个女孩子谈了两年多恋爱,要结婚了突然提出来要房子要车子。

他们家有房子有车子。

一套老式房,还有一套新买的房,儿子也有车子。

结果那女孩说,我要你重新买套新的,重新买一辆新车。

再说那房子刚买来,装修刚三个月,说是旧房子。

如果让住旧房子,我也要把所有的装修全部换掉,重新装修。

大家想这样的女孩子,谁敢要啊!果然这个男孩子有那么点是非标准,即使两年了,即使关系非常好,当机立断绝掉。

我现在告诉他放心吧,你的对象包在我身上。

就冲你这样有是非观念,能对父母负基本的责任,我给你找个好女孩。

是呀,这样的男孩子我相信他会娶到一个真正的好妻子。

各位让我们不要再张嘴跟父母要什么。

第二个少是少一点争执。

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总会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我们。

这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往往第一反映是腻烦。

其实我们要做到两个理解,第一理解父母的苦心,不管父母说的对或是不对,他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为了我们父母的初衷,我们要表示感谢。

要向父母表示,我都这些年龄了还要让您操心真的很惭愧。

第二理解父母的经验应该对你有借鉴意义。

我们常常会用时代不一样了,说法不一样了,标准不一样了,来回绝父母对我们善意的提醒。

不要忘了人类不论怎样的发展,世界无论怎样的发展,人性本身的东西,它的变化是最缓慢的。

家庭礼仪教育(三)——十个注意一、早上起床要注意:按时迅速有条理,洗漱自理好习惯,安静礼貌感人心。

1、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

一般在早上6点30分为宜,听到父母呼唤或听到闹钟铃响就应迅速起床。

在寒冷的冬季不要留恋温暖的被窝,坚持按时锻炼自己的毅力,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

2、穿衣动作要迅速、有条理。

一般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然后穿袜子、鞋。

起床后,要自觉主动地叠好被褥,及时整理好房间。

3、自觉刷牙、洗脸、梳头。

刷牙时要上下刷,注意方法要正确。

漱口时不要故意发出声响。

洗脸时要注意把脖子和耳朵背后也洗一洗,洗完脸后把毛巾洗净拧干,晾在通风处。

4、每天早起后要向父母尊长说:“早上好!”。

如果父母尊长还没起床,要轻手轻脚,切勿打扰他们。

5、起床后锻炼身体、朗读、背诵课文或听广播看电视新闻音量适中,以免影响家人或左邻右舍的休息。

二、日常着装要注意:着装得体(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1、衣着得体、合群,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份,不盲目追求名牌,提倡穿校服。

2、日常穿衣要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身上无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鞋子以运动鞋或平底皮鞋为宜。

3、按时修剪头发,发型大方得体。

4、远离一些不适合小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

三、餐饮时,要注意: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1、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

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

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

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

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2、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

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3、按时就餐,不要家长或长辈再三邀请,吃好后离桌要说“大家慢慢吃”。

4、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

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四、讲卫生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忘;衣物整洁,人人夸奖;个人清洁,不可忽略;文明习惯,细节做起;有条不紊,不急不慌。

1、在饭前便后应洗手,整个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洗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2、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挖耳孔或做其他不文明的行为,平时勤剪指甲。

能够做到三天洗头一次,一周至少洗澡一次。

勤换衣服、鞋袜。

3、保持家里卫生,注意保持地面和墙壁的清洁。

吃食品时把骨、刺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随手丢到地下。

零食袋、果皮、纸屑应丢入垃圾桶,不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4、用完洗手间后,要即时放水冲洗。

注意保持洗手间的清洁,纸屑应扔进纸篓,不留脏水和污物。

走出洗手间之前,关好水龙头,把自己的衣饰整理好。

5、由室外进入屋内,应先在门口踏擦鞋底再进入。

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

五、做家务,要注意:劳动光荣,身心有益;力所能及,小事做起;自己事情,自己来做;生活自理,才叫懂事;分担家务,个个欢喜。

1、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主动帮助父母洗菜、洗刷餐具等。

听从家长吩咐,主动帮家长做事。

2、自己的衣服自己清洗,自己的鞋自己刷。

能打扫自己和父母的房间,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等。

主动学习做事的方法,提高生活技能。

3、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简单的饭菜,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少让父母操心。

4、主动照料家里的小动物或花草,掌握基本的识。

遇到困难,要向长辈请教,得到帮助,不忘说“谢谢”。

家庭礼仪教育(四)——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注意一、家庭成员之间要注意:1、道别与相见要亲切问候;2、学会互相尊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3、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4、记住家人的生日和兴趣爱好;5、永远不要互相“挑毛病”,不要试图互相再教育,有旁人在场时不要互相批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