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化工设备常用材料及其讲义选择(1)

第一章_化工设备常用材料及其讲义选择(1)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屈服阶段(bc段)
在此阶段,曲线上升
坡度变缓,在C点附近, 应力几乎不变的情况
下,试件的应变量在 增加,此时我们认为
b c s
材料对外力“屈服”
2021/2/6
o
1.2 材料的性能
❖ 屈服

金属材料承受载荷作用,当载荷不再增加
或缓慢增加时,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缺口敏感性 以上为课下自学内容 思考题:韧性与塑性的关系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1.2.2 物理性能 主要有相对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
电性、磁性、弹性模数与泊桑比等。 1、弹性模数E
σ=Eε,这个比例系数E称为弹性模数,弹性模数 是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抗力的指标,是衡量材料产生 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材料的弹性模数越大.使它产 生一定量的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对同一种材料, 弹性模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制造条件的限制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各种冷、热加工使
它成型,例如下料、卷板、焊接、热处理等,要 求材料的加工性能要好。
2021/2/6
1.1 概 述
1.1.2 选用材料的一般要求
(1)材料品种应符合我国资源和供应情况; (2)材质可靠,能保证使用寿命; (3)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对腐蚀性介 质能耐腐蚀; (4)便于制造加工,焊接性能良好; (5)成本低,经济上合算。
2021/2/6
2021/2/6
2021/2/6
化工生产自身的特点: 1、生产的连续性强 2、生产的条件苛刻
介质的腐蚀性强 ;温度和压力变化大 介质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性 生产原理的多样性
2021/2/6
本课程主要内容: 1、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第1章) 2、化工容器的设计(第2-6章)
1)内压薄壁圆筒与封头的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 2)外压圆筒与封头的强度设计; 3)容器的零部件(法兰 开孔补强 )。 3、典型化工设备的机械设计(第7-8章) 1)换热器; 2)塔设备;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其它材料的拉伸曲线
(1)无屈服阶段塑性材料 只有弹性和强化阶段,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但有良
好的塑性。 σ
锰钢
镍钢
青铜
O σ-ε曲线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 无明显屈服点的材料,工程中规定发生 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作为“条件屈服 点” ,用σ0.2表示。
蠕变速度:变形增长的速度叫蠕变速度。 蠕变条件:高温;一定的应力。
蠕变速率与应力和温度成正比。
蠕变变形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蠕变极限σn: 通常把在某一高温下,为使试件在10万小时
内的塑性应变值不超过1%,允许试件能承受的最高 应力值,称为材料在该温度、该蠕变速度条件下的蠕 变极限。
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屈服”。
❖ 屈服点(σs)

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即开始出现塑性
变形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用σs (MPa)
表示。它即代表材料抵抗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 注:应力不是力,是压强。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s
Ps F0
载荷不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时, 试件还在继续伸长的最小载荷, N
ε=Δl / l0 σ=P / Fo
2021/2/6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1.2 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1)弹性变形阶段 (2)弹-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
断裂的两种形式: 脆性断裂:断裂之前没有明显塑性变形阶段的。
(更危险) 韧性断裂:经过大量塑性变形之后才发生断裂的。
2021/2/6
(4)颈缩阶段(df段)
当载荷加到上述最大值
后,我们会发现在试件
的某个部位直接突然变
细,出现所谓的“颈缩”
现象。
d
f
f点为断裂点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将从材料开始出现颈缩时的最高名义压力表示为
P b ,其反应的是材料抵抗断裂能力的大小
抗拉强度( σb ) 金属材料在拉伸条件下,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
第一章_化工设备常用材料及其选择(1)
化工生产和化工机械
化工生产是以流体(气体、液体、粉体) 为原料,以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为手段,以获 得设计规定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业生产。
化工生产过程的决定因素:化学工艺过程
化工机械装备
化工机械通常分为:化工设备(静设备)
2021/2/6
化工机器(动设备)
化工设备:
1.2 材料的性能
1、 低碳钢在外力作用下
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d
b
f
e P
b a c s
o
2021/2/6
比例极限σp 弹性极限σe 屈服强度σs 强度极限σb
……
1.2 材料的性能
(1)弹性变形阶段与虎克定律(Ob段) 在弹性阶段内,应力与应变成直线关系
tan E
E ……(1)
E为弹性模量,其单位和应力
压缩 拉伸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在受压缩时所显示的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抗压 强度限比抗拉强度限高出数倍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3、温度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1) 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短时静载) 短时、静载:试验在短时间内完成,载荷逐渐增加。
总趋势:温度升高,E、s 、b下降, 增大。
试件的原始横截面积, m2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3)强化阶段(cd段) 材料过了屈服点后,曲线又开始 上升,曲线陡度变得十分平缓,这
说明材料又具备较弱的抵抗形变
的能力,称强化阶段 特点:(1)大比例的塑性变 形,少量的弹性变形;
(2)所加拉力达到最大值
d
b
c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e P
b
a
相同,如何理解弹性模量?
o
(1)式称为虎克定律,该定律也可用于受压杆件,但符号为负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横向线应变:
' d1 d d
dd
d
ε' 为横向线应变
研究表明在弹性阶段杆件的横向
应变ε'和轴向应变ε之比的绝对
值是一个常数
d1
拉伸
' ,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者泊桑比
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叫做抗拉强度。
2021/2/6
b
Pb F0
1.2 材料的性能
由于外力形式的不同,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 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抗拉强度是压力容器设计常用 的性能指标。 屈强比( σs / σb ):
屈强比越小,材料的塑性储备越大,越不容易发生 危险的脆性破坏;
屈强比越大,材料的强度水平发挥好,但塑性储备 越小。
蠕变极限的物理意义:反映材料在高温条件 下抵抗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能力。
影响蠕变极限的因素:材料、温度、变形速 度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持久强度σD :在一定高温下,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 断裂所允许的最高应力,称为材料在该温度下、该持续 时间内的持久强度限。
蠕变极限σn和持久强度σD都是材料的高温强度指标。
选材要抓住主要矛盾,遵循适用、安全和经济的 原则。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 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
❖ 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线膨胀系数、电阻率、 弹性模数、泊桑比等;
❖ 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 工艺性能:

指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工过程的难
易程度。主要有: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
二、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 变形的能力。
塑性指标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 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常用的塑性指标是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 率(ψ)。
1、延伸率( δ)
2021/2/6
l1 l0
l0
1.2 材料的性能
2、断面收缩率(ψ)
F0 FK 100%
F0 断面收缩率与尺寸无关。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金属材料的塑性越 好。
温度对低碳钢δ和ψ值的影响
1.2 材料的性能
低温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碳钢、低合金钢:强度(弹性、屈服点等)提高,脆
性增加(延伸率δ↓),具有冷脆性(冷脆现象)。 不锈钢、铜、铝等无此现象
化工容器中凡是在-20℃以下操作的容器,且容器壁 应力又达到材料常温屈服极限的1/6时,定为低温压力容 器,其选材、设计、制造、检验等均有特殊要求。(自 学内容:第2章容器设计的基本知识)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泊桑比μ 泊桑比是拉伸试验中试件单位横向收缩与单
位纵向伸长之比。
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1.2.1、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抵抗外力而不产生超过允许的 变形或不被破坏的能力。 主要特征指标:强度、塑性、弹性、韧性、硬度等 一、强度
强度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塑性变形 和断裂的特性。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021/2/6
1.2 材料的性能
2)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在一定的高温下,构件上的总变形不变时, 弹性变形会随时间而转变为塑性变形(原因为蠕变),从 而使构件内的应力变小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