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A. 全年温和湿润B. 晴天多,光照强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A. 巴拿马运河B. 苏伊士运河C. 土耳其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A。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A. 农业生产B. 交通C. 人们生活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A. B. C. D.(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A. B. C. D.【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1)C;(2)B;(3)B;【点评】(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⑤1月份气温最低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A. 畜牧业B. 橡胶种植C. 水稻种植D. 棉花种植【答案】(1)C(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
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4.芬兰与俄罗斯、挪威、瑞典相邻,是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大多湖泊湖水要流入河流。
下图为芬兰地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海陆位置看,芬兰属于()A. 内陆国B. 临海国C. 岛国D. 群岛国(2)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3)芬兰各农业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A. 种植业B. 林业C. 畜牧业D. 淡水渔业(4)芬兰境内的湖泊()A. 多为人工水库B. 多为成水湖C. 冬季不封冻D. 多为淡水湖【答案】(1)B(2)A(3)B(4)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临波罗的海,是一个临海国。
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以发现,芬兰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所以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A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芬兰森林区面积最大,林业发达。
故B符合题意。
(4)芬兰的湖泊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
西欧的湖泊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芬兰的湖泊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多为淡水湖。
芬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因此湖泊冬季封冻。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3)B;(4)D。
【点评】(1)内陆国就是四周全是大陆,没有海洋的国家,比如蒙古;临海国就是毗邻海洋,有海岸线,也有大陆国界线的国家,如中国,朝鲜等;岛国就是四周都是海洋,全是海岸线的国家,比如日本。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
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4)芬兰的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5.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A. 高原地区B. 沙漠地区C. 北极地区D. 南极地区【答案】 D【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6.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A. 阴转多云B. 雷阵雨转晴C. 雷阵雨转多云D. 多云转晴【答案】 C【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7.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数据地区平均气温-50℃-18℃年平均降水量55mm200mm年平均风速18米/秒10米/秒②地势低是北极气温高于南极的主因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④两极地区风力强导致冰雪容量减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A【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更低,要更寒冷;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比北极地区更干燥;北极地区的风力比南极地区更小,图中不能看出两地的海拔信息。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北两级的气候特征,考查量较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两级特征记忆,不要记混淆即可。
8.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A. 纬度较高B. 纬度较低C. 海拔较高D. 海拔较低【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9.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A. 气温比市区低B. 物价比市区便宜C. 交通比市区方便D. 便于野炊(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C. 保护林区植被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答案】(1)A(2)C【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
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
故选A。
(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聚,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大量人为热,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仿佛一个“热岛”漂浮在周边温凉的海洋上。
(2)要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污染,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以调整,保证绿地在城市中所占有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