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试卷

分子生物学试卷

分子生物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得分:分1.基因: 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2.半保留复制: DNA在进行复制时,互补双链内的碱基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打开,以每条解旋的单链链作为模板,分别合成出与其互补配对的子代新链。

这样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DNA,这种方式被称DNA半保留复制。

3.Licensing Factor:a protein or complex of proteins that allows an origin of replication to begin DNA replication at that site. 一种允许DNA从复制起始复位点复制起始时所必须的蛋白质或者蛋白质复合体,列如组成酿酒酵母复制起始蛋白复合体MCM中的Cdc6。

第 2 页共 16 页4. 冈崎片段:DNA的复制中,在DNA滞后链上不连续合成的一系列长度有限,相对比较短(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的DNA分子,由日本学者冈崎(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

5.朊病毒(prion),一类仅有蛋白质所组成的具有侵染性的病毒因子,可自我复制,可引发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包括羊搔痒症、疯牛病、克雅二氏病和库鲁病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得分:答案:1 D 2 D 3 B 4 D 5 D6 D7 D8 B9 B 10 A11 B 12 A 13 D 14 D 15 C 1. 在噬菌体侵染试验中标记DNA所用的同位素是A. 氧B.硫C.氮D.磷2. 在互补测验中,两个具有相同表型的同质隐性突变体杂交得到了野生型后代,说明第 3 页共 16 页A.两个亲本的突变位点在同一基因B.两个亲本性状影响不同性状C.两个亲本带同样的突变D.两个亲本的突变在不同的基因上.3. mRNA 5’帽子的主要功能A.提供核糖体结合位点B.保护mRNA不被降解C.减少转录错误D. 提供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4. U1 snRNA 5’端单链能够与mRNA哪部分配对A. 5′capB. branch siteC. 3′splice site D. 5′splice site5. 剪切体组装第一步形成的保证复合体也称为A.A complex B.B1 complex C.B2 complexD. E complex.6. 原核细胞的共线性是指A.基因的两条DNA链编码相同的多肽B.核苷酸的数目是氨基酸数目的三倍 C.蛋第 4 页共 16 页白和基因的长度一致 D.编码多肽的原核基因含有连续的不间断序列7. 从DNA得到RNA产物称为A.剪切B.翻译C. RNA加工D.转录8. 什么技术涉及将DNA从琼脂糖转到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A. RT-PCRB.Southern blottingC.restriction mappingD. westernblotting9. 细菌RNA聚合酶活性中心包括何种亚基()A.αI and αIIB.β and β′C. αand β D.ω10. 下列有关插入序列(IS)这种简单的转座元件的描述中那一项是正确的 A. IS两端序列中包含一段短的正向重复序列B.IS在目标位点的插入会导致目标DNA序列上产生2段短的反向重复序列C. IS的转座过程需要解离酶的参与第 5 页共 16 页D. IS的转座机制包括复制型转座和非复制型转座11. 有关细菌的RecBCD系统那一项是错误的A. 细菌RecBCD 系统的激活依赖于chi(kai)序列B. RecBCD complex包含三种酶的活性:核酸酶、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活性C. RecBCD结合位点在chi(kai)序列下游D. chi(kai)序列能够印发RecBCD复合体中B亚基的解离12. 下列有关SOS修复系统的描述中那一项是正确A. SOS修复系统是由RecA所引发B. SOS修复系统是由LexA所引发C. RecA激活了lexA基因表达活性D. LexA激活了recA基因表达活性13. 下列那种分子病不是由朊病毒Prions所引起的A.Alzheimer病第 6 页共 16 页B. Kuru病C. 疯牛病D. 镰刀形贫血症14. 有关5’ 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的描述中那一项是错误的A. 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基因片段内部特异性引物启始cDNA第一条链合成B. RNase降解模板链mRNA,纯化第一链C. 用末端转移酶在cDNA链3’端加入连续的dCTPD. 以带有oligo(dT) 的锚定引物和基因内部特异的巢式引物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15. 氨基酸活化后被结合在tRNA的()上。

A. 额外环B. 反密码子臂C. 3’端的CCA D. D臂三、简答题(每小题 3 分,共30分)得分:分1. 简述重组DNA实验中常用的工具酶类的种类第 7 页共 16 页和功能?重组DNA实验中常见的主要工具酶:酶类功能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在特定位点切开DNADNA连接酶通过磷酸二酯键把两个或多个DNA片段连接成一个DNA分子反转录酶按照R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合成DNA链碱性磷酸酶切除位于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DNA聚合酶按5'到3'方向合成新链DNA多核苷酸激酶把磷酸基团加到多聚核苷酸链的5'-OH末端(进行末端标记实验或用来进行DNA的连接末端转移酶在双链核酸的3‘末端加上多聚或单核苷酸2. 比较说明Southern blotting, Northern blotting, 和 western blotting有何异同第 8 页共 16 页All three techniques are used to transfer molecules that have been separated by gel electrophoresis from the gel to a membrane for further analysis (such as hybridization of a probe to detect a specific DNA sequence). Southern blotting transfers DNA, northern blotting transfers RNA, and western blotting transfers proteins。

3. 说出蓝白斑筛选的分子机制蓝白斑筛选是重组子筛选的一种方法:是根据载体的遗传特征筛选重组子,如α-互补、抗生素基因等。

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都带有一个大肠杆菌的DNA的短区段,其中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前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

在这个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MCS),它并不破坏读框,但可使少数几个氨基酸插入到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端而不影响功能,这种载体适用于可编码β-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

因此,宿主第 9 页共 16 页和质粒编码的片段虽都没有酶活性,但它们同时存在时,可形成具有酶学活性的蛋白质。

这样,lacZ基因在缺少近操纵基因区段的宿主细胞与带有完整近操纵基因区段的质粒之间实现了互补,称为α-互补。

由α-互补而产生的LacZ+细菌在诱导剂IPTG的作用下,在生色底物X-Gal存在时产生蓝色菌落,因而易于识别。

然而,当外源DNA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无α-互补能力的氨基端片段,使得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

这种重组子的筛选,又称为蓝白斑筛选4. 简述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有哪些转座引起插入突变,导致结构基因失活;转座产生新的基因;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转座引起生物进化。

5. 简述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细菌染色体的复制是作为一个单位从唯一的复制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的;原核生物复制速率比真核生物相对较快;复制方式上原核生物主要是以一种θ型复制进行,还包括其它类型的第 10 页共 16 页复制方式。

6. 简要说明乳糖操纵子模型的主要内容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Ⅰ。

Ⅰ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O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转录失活状态。

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同一调控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协调表达。

对乳糖操纵子来说 CAP是正性调节因素,乳糖阻遏蛋白是负性调节因素。

两种调节机制根据存在的碳源性质及水平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

7.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用于细菌转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法,将快速生长期大肠杆菌置于经0℃CaCl2预处理的低渗CaCl溶液中,细胞膨胀,膜通透2第 11 页共 16 页性改变,易与外源DNA相粘附。

将该体系转移到42℃下做短暂的热刺激,外源DNA就可能被细胞吸收。

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电击法,电脉冲可以在细胞膜上造成小凹陷,形成疏水孔洞。

随着跨膜电压增加,大疏水性孔洞会转变为亲水性孔洞,介质中的DNA进入细胞质。

将生长至对数中期的E. coli菌液冷却至4℃后离心,洗菌后用10%的甘油悬浮,将高密度菌液置于特制的电极杯中进行电击。

8. 请说说插入序列与复合型转座子之间的异同9. 起始因子IF1-3在翻译中的作用是什么?第 12 页共 16 页10. 比较说明同源重组和特异位点重组有何异同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分标在小题后)得分:分1.详述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翻译的起始,延伸,终止过程。

起始:需要起始因子IF1,2,3 参与。

IF-3和自由的30S 小亚基结合,阻止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结合。

30S小亚基上的16S rRNA能够和mRNA上的SD序列互补配对,从而将核糖体小亚基和mRNA结合到一起。

之后 IF-1占居第 13 页共 16 页A位点,IF-2携带fMet-tRNA进入P位点。

tRNA 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的起始密码子配对,起始因子IF1,2,3离开,大亚基加入,形成完整的核糖体。

延伸:IF-Tu携带第二个氨酰tRNA进入A位点。

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配对使得tRNA的结合更加稳定,使得EF-Tu水解GTP。

在50S大亚基中的23S rRNA提供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下,位于P位点的甲酰甲硫氨酸转移到A 位点的氨酰tRNA,第一个肽键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