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各阶段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低年级(一、二年级)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
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
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三、四年级)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
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
高年级(五、六年级)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关于阅读教学具体要注意的问题1.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3.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4.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低年级低年级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该阶段主要靠教师来教。
除教学语言、知识、思想外要以训练学生的学习常规和培养学习习惯为主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因为一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识字一些学习的基本规则尚未掌握自我控制能力很低就是到了二年级虽然认识了一部分字但是理解能力还较低。
这个阶段听说读写(写字、写话)都要从头训练而且要靠教师去训练。
(1)要训练学习常规如读书时怎样拿书、怎样看书;写字时怎样握笔眼与纸的距离;读书写字时坐的姿势;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举手规则;学习用具如何放置等等。
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的基本规则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时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都要训练要求吐字清楚语句连贯。
一年级要求读得准确二年级要求读得流利和有感情。
(3) 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量的增大到这个阶段的后期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独立阅读因素。
如教会学生按音序查字典学习生字词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字音和字义;教学生按自然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要点读完一课以后要求学生说说该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教并不等于灌输教师教读要使学生练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这个阶段虽然以教师教为主但是学生仍然处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学、去练学与练结合学一点练一点。
中年级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学生的半独立阅读能力必须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关键在于培养二字。
学生由低年级教师教读向半独立阅读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培养上下功夫。
要教学生怎样读书。
要训练学生查字典的速度查词取义的方法;要教给学生理解语言和文章结构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与方法;要教会学生读懂一课书不是读一两遍就会明白的一般要经过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过程。
初读就是通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细读就是从篇章结构入手分段、分层次地去读从词句上深入逐字逐句去读通过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深读就是从作者思路、感情上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审美情趣;熟读就是要求读的熟练该背诵的要背下来积累语言。
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画重点、写要点、记难点训练学生初步的记笔记的能力。
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不是轻而易举的要通过具体课文边读边教方法、步骤通过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逐步形成学生半独立阅读能力。
以上阅读步骤和方法的训练仅仅是初步的为高年级的完全独立阅读奠定基础。
高年级该阶段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这个阶段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的条件如学生比较巩固地掌握了一般的学习常规及初步的阅读方法和步骤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是完全可能的。
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是经过低、中年级教师精心培养建立起来的没有前面培养的基础到高年级提出以独立阅读为主那是行不通的。
高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由半独立向独立阅读方面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下功夫关键在于提高二字。
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认真阅读文章中的词与句并会提出重点词句;对重点词句不但要理解而且要揣摩、体会、品评词句的准确性及感情色彩会分析简单的句型和句群。
要提高理解篇章结构的能力要求运用已掌握的几种分段方法分析新课文对长课文也能分段提高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能够从文题和段的关系、文题和主要思想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从重点词句、文章要点理解中心思想;从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从语言与结构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再从思想内容进一步理解语言和结构的表达方法。
这样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这个阶段学习的方式、方法主要通过预习根据学生提问和存在问题进行教学;中年级在教师启发下去读高年级可先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中年级也预习但是预习的问题往往由课本、教师提出高年级就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问题。
具体的方法一、以简约的导入寻实效1.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时理解文章的前提是要了解古希腊神话。
于是就可先问同学们谁知道咱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激烈的讨论中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人物而且开阔了视野。
紧接着抛出关键问题:那今天我们来认识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普罗米修斯。
就这样把同学们引入了学习的殿堂。
2.尝试体验比较入境。
例如讲《穷人》这一课当学生读到渔夫听到邻居西蒙死了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引导学生想想:渔夫当时在想些什么如此一来同学们的想象被激活了思维活跃起来了他们马上讨论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地体会了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崇高品质真郑从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3.解词解题激趣入境。
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导入:教师先板书课题出示词卡呼风唤雨让学生齐读这个词。
启发: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一个世纪是多少年要想突出这个不同的世纪该怎么读这篇文章的作者路甬祥爷爷主编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个瞬间》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供不应求一连再版了7次。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就选自这本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吧。
(学生自读课文)这种导入由解词到解题再引出作者让学生了解了这个世纪的与众不同与课文的出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简明的初读寻实效1. 从课题拓展开去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如教学《月光曲》时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
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
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
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
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
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
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
2.从关键句、关键词拓展开去引导学生感全文。
如《盘古开天地》指导初读:老师知道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更要会读书。
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们想不想成为会读书的人下面请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用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找到中心句后教师进一步诱导:还有一句话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中心句)里你能读出哪个词这样引导学生从提炼中心句到提炼关键词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及精神又教给了他们高效的读书方法。
3.绘图填表理清文章脉络。
在初读时让学生边读文边绘图填表是帮助他们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的好方法。
如《七颗钻石》的初读引导:你们读读课文看看水罐有哪些神奇的变化水罐的每一次变化又都有些什么原因同桌互读填表把原因填在方框内。
又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在初读中完成填表练习并指导阅读的方法:一守注写作顺序课文按春、夏、秋、冬四季描写小兴安岭景物的美;二是感受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里品味作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和艺术。
教师还要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中年级有很多这种由并列段构成的总分总的课文都可以用填表的方式来概括理解。
三、以简洁的过渡语寻实效简洁的过渡语是简化教学环节最见效果的一个程序。
精心打磨过的过渡语简短精辟,言简意赅既承上启下又能引领学生由初读过渡到精读。
运用词语创设情境巧妙过渡。
如教《桂林山水》时由第一自然段甲天下引出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大纲重点分别学习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特色巧妙过渡。
如《和时间赛跑》一课的过渡:有人说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美的山泉山泉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甘美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
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山泉。